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兰州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兰州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作者:    来源:文化传播网    日期:2009-11-12

主题性创作为画院发展提供思路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这个展览的主题很好,我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全国的画院很多,画院画家画什么?我们花了纳税人的钱,养着画家干什么?我觉得兰州市委、市政府抓对了。兰州画院不但符合画院本身的体制要求,更重要的是画家本身磨练了业务、锻炼了队伍、增强了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把画院的画家和社会上的自由职业画家拉开了距离。画院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逐步解决的,今天兰州画院办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画院的工作,一定要抓本位,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搞主题性创作和展览。

邵建武(《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

很多兰州的画家在北京的某个画院或机构研修,他们掌握老师的观念后,其作品已经很难和老师有青蓝之分。刚才谈到画院花纳税人的钱,兰州画院组织画家进行两次长距离的写生采风,把对文化积累的调动纳入到比较大的框架里。我觉得国家的有关机构应该从纳税人的角度对文化扶持政策进行调整。

“西北风”作品:既严肃又活泼

刘龙庭(中国美术出版社编审):

今天看了兰州画院的展览我感到很振奋。在我的印象中,有的地方省画院和市画院差别很大,但是兰州画院藏有很多“真龙”,像王辅民从地方画院到了国家画院,郭文涛先生画的黄土高原很有西北浑厚、苍凉的气质。上世纪80年代有歌唱家唱西北风,这次兰州画院到北京吹的也是西北风,不可小看,既有严肃也有活泼的作品。巫卫东的画很沉稳,王辅民的很精密,还有左和平的人物画很灵动,他的皮影戏作品跟关良、韩羽比较,又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祝兰州画院在宣传部的领导下越办越好。如果能够把大西北独特的风貌与21世纪的时代精神结合好,这个画院前途不可限量。

将“大河魂”转换为作品精神内核

王志纯(北京画院编审):

这个活动策划得好,创作主题选得好。兰州市政府、兰州画院选这样的主题,让自己的画家行万里路,用几年的时间,把创作的精力投入其中的做法非常好。我以前也曾经策划过黄河主题的活动,我是中原人,但向往西北的土地,也曾经开车到黄河边感受过,但那种粗犷、大气、豪放的感觉难以言表。我觉得组织画家采风体验是一个养气和充电的过程。政府、画院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对画家来说非常好,这种黄河文化、西北的风貌从自然景观到人文积淀以及风土人情都是非常深厚的,能够代表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种粗犷和大气也是我们当代画坛需要的。在采风活动中,画家面对大自然、面对生活、面对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产生的感动,能够化作创作的冲动。作为画家来说,还得寻找真正适合他的艺术结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大河魂”也是我们的民族魂,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转换为我们的人格,形成作品的精神内核,使作品渗透出雄浑博大、质朴刚健的东西,这都是我们当代中国画所需要的。我希望画家能以此作为一生的创作主题来对待。

有特点、有人才、有想法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今天我看这个展览的感觉是:第一有特点。兰州画院的作品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不但是画的题材和表现内容,在语言上,对于这一块水土和艺术的感受也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其他画院画家所不能代替的,这在很多的作品当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说郭文涛的国画、油画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觉得这个特点不但要保留,而且要强化。第二有人才。我对兰州画院了解比较少,看到展览比较意外,在山水、人物、油画等各方面都有高手。我原来在广美时就对左和平、关良、韩宇等的笔法和娴熟有个性的表达非常感兴趣,这种人才非常难得。第三有想法。市领导组织兰州画家的创作有想法,组织了万里行等深入生活的专题创作;画家也有自己的追求和艺术探索。这很重要,要是领导没有想法就不会组织大家,画家没有想法就不会有追求,有想法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我想这几个特点也就是兰州画院的特点所在,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希望兰州画院有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到北京来。

曾来德(国家画院教学部主任):

前面的各位老师和同仁谈到很多关于绘画的问题。我在西北生活了20年,主要经历都在兰州,实际上我是半个甘肃人。兰州这个地方,不仅出艺术家,也出艺术,中国很多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就,都与这个地方息息相关。我从这里走出来,在座的画家年长的是老师,更多的是朋友。可以说,我们都是一起走过来的,他们的成就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我在这里表示祝贺。兰州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我的家,我以后要更多地回家、更多地关注,再次为这个展览拍手叫好。

创作自信,文脉正

李永林(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首先对兰州画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表示祝贺,这个展览的阵容非常强大,在画展中比较突出,总体水平很高,这是基本的判断。第二点,我有一个感受,兰州画院前后几任领导、院长,包括创作室的骨干画家,其风格对画院绘画的风格调动所起的作用比较大,让我们感觉到兰州画院非常有凝聚力,在艺术追求上有目标,非常有理想,有共同追求,集体的感觉非常强。第三,兰州我去过两次,20多年前我在兰州看到历史积淀非常丰厚,包括敦煌、麦积山石窟、嘉峪关、魏晋壁画、马踏飞燕等,在今天的展览上,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有一点感情上的遗憾,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内容非常丰富,很多艺术都与敦煌有关系,也许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兰州画院的同仁能随着艺术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找到古代文化在今天艺术中间的资源。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

我关注兰州画院应该有四五年了。大家感觉北京是文化中心,实际上兰州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至少是次文化中心,历史非常丰厚,这也是兰州画院的画家们非常自信的因素。另外,兰州画院在组织创作上非常有方法,他们组织的“大河魂”等一系列活动,媒体一直很关注。实际上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和兰州一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兰州艺术家接触,能够感觉到他们不为潮流所动,坚持比较有历史感创作的心态,文脉比较正,这也是兰州画院画家这几年不断进步的很重要的内涵。希望兰州画院能够在中国画院创作的版图上真正成为一支代表西部也代表全国水平的劲旅。

视角敏锐,风格多样</B>

刘士忠(人民美术出版社重点项目编辑室主任、编审):

甘肃有丰厚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他们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把握时代脉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进京展可以说是他们近年来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看了画展后我有三点感受:一是艺术视角敏锐。像王辅民、巫卫东、宣兵等画家的人物画形象地表现了社会民众的生活,而裴林安的油画《空间交错》表现了城市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市民的生活状况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令人思索;画家赵建玉的《悲歌》以山水画的形式并借助题跋表现了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罹难同胞的哀悼和对灾害的关注,深化了作品的内涵,使山水画的主题上升到了人文关怀的层面。二是题材内容的地域性。兰州画院的画家们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做法,他们在艺术生活上行万里路,广师造化,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纵览美好山川、体味大河精魂、解读沧桑历史、抒写时代风采”。三是有自己的风格面貌。兰州画院有很强的创作实力,画家们的艺术水平整齐、艺术思想明确,形成雄浑壮美的整体风格,而每位画家又有着各自的艺术面貌和探索。希望他们能更好地发扬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就。

认识兰州 发现兰州 ;&nbsp;;&nbsp;; 发展兰州的文化艺术</B>

王冰(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非常真诚地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们给予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这次市委、市政府的活动也是庆祝新中国60年的系列活动,特别是这次兰州画院100多幅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这么多美术家和专家的关注,给予了这么多的评价,我们非常感谢,也希望我们兰州画院的画家们,通过这次活动把各位老师、前辈的批评、鼓励作为我们的动力,在这个基础上要有更大的提高。希望大家对兰州继续给予更多的关注。

孙若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原兰州市委常委、兰州市副市长):

这次兰州画院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也是兰州美术界很好的展示。这次展览给我们兰州的文化艺术增光,给兰州艺术长了精神,这也是对兰州艺术创作的一次新的发现,有利于我们兰州人更好地认识家乡、发现家乡,我们希望其他地方的人们通过兰州的美术来更好地认识兰州。这个展览也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果说我们画家取得成功的话,应该是笔下黄河文化的成功;如果说画家真正成为大家,还是要以我们脚下的丝绸之路和身旁的黄河之水作为依托,这是我们兰州、兰州的文化艺术要走的路子。今后,在我们市委常委王部长的努力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作为,期待兰州的画家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进京展示。

巫卫东(兰州画院院长):

前面各位专家学者及王部长、孙副市长的讲话是对我们画院全体画家的最大鼓励,在这里我代表全体画院画家,感谢各位北京艺术界的领导、画家、同仁参加兰州画院的画展开幕式,也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作品的批评指正。兰州画院地处偏远,文化相对滞后,今天有这样的成绩,是在我们画院几任院长董吉泉、韦博文、王辅民及兰州画院顾问郭文涛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才取得的成果,在这里我深表感谢。真诚邀请各位美术界的朋友到兰州做客。兰州画院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辜负各位专家的期望和关注,我们将会继续努力。

上一页  1 2 
关键字:兰州画院,画院,研讨会,摘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