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朱其:当代艺术的现实性与现代性,及其他自身的形式
朱其:当代艺术的现实性与现代性,及其他自身的形式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0-29

二、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认识的主要问题

目前美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存在不同争议,有些人认为当代艺术对未来中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具有创新作用,有些认为当代艺术主要是模仿西方现当代艺术,有些认为当代艺术就是政治极端、血腥暴力。

(一)“当代艺术”是否代表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走向

从历史看,中国当代艺术演变形态和艺术主题可以分为三类:①严肃的前卫实验、社会批评和文化反思;②“西方化”和后殖民化的风格;③极端化和庸俗化的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在精神性上,积极面和消极面都存在。

积极的一面:当代艺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美术参与了“文革”反思,80年代早期体现出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如罗中立的《父亲》。80年代中后期,当代艺术注重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艺术语言,90年代的当代艺术探索现代艺术语言如何本土化,反映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城市文化,市场改革后成长的新一代艺术家,也表现了对中国进入物质丰富时期以及对新科技网络文化的自我感受,他们的艺术也表现一种国际化的新气质,新世纪10年的当代艺术也体现了中国崛起后的精神自信、对中国新特征的文化思考和对传统的回归。

消极的一面:80年代的当代艺术在语言和观念上西方化,90年代的当代艺术出现玩世不恭、后殖民主义(语言上迎合西方展览体系和收藏家的趣味、利用意识形态中人所共知的形象打“中国牌”)、极端主义(血腥暴力),新世纪10年的当代艺术有商业化倾向和精神虚无主义,利用“前卫艺术”作为挣钱工具。

事实上,当代艺术存在着诸多判断上的复杂性,它的形态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有些严肃探索艺术或者对中国文化负责的当代艺术并未受到西方社会的青睐,在西方和中国市场上走红的当代艺术也未必是真正最优秀的。整体上,当代艺术也未走出模仿西方语言的阶段。

不可否认,经过30年,当代艺术已经成为几代人参与的事情,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尽管有西方体系等诸多因素的参与。中国当代艺术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是由自身的积极价值和意义决定的,它反映了每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内心愿望,即一种要重新站在世界文艺高峰的集体理想。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是探索中国的现代性语言,强调创新精神,反思文化传统,关怀现实,注重个体精神。这是与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一致的,这是决定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一定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为西方人帮助的结果。

(二)针对西方或国际观众的一种“景观”制造——“走红”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类型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20年实际上具有多元的创作风格,但一些艺术很难被西方展览体系选中,比如新水墨实验、抽象艺术、装置和综合材料。

能够在西方“走红”的中国当代艺术有:1.具有毛泽东形象、“文革”图像和意识形态符号的作品,如政治波普;2.使用中国传统符号和材料的艺术,如使用山水画、明清家具、假山石、长城等形象,以及使用火药、指南针、佛教、水墨材料等;3.玩世不恭和王朔式的泼皮艺术,如方力钧、岳敏君等玩世现实主义;4.反映西方消费文化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艺术反讽,如作品中使用人民币、麦当劳、可口可乐、高楼大厦、洗浴中心现场、三陪小姐等形象。

总体上,在西方走红的艺术都有共同的特征:西方化的艺术语言,如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波普艺术;能表达中国特征的内容,如传统、中国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三大题材。在传统题材上偏重于用观念艺术对符号和象征材料重新表现,在“文革”和意识形态象征上偏重于讽刺和波普化,在当代中国题材上偏重于对中国建设景观和消费资本主义的表现和讽刺。

在语言形象上,使用波普化、怪诞化、呆傻化的形象。波普化:使用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方式,将毛泽东和“文革”海报中的工农兵图像变成色块,或者让毛泽东穿上花衣服,或者让毛泽东与玛丽莲•梦露在一起。怪诞化:如人物形象龇牙咧嘴、做猴状的动作;一些怪物人形象,如恐龙人、猪头人、侏儒人;呆傻化:将中国人的脸部画成呆傻木讷状态。

上述形象,是在西方流行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图像”。在某种意义上,被解读为:中国人在政治现实中被扭曲的人性和历史,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表达对政治专制的反叛和觉醒,强调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普适性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近10年,90年代“中国图像”和意识形态符号的作品主要走向商业化,真正在西方艺术界受关注和推崇的比重也在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当代中国的“景观”,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态、建筑景观和资本主义化的恶俗文化,比如洗浴中心和三陪小姐、杂乱无章的农贸市场、高楼大厦和平民窟破房子在城郊接合部比肩接邻、巨大的编织袋等。另一个是语言的中国“景观”,比如修改假山石、苏州花园、山水画,使用自然材料、中国的“写意”概念,比如最近高名潞的意派展,很多作品就像是在制造一种中国的语言景观,类似于观念艺术、“物派”和中国写意感觉的混合物。但这种语言景观实际上既跟中国传统没有关系,跟西方传统没有关系,更像是一种语言景观的设计。

(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西方化”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化”问题主要表现:①在语言上模仿西方现当代艺术;②在艺术评价上受西方体系的影响;③在一些创作取向上,跟风在西方走红的语言形式和题材;④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传播模式还是由西方艺术体制决定,西方艺术批评和媒体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意识形态化阐释,影响了西方社会一般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

当代艺术的“西方化”一直是美术界争议的焦点,有些人认为中国艺术的未来应该更国际化,有些人主张回到中国传统。当代艺术在过去15年走了一条从80年代的小圈子的精英艺术到90年代的国际化,再到近三五年的市场化。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体制的原因,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进程和精神现实还没有真正融入在一起。

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语言的采用,也应该历史地看,不应该看成一个孤立的近30年的后殖民文化问题。中国艺术语言的“西方化”从明代晚期传教士带来的基督教图像至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当代艺术的语言西方化也是徐悲鸿、林风眠一代中国早期现代艺术家民国模式的一个延续,其中有着中国在19世纪末现代转型的深层历史问题。鸦片战争后,由于殖民主义的侵略,中国没有时间和条件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传统进行现代改变,只能临时性地引进西方的思想和制度,以及艺术语言。

近一个世纪,中国艺术家都在探索如何摆脱西方影响,真正创造自己的现代思想和艺术语言。这个工作在过去30年的当代艺术中,事实上取得了极大进展,当代艺术对西方语言的模仿痕迹正在越来越少。

所以,也不能将当代艺术语言的西方化完全看成迎合西方的结果,而是应该将其看做中国现代史与西方影响关系的一部分。

关键字:当代艺术,现实性,现代性,自身形式,朱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