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精神性水墨范式的建构
精神性水墨范式的建构
挽歌与赞美诗——岛子圣水墨巡展研讨会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2-01-12

主持人:好,下面请石自东教授发言。

石自东(画家,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各位下午好,我跟岛子先生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一个多月前我分别在大连和北京做了一个主题为“追问我是谁?——1978后中国价值观探究”的作品巡展,岛子先生写了一篇学术逻辑非常严谨的评论文章,就这样荣幸的结识了岛子先生。我刚从巴黎参展回来,应邀特意从大连赶来拜读岛子先生的作品。刚才各位的发言,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谈岛子先生的作品,我会有两个困难,第一个是对基督教了解得少,第二个是由于我做油画、做点影像,对水墨了解的不多。当我第一次见到岛子先生作品,是他把这本书送我的时候,当时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封面上经过设计的几个字是什么,刚翻开几页我就脱口而出,“画得这么灵魂,这么干净!”。今天我看了这个展览,让我感觉到是在接受了一次洗礼的现场,那么源于这三种感受,说一说岛子先生的作品那种给人直观的、朴素而又深刻的启迪。

看到岛子先生作品感觉到有灵魂的显现,这可能是我读懂岛子的重要部分,我觉得他是在中西文化的穿越当中,找到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圣光。那么这种寻觅,可能真的就是往来于层层灰黑积墨的寂寞中,在与人与神共同穿越过程中,那种对上帝神性的互信与互爱。观者得凭天赋和学养才能分享到这份现实世界里的圣光普照。出于我个人的兴趣,喜欢看那些把东西方文化能融化见真,有新思考、有关爱的作品,所以我看岛子先生的东西,我就特别感觉亲切。他非常大胆的跨越多种表现形式之间的界限,水墨画很多大家在我心目当中大多是赏心悦目的,但是有时候真理需要惊目刺心的,这是我对岛子先生作品最敬仰之处。我原来是从书上看,现在是直观的看,就更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他是将信仰引领形式语言,把东方的诗意情怀融和现代西方造型元素,面对全球文化信息同步时代,有独到的突破策略,若没有学养与道义的制高点是难以实现的。在当代全球文化语境中,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一方面想说的是,这个展览环境的设计与策划,我就觉得它具备当代性。今天的艺术我们不能不提及当代性,在英国和法国所感受的欧洲当代艺术和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呈现的样态上确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很大一部分似乎应划分到新的批判现实主义范畴。与欧洲的当代艺术相对照,整体上的特征是他们非常注重一个艺术家,几十年对建构当代艺术完整的体系的一种极限和突破,关注的是建构这个体系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成因线索。我们则容易看到很多非常表面的新鲜刺激手段。这个展览之所以让我感觉到了当代性,就是整个这个环境的布置,那些蜡烛,这些鲜花,包括室温等等的感受,甚至包括下面几个黑色的沙发,上面穹顶黑色间架结构,和这些画都造成一种简洁、自然、完整的表达,我觉得这里头有岛子先生很深远的一个精神寻觅历程的线索,他作品的核心是刺向人类内心黑暗中寻觅圣光的存在,一种疼痛的爱在里面抗争着,这种东西我觉得是最难的。其实,说到这里,我是觉得当代艺术之壳那部分已经翻不出什么新花样了,能想到都想到了,最后人做不到就靠动物或用虫子,陆地不够用了就到天上或海底等等,总之,凡是没出现的都是当代艺术形式实践的理由,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这样一个时代,对于人的内心的这种关爱,灵魂的寻觅,把灵魂引出聚向圣光的再折射,这种关爱生命与生灵的超然关系我觉得真的是最难实现,所以,我认为:不能引向打开人类内心深暗的大门去沐浴智慧之光的作品,再新鲜刺激也是壳外之壳。当然,各个时期的艺术有不同的使命倾向给其存在合理性罢了,所以,我今天看到岛子先生这些作品,还是更深体悟到我最初的这种感受,就是灵魂、干净、洗礼。

主持人:下面请贾方舟老师说一下,贾方舟老师的名字其实就很基督教,方舟,诺亚方舟,所以岛子老师请贾老师是有道理的,也很容易意会。下面有请贾老师。

贾方舟(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内蒙古美协副主席):

其实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并没有读过《圣经》,也不知道诺亚方舟这个典故,只是一种巧合,好多人问我是不是跟基督教有关系,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我知道这个故事以后,我觉得我有点狂妄了,我怎么可以叫拯救人类的方舟呢?所幸是因为姓贾,这倒也好,不是真的。

今天我们在这个展厅看到的是另一个岛子,也就是说,岛子是一个多重身份的人,他最初对是一个诗人,后来成为一个学者,批评家,再后来他又成了教授。但在这个多重身份里又多了一个画家,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边并不知道,他还可以画画,而且现在更热衷于画画。他原来经常到上苑去,我们经常有机会在一起聊聊,后来由于教学关系,他很少去了,我后来只是听说他画画,并不知道他信教领洗已经有十多年了,这就是我前言里面写的,乍看起来这两种东西好像不是一回事,可是我们想想它又是一回事:信仰使他找到了精神的一种依托,绘画又他找到了精神的出口,这两个东西其实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在岛子身上融合成为一体,我们今天看他这个展览,就感觉到,其实我们不一定是要去针对岛子这些作品,说到底是好是不好,或者是有什么技术性问题,重要的是我觉得岛子这些作品,提出了一些学术话题来倒是很值得探讨。比如说一个人的信仰和艺术到底是什么的关系?或者说宗教和艺术的关系?还比如说,一个人的学问和他的艺术的关系,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和没有学问的人,在艺术上有什么样的不同?还有就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西方的宗教内容,这两者之间如何成为一种同构关系,他如何用传统的水墨这样一种笔墨语言,去表达一种宗教的含义?我觉得这个展览实际上提出了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且这些问题都是通过他的艺术提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很多思路来思考的。今天的当代艺术,和宗教的关系,和信仰的关系,和学问的关系,以及和我们传统水墨的关系。这些问题其实对于岛子来说,可能都是需要他去面对、去一步步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和宗教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宗教从来是利用艺术,借用艺术,文艺复兴时代,或者文艺复兴以前,教堂里边有很多跟绘画,宗教就是借助艺术来解释教义,来宣传教义,用形象的方式,用艺术的方式,去解读教义。但是这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岛子画不一样,他是用一种很自由的方式,去表达他的信仰,和他自己对于某种教义的理解和解读,我觉得和原来的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很难在别的地方看到这样一种类型的艺术,他和宗教有关,和他本人的信仰有关,他是在很自觉的去实践这样一种宗教精神,不是教会委托他去做什么,而是他自己愿意这么做,这和过去的宗教艺术是不一样的。包括我们传统的寺庙艺术,洞窟艺术都是和宗教密切相关的,但是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岛子和宗教的关系,我觉得不一样,这是他的艺术很独特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时间关系,我先说这些,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关键字:岛子,精神,水墨,建构,圣水墨,建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