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米兰最后的悬念:达芬奇有没有晚餐?
米兰最后的悬念:达芬奇有没有晚餐?
作者:段炼    来源:段炼博客    日期:2011-03-08

四、世外意象

那么,《最后的晚餐》是否也能让我如愿以偿?

我静静地坐在感恩教堂接待室那短短的长廊里,直到一个门卫从参观室的里面打开铁栅门,向接待员示意可以放人入内,才站起来排到队列的最后。这天的最后一批游客,手里都攥着预约门票,前胸贴后背地紧紧排着队,缓缓进入铁栅栏。我是最后一人,排在队尾,行至铁门前,向门卫摊开双手,表示无票。门卫也摊开双手,表示谢绝。我回头看前台那位接待员,用眼神问她有没有约而未到者,她也对我摊开双手,表示没有。门卫一点也不通融,我只好耸耸肩,无奈而退。

也许,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机会来这教堂,难道就这样错过了最后的晚餐?

照小说《达芬奇密码》的说法,在最后的晚餐桌上并无圣杯,而耶稣被送上十字架时的那个圣杯,也不是接盛他鲜血的杯子。圣杯是一个女人,她腹中盛着耶稣的血脉,还有一份秘密文件,记述了这一血脉的承传,就像一份家谱,这才是“圣杯”的新解。因此,过去的所谓圣杯只是一个象征,其指涉却是孕含着神圣血脉的女性之躯。所谓“道成肉身”,便是其演绎。不过,在中世纪的欧洲,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基督徒们都相信真有圣杯,而追寻圣杯则成了基督徒和骑士们的大任。英国中古传说里的亚瑟王和他那12个骑士的故事,更是这一追寻的史诗般再现。

这史诗,正是欧洲风景之精神意象的人文底蕴之一。

从科莫湖回到米兰,我在此行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游访当地著名的五渔村(Cinque Terre)。那是意大利偏远海滨的五个小渔村,早年因交通隔绝,与外界不相往来,有如世外桃源。当地人以打渔、种葡萄、酿酒为生,保持了中世纪的生活习俗。二战后,五渔村被探险者发现,惊呼为仙境。随后政府和开发商在悬崖峭壁上凿山洞修铁路,使这几个渔村成为旅游胜地,联合国也将其录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米兰乘火车到地中海边,换乘当地旅游火车,每村一站,每站间隔仅两三分钟的距离,因此也可弃车步行。但步行的羊肠小道凿建在陡峭的海岸绝壁上,起伏转折、翻山越岭,每村相距增至十公里左右。初上路时其景甚美,满眼是碧蓝的大海,一望无际;稍行不久,才发现此羊肠小道堪比古代蜀道,崎岖艰险永无尽头,让人无心观景;暮色中迷路于悬崖峭壁的乱石草丛里,几乎有一种叫天天不应的绝望和惶恐之感。

这绝望和惶恐,二十多年前我在贡嘎山冰川上遇到能见度为零的大雾时,曾经体验过。这就是追寻而不知所终的感觉。

在商品经济的今天,五渔村的捕渔业已经消失,代之以旅游业。让我吃了一惊的是,在其中一个小渔村竟有间小小的海明威酒吧。原来,美国作家海明威当年曾在这个村子隐居写作,是这家酒吧的常客。约30年前,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海明威,讨论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这个小酒吧的偶然发现,给我的追寻平添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为了追寻心中的艺术家,我遍访米兰的美术馆、皇宫和教堂,只要收藏有我心仪的作品,我一定前往寻访。在米兰的布莱纳(Brera)美术馆,我看到大批文艺复兴作品,但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不多。意犹未尽之际,我终于在当代美术馆(Museo del Novecento)看到了20世纪未来主义以降的意大利现当代艺术。其中,契里科最让我心动。
研读西方艺术史,人们会有一个误解,以为意大利艺术在经历了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和风格主义之后,便无甚成就了。其实,意大利艺术在随后的几百年中,与欧洲艺术主流一道发展,虽被法国、西班牙、德国和英国艺术抢了风头,但一入20世纪,意大利艺术便以未来派为先锋,站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前沿。接着,契里科从超现实主义大潮中脱颖而出,以玄学派的神秘主义绘画而独树一帜,将过去意大利风景画中的精神意象、将同代人莫兰迪静物画中的玄学沉思贯通起来,营造了一个超验的玄学世界,影响了整整一代意大利和欧洲艺术家的精神追求。

契里科的玄学追求,超越了现代主义,直入西方当代艺术的哲学精神。如果将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艺术比喻成地中海岸的峭壁前沿,那么,契里科便是超玄的高峰,他俯视着20世纪的艺术之海,任凭潮涨潮落、风起浪涌,成为我们后人追寻和仰慕的先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米兰,悬念,达芬奇,晚餐,最后的晚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