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艺术批评家的艺术创作
艺术批评家的艺术创作
作者:诸葛尔    来源:    日期:2010-08-27

天性·月暮  油画  150cmX190cm 2009年 谭天

最近一些年来,艺术批评家涉足艺术创作的人愈发地多了起来,最初也就几个,现在算算,少说也有几十个,如朱青生、邓平祥、李路明、彭德、严善醇、王明贤、谭天、张晓军等,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他们大都是搞观念艺术和西画创作的。如果把那些从事国画和书法实践的批评家加在一起,那就更多了。已然成为一种思潮和一种现象。

为什么在如此的当下会出现如此的现象呢?

据笔者的切身体会和观察,批评家开始热衷于亲力亲为的艺术实践大体出自以下几个因由: 这些批评家大多是学画出身,对艺术创作具有强烈的欲望,也有艺术创作的经历和经验,在艺术批评的实践中往往对具体的艺术创作的思潮性研究倾注更多的精力。

这些人在艺术理论的研究探索中深感理论的不确定性和形而上性,更需要艺术实践的佐证。纯理论往往是灰暗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探索往往能让理论充满活力。

就目前的理论状况而言,这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批评领域的生态整合正在悄然进行,也许,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也是一种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艺术创作领域,是一个青黄不接和鱼目混珠的季节,老戏已基本唱完,新人又未出场,也只能由舞台监督来打场子了。

从艺术是的历史背景来看,艺术批评家参与艺术创作实践的成功例子也是很多。在近现代以前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的职业分工不太明显,有的画家也是理论家、批评家。进入现代以后,独立的批评家产生了,但是学者型的画家和画家型的学者都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西方的康定斯基和博伊斯,中国的苏轼、董其昌、石涛、黄宾虹等。他们的艺术观念、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对于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引领时潮的作用。新一代的艺术学人也不甘示弱。无疑,学者型艺术家和艺术家型的学者正在回应这时代的召唤。

从这些年的艺术实践来看,艺术创作确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更不是象牙塔的专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可能性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因为艺术的概念可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狭窄了,只要有心灵的思索,便会有艺术的创造,这是天赋之权。

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风风雨雨,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到历史的节点和紧要关头,都会有理论先行者挺身而出,担当历史责任,引领艺术的前进方向,如果没有艺术评论家和艺术理论家的引领,就不会有艺术思潮的演进和艺术历史的狂飙突进。精神的力量和观念的启蒙对于艺术发展至关重要。

总的说来,当一个艺术的创作者很是幸福,从一个艺术批评家转向一个艺术创作者更是幸福。从此,艺术创作的格局将会有所改变。也许,艺术批评家要以此为弄潮与决澜,换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新的转机。他们在热切地期待着,他们在真实地努力着。

关键字:批评家,艺术创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