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破茧成蝶之后:关于成功艺术家身份的四个追问
破茧成蝶之后:关于成功艺术家身份的四个追问
作者:    来源:缪斯艺术    日期:2009-08-19

当代艺术的发展存在自身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生态系统,主要涉及六大因素: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批评家、收藏家与艺术媒体。一个理想的艺术生态系统中,艺术家是其核心。艺术家的任务是创作艺术作品,而这种创作必须建立在艺术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并融合艺术家对当下的社会现实的独特性思考,具有原创性、个性化、独特性等特点。在具备足够多优秀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策展人与艺术机构合作,确定展览主题,选择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形成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艺术展览,把艺术品的原创理念呈现给公众。然后,批评家对艺术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展开相关评论,收藏家根据艺术做品的学术评价、市场评价以及个人判断等标准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收藏。而包括网络和平面在内的艺术媒体则是承载这些信息的载体,担负着监督与调控艺术市场的作用与职责,从而实现艺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但现实远不是这样。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系统尚不成熟,甚至处于一种危机状态。艺术市场掌控着一切,艺术家开始两极分化,既有非常商业、学术成份很低的畅销作品,也有完全不涉及市场、高高在上的实验性作品,策展人重复着无聊的商业化的“点子”策展游戏,批评家为了生活学会了“坐台”式的写作,艺术机构继续着与艺术家的捉迷藏式的寻觅游戏,而艺术媒体更是失去了应有的立场与观点,成为艺术市场的传声筒与反光镜。

在这样的艺术生态系统中,艺术家的身份是什么?对艺术家而言,身份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方式与生存方式。艺术家取得什么样的身份,介入什么样的语境,决定着艺术家对世界的审美感知与个性化的审美风格,也决定着艺术家能在艺术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艺术家的身份有很多类型,如阶级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种族身份等,但本文中谈到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角色身份:①我是谁?即: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态度,是其追求一生的终极目标还是获得最大化利益的手段与方式?②我在哪里?即:艺术家身份的显现空间有多大,是仅限于工作室的创作空间还是更宽泛的展示空间与评论空间?③我如何说话?即:艺术家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观众(公众与权威)对其身份的认定与肯定?

艺术家的角色身份是在强势与弱势,中心与边缘,守卫与反抗等多种结构的对立转化中打造而成,需要付出艰辛的个体奋斗作为代价。艺术家在未被肯定之前,往往处于弱势,要么向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靠拢,要么形成个性化的身份语符,以证明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么放弃艺术家这种身份,转而尝试其他的身份。然而,当他取得艺术家这种身份,并被社会所认可之后,策展人、批评家等诸多身份就会在第一时间对其发出邀请,艺术家必须做出选择,即:这些身份是否对艺术家构成诱惑?如果构成诱惑,其本质是可拓展的空间还是最大化的个人利益,或者二者兼有?

从艺术家到策展人:如何实现从业余到专业的蜕变?</STRONG>

策展人是实现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关系的中间环节,扮演着艺术机构与艺术家的双重代言人角色。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策展人也成为一种受追捧的职业,这一点可以由各大艺术院校对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的兴趣,以及学生报考艺术管理专业的热情程度加以证明。但就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策展现状来看,形势似乎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在于策展人的角色构成相对混乱,其身份特征也比较模糊。不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批评家兼任的策展人还是资本介入当代艺术之后产生的职业策展人,都存在很大的弊端。

近年来,关于策展人的观点越来越多,甚至一度出现“拒绝策展人”的极端观点。同时,由艺术家担任策展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国内国外都不鲜见,前些年还有一本叫做《下一届文献展应该由艺术家来策划》的书在伊斯坦布尔出版。叶永青曾担任2006年首届上海MOCA(当代艺术馆)文献展的策展人,与他同时承担策展工作的还有东京森美术馆的国际策展人金善姬、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里•希克和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陆蓉之。四个策展人身份各不相同,关注的层面也各有侧重,并互为参照,比如叶永青就比较关注当代艺术的草根性、尖锐性等本质特征与回归日常、回归生活的终极目的,这为文献展提供了一种多维度、多角度的思维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策展尝试。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批评家朱其坚持认为,策展人是一个需要长期学术训练和实践的职业,即使他是一个优秀艺术家,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优秀策展人。而艺术家邱志杰则认为,由艺术家策展,就展览而言,有利有弊,或时为之,是很不错的。

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再次掀起对艺术家担任策展人的新一轮激烈的讨论,上网搜索关键词“卢昊 威尼斯 策展人”,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5970篇,其关注度可见一斑。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为艺术家卢昊,与艺术市场评论家赵力联合策展。对峙双方是批评家朱其与作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承办单位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王琛。2009年6月5日,批评家朱其在博客中发表了文章《民主的倒退: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闹剧”》, 对卢昊担任策展人提出了三点质疑:第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决策为何取消原有的公开竞选程序?第二,卢昊没有任何从事策展人的经历,“根本没有驾驭学术命题的能力”,他的艺术作品在美术界也从未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行列,文化部为何要选一个二流艺术家当如此重要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第三,中国美术界有很多优秀的策展人,为何全体批评家和策展人都被排除在外,国家馆策展人的决策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猫腻”?针对朱其等外界的质疑,王琛认为,选择艺术家卢昊作为策展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由艺术家来担任策展人是艺术界的一个趋势,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卢昊曾受邀参加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还入选过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展和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在国际展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邀请了艺术评论家赵力担任联合策展人,希望以此达成艺术与学术的平衡。

即便如此,笔者还是有几点疑问:第一,即使艺术家受邀参加过一些重要级别的艺术活动,但是仅仅站在参展方角度上的艺术家很难真正深入到艺术展览的运作机制,更不会有很多机会真正参与其中,这就给担任策展人的艺术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阻力。第二,虽然是艺术家与批评家联合策展,但是与2006年首届上海MOCA(当代艺术馆)文献展相比,艺术家与批评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从属关系,而非平等决策的关系。每位艺术家都会坚持某种特定的艺术表达理念与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种坚持之下,他在担任策展人之时,选择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时是否存在审美趣味的偏好与侧重?第三,一旦成为策展人,艺术家的身份实现转变,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变成一种工作关系,正如卢昊所说的那样,“艺术圈是个很大的名利场,甚至比娱乐圈还复杂”,有吹捧和贿赂,也有谩骂和威胁,还需要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而且,艺术家在策展那段时间内根本没有时间做作品,这不免有点本末倒置了,因为艺术家毕竟还是要做回艺术家的嘛。

从艺术家到画廊老板:圈子化的商业展览所谓何为?

艺术家与画廊之间有着扯不清的关系,那是一种紧密的空间联盟与利益联盟,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好画廊都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定位,能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其艺术作品的平台,同时在艺术家与收藏者之间搭建起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并积极开拓海内外艺术市场,从而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利润终极追求。艺术家是画廊赖以生存的基础,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作品买卖代理,作品寄售代理与作品垄断代理。前两种关系中,艺术家的自由度比较大,只是合作的画廊未必会为艺术家尽心宣传;后一种关系中,画廊会为艺术家有计划的做宣传,艺术家的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但是,这种方式对艺术家和画廊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当大部分“尚未脱贫”的艺术家还在考虑把画廊当作情人还是老婆的时候,少部分早已成名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自己积累的资本创办自己的艺术机构了,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把原来私密性的艺术家工作室改造为可对外参观的艺术空间,仅保留足够的创作空间;其二是在原来的艺术工作室之外,创办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自己投资,别人经营。前者比较适用于那些不太受外界干扰的艺术家,创作与销售两不误,而后者适合那些商业头脑比较灵活、社交能力比较强的艺术家,在不耽误创作的前提下,筹措相应的展览,将展览、销售与收藏结合起来。艺术家张二苗创办的喜神艺术空间就属于后者。

张二苗,受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馆、鲁迅博物馆及部分国外美术馆收藏,先后为古巴、前苏联、日本、美国、吉尔吉斯坦等国家设计邮票。张二苗在2006年底创立了喜神艺术空间,其开幕展即为“张二苗作品展”。仅2008年内,喜神当代空间就分别以不同的展览主题举办了三次“张二苗作品展”,分别在3月、8月和11月。2009年伊始,依旧是张二苗的作品展打头阵,随后是梅墨生、许莹、周毅、齐文清、北水、伊慧、姜靖、韩若冰、李英武、孙路等艺术家的个展。从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上看,除了少数几个艺术家之外,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与张二苗的作品在色彩表现、形象塑造与整体风格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的特点,而且整体水平良莠不齐:画面中充溢着中国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单纯明亮、丰富艳丽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强调绘画感;形象塑造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注重线条与色块之间的呼应与联系,富于装饰性,从而形成集色彩与线条、装饰与个性于一身的整体风格。这些展览确立了喜神艺术空间相对统一的整体定位与展览风格,但是却也显得有些单薄,呈现出圈子化展览的特征。

“圈子”现象自古有之,形成圈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师承关系、风格特征、地域影响等。到了现代艺术阶段,“圈子”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一种被压制的反叛传统的艺术家迫于压力自然形成的小圈子,追求艺术本体和艺术主体的双重解放,其精英性、反叛性、前卫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更为突出。但是,这种精英主义的圈子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发生蜕变,以艺术氛围的营建和对艺术市场的占有为主要目的。艺术家创办画廊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如何抛开艺术家的清高,站在一个职业的艺术投资人的角度去选择艺术家。艺术家会习惯性的从自我的艺术趣味、审美习惯与市场价值判断出发,选择与自我创作风格相类似的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从而使展览风格与模式陷入圈子化的怪圈。而相似的展览主题与展览作品不仅容易让观众与收藏家产生审美疲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画廊的发展空间,无法拓展画廊的潜在观众群与潜在收藏客户,更何况目前的艺术市场中真正的收藏家少之又少?虽说画廊虽然是一个以利润为上的商业机构,但是利润能否实现最大化却是以多元化的展览模式与有一定学术高度和艺术品位的艺术作品为基础的,而判断一个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则在于看艺术家在观念和思想的表达是否智慧,而非艺术家的主观性判断,即:艺术能否真正爆发出自身的力量主要体现在艺术家是否能从个性化的视角对当代的社会、文化、现实提出问题?

关键字:艺术家,当代艺术生态,危机,艺术市场,策展人,商业,学术,艺术机构,批评家,收藏家,艺术媒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