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画廊展览 > “我在路上∣I’m on the Road to…”展
“我在路上∣I’m on the Road to…”展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展览时间:2010-10-23 ~ 2010-12-26
展览地点:三潴画廊
参展艺术家:高迎春、黄荣法、李洪波、刘芳、翟倞、赵娜
开幕酒会:2010-11-06 15:00
展览介绍:

他们都是经过了十几年学院派绘画技巧的训练、离开校园不久的年轻艺术家。这是个新旧交替极度频繁的、充满诱惑与矛盾的时代,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对现代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迷茫与思索,也有对当今消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对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关怀,也有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历史的解构与默思;有对材料的探究和新的表达方式的实验,也有在国际交流语境中对艺术家身份的探索。这个展览不是要历史性地梳理或定义“80后”年轻艺术家,亦无意为“卡漫艺术家”添加注脚,而是意在真实呈现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艺术家真实状态,让他们以此时此刻在场的主体身份进行独唱。

高迎春毕业于杭州西湖边上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康有为1917年在《万木草堂论画》中提出中国画家要有时代感和责任感,成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在高迎春的创作中,传统的笔墨技巧没有成为她的障碍,反而成了可以逾越的支点。在满铺金粉的背景中,千姿百态、体型优美的戴着面具的舞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从她们的衣着、发式可看出所描绘的都是身材婀娜的年轻女性。从画面中露出的云龙纸的脉络,可见画面曾经过反复地打磨——这种对描绘事物的苛求和对肌理、材质的偏执,无不透露出迎春的画是以美学为中心的,是追求装饰性的。

黄荣法(Morgan)是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香港艺术家。他通过交互技术、思维逻辑、视觉幻想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建构作品。他所关注的主题常常有时间、民族、血缘、人际关系、异文化交流和社会矛盾等等。同时,他的成长和教育背景驱使他在文化交流的国际语境中不断寻找自己的艺术家身份。在本展中所展示的行为录像,是一个基于他的亲身经历又高于现实生活的作品。

李洪波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童年的玩具“纸葫芦”——一沓薄薄的纸竟能变化出灯笼、水果等各种形态迥异的玩具来。从“纸葫芦”中得到的灵感让他发现了纸媒介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让他看到了纸质形式语言的另一种可能: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抑或反之。纸张的连续性在这里成了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它的聚散、起伏、转折为我们呈现了一组不可预知的画面。

刘芳最近的创作都源于她个人内心深处在种种欲望与失望情绪相撞下的感受和思索。她刻意将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花卉和各种道具从现实环境中抽离出来,将他们放到一个虚拟的戏剧化场景中,营造出一种具有舞台性的荒诞情境。在她的作品中,无论是艳丽的花朵,还是臆想的环境和人物的装束,始终游移在虚无的幻梦和残酷的现实之间。

翟倞的作品打乱了日常的叙事结构,从空间中抽离出来的主体离开了必要的时空交待,就使得正在发生的事件本身的诱因被破坏,以至从本应有的语境中消解掉了。叙事的混乱让平面中的事件变得尴尬,时间的缺失恰恰又让不同时代的事件变得相似。空间是事件发生的“场”和“舞台”,空间也为所发生的事件提供了氛围,作品基调并非取决于被描绘的主体,而是由绘画空间和绘画平面或画底来决定的。翟倞的作品试图讨论这一系列要素的复杂关系。

赵娜是笃信“神在细节间”的女生,她对细节的描绘充满了痴迷。在她的纸上素描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每一条细密而有序的线条在自由地呼吸,欢唱。在这里展示的5件作品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故事,讲述地球从毁灭走向净土的过程。她相信在每一个小的细节中,都有一座天堂,而这正是成千上万的细微,才构成了整个宇宙。赵娜说她的作品想引起大家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因为她相信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这一群真诚、认真自我设题的年轻艺术家们,他们试图继承传统,开拓未来;他们想要在太阳升起来,梦想躺在现实身边的那个瞬间,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企望借着梦想的余温,在蹒跚中找寻诗意安居的住所——他们默默奋斗着,期望能拯救和保护整个世界,然而他们终归是先天不足的一代,历史的宿命让他们仍在路上…

三潴画廊
2010年10月

分享到:
相关展览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