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袁运甫:从规划建筑走向汉书艺术
袁运甫:从规划建筑走向汉书艺术
作者:袁运甫    来源:    日期:2010-06-09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当下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或创作者自身进行的艺术创变出现更多的面目,探索和创意已成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主流;同样,对于美术的定义也更为宽泛,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相互渗透的趋势亦趋明显。“大美术”的概念更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艺术环境而产生新的艺术发展趋势。上海艺术家王绪远的“汉书”研究和创作也是在“大美术”概念中的有益尝试。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汉字与书法的表现和传承,无论从笔法、墨法、结构、工具材料,还是内涵、时代精神、地域特征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创新变革,而王绪远便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一位。王绪远将自己的这种笔墨变革称为“汉书”,这种脱胎于汉字、书法和绘画的当代艺术亦包含着对多维的中国文化和复合的大美术概念的理解。

在王绪远的“汉书”中,依旧表达了中国书法本身的特质:“气”、“境”、“意”、“韵”。其作品体现丰富的笔墨与结构关系的统一,源自物象的内心透出一种生机和神采。同时他的作品回应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注重从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吸收营养,以书画同源、书为心画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借鉴发扬,以画意启迪书意,并通过书法语言的提炼、筛选、夸张、变形等手段寻找形式美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抽象和具象之间的表达形成一种个性鲜明的格局图式,表现出了时间和空间的回复流转。在王绪远的作品中,保留了楷书和行草的风格,具有书法的笔墨意趣,同时也眷顾了中国书法艺术中极为重要的构成意识和造型结构的

审美价值,并达到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王绪远作为参与上海浦东开放和开发的建设者,很早就参与了浦东陆家嘴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以后又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工作中。“总体规划”与 “综合跨界”是其整体思考和全面关注矛盾与问题的最显著特点。各种不同学科的交融,各种事业类型的历练,使其在艺术创作上能跳出单一的视角来观察创作对象而获得更多的理解和自由。其作品也更多地显示出时代的精神和脉搏,力求作品的大气、豪放、宏观,并赋予视觉特征。“书以载道”,王绪远的作品中常流露其崇高的人生修为。

多年来,王绪远创作过传统文化类、建筑类、人物类、体育类等多种题材的汉书作品。上海世博会之际,身为上海人的王绪远,毕十年之功,为上海世博会创作了一组世博建筑的作品。世界各国文化的世博场馆在其中国笔墨的书写下赋予了现代与传统辉映的勃勃生机,这种将话题元素和具有鲜明特征的视觉图形相融合的方式,创造了一种既带有鲜明中国文化元素,又具有国际性的语汇,向世人传递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精神符号。王绪远用汉书为中国艺术与世界建筑之间搭建了一架有趣而充满想象力的桥梁。这次汉书与世博会的对话,是王绪远在艺术之路上的一个值得书写与纪念的里程碑。他是从区域性建筑大规划走向单体字型小格局的设计艺术家,是大小由之,是从大格局入手、入心,由大及小,走向艺术世界的。

当代的艺术呼唤经典,而经典是经过沉淀给人的深层感动,愿王绪远能通过汉书,不断地带给大家这深层的感动。

关键字:汉书,,王绪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