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浅识吴冠中的中国画创作思想
浅识吴冠中的中国画创作思想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9-04-07


笑风流水墨画62×82cm2008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创作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一部分画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重视传统绘画根基,寻求个人风格及部分内容的创新与变化,出现了像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这样的传统型的中国画大师;另一部分画家受西方美术思潮、美术教育、美术作品和留学海外的影响,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现代美术与我国传统绘画的融和,强调中西合璧,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与革新,出现了像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融合型中国画大师。

吴冠中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结合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形式、方法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他在国画现代化中找到自己的路子。

吴冠中对绘画的创作核心、创作动力、创作关键、创作方法、创作原则等创作思想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创新意识是创作的核心

创作不是复制,创作就是要不断地创新古人和他人,创新真实景象。吴冠中说:“艺术是不可能重复的,艺术抄袭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艺术需要有创造性。同样面对的山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同样的桂林山水,同样的黄山,那么多人画,千篇一律,那样的东西都是垃圾。”

在对自然的感知中,不同画家看到同一景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吴冠中认为第一印象就是作者的独特眼光,独特感受。所以他强调第一印象,甚至是错觉,他说:“错觉是绘画之母,错觉唤醒了作者的情窦,透露了作者品位的倾向及其素质。”

在真实景物的提炼上,吴冠中却敢于对客观对象进行大胆取舍、概括和再创造。他为了画好某一景物却经常要挪动几次画架,选择不同角度加以描绘,然后再进行组合,或曰“移山填海”、“移花接木”。可见提炼方法要灵活,通过夸张、变形、增加、删简、嫁接、幻化等习惯方法,最终形成创新的画面。吴冠中的风景画比自然对象更集中、更典型、更传神,因而也更具创造性。

在工具的使用上,吴冠中也是创新的,他认为只要有利于绘画,一切工具都可以使用。他说:“各种材料都在演变,画家可以运用任何手段来完成自己的情感表达。”他将自己的画称做“混血儿”。他的绘画工具很多都是自己改造的。

创作的源动力是灵感、感受</B>

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也来源于无意中迸发的灵感。

吴冠中的作品,无论画的是什么,都是有感而发。吴冠中小时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水乡、白墙、黑瓦、黑门窗使他难以忘怀,所以他创作的作品《江南人家》、《双燕》、《故乡》、《养鸭场》等都是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和眷恋。另一些作品如《紫藤》、《小鸟天堂》、《白发之花》等,虽然有点抽象,但都是对自然及生命的理解和概括,都是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表白和期望。

生活中的感受有赞美、有感伤、有柳暗花明、有阴晴圆缺,抓住这种感受并把它传达出来,这便是艺术创作。艺术源于冲动,冲动便是创作的动力。吴冠中说:“画家应当主动地去画,冲动地去画。”

灵感、感受是创作的源动力,不要让自己的所“感”白白溜走,拿起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感”,这才是真正的画家。

关键字:吴冠中,中国画,中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