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凤凰》是徐冰的另一种恶俗
《凤凰》是徐冰的另一种恶俗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23

与最具影响力的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混搭做展览,如今已经成为艺术界艺术家个体增值的一种“潜规则”或潮流趋势。一旦成为“潜规则”之后,还是值得警惕的。美术馆或机构如今很容易成为一个商业和学术高度混合的机构,也很容易被利用或共同做局——这是值得批评界特别注意的问题。

商业信息已经一再提示,不是好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的很容易出现在已经达到一定量级的艺术机构——这样带有垄断性质的平台,而如何透过喧闹的表现现场,看到艺术的本质与问题,仍然是大型展览带给我们的思考,毕竟这些体量的展览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很自然隐性的破坏了艺术的公平性。

需要指出的是,艺术意义的确认不能在互相勾引,互相利用,甚至互相双赢的默契中完成。一方面,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侧重艺术家的知名度没有错,问题是如何让艺术家做得更好,艺术作品更具想象力以及帮助艺术家发现问题等方面更值得斟酌;另一方面明星展览借助这个平台达到增值的本意也没有错,问题是美术馆变成一个极具公共影响力和风向标的平台之后,做展览透明性方面就十分有必要给予公众一个交代。否则就是卖明星资源,而传递不出一个公信力平台的公正性,也就与华谊兄弟娱乐公司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徐冰两只《凤凰》当然不愿意和歌手庞龙《两只蝴蝶》当年红遍大江小巷相提并论,但是需要提醒徐冰副院长哥哥的是,后者即两次蝴蝶的影响是非常具备艺术化特征—— 而前者的两只凤凰反而因为它们需要承载的意义和创造意图,让它们变得非常机械,毫无艺术的启发意义——严格上看,这件作品非常不当代艺术,因为它在观念上非常不超前,表现上更是没有新鲜的张力。对了,LED的小聪明提提倒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艺术家原创的,CBD楼盘户外到处都可见了。

更为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号称艺术界“最具突破力”艺术家徐冰,在我看来问题是这个艺术作品的内涵是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已经比有没有影响力性质要严重很多,后果也要恶劣很多。徐冰们的问题是,作为著名艺术家的光鲜身份,他们在艺术作品上就陷入一种模式,必须链接上社会现实的“点”上来做文章,这种消化现实的创作指导理念,也让他们的艺术观念从一开始就显得很落后——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海归”艺术家也拿捏不好中国社会的现实。

我更愿意理解为只是一种产品艺术或规划艺术,这类作品的出炉通常是非常程序性和事先设置好计划的:一般先用个美好的构想或创意,找到一个买单的对象,一定要结合当前中国现实的最强背景信息,找到一个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或元素,作品材料上最好尽可能的用上废弃物品,然后透过助手进行整装。

我先解读一下该作品常规性即通常很容易能够解读到的信息:

1.作品形象塑造方面,“凤凰”是中国古老文化最具象征性意义的元素之一,也就是能够为这个作品找到东方视角的立足点找到“中国元素”的理由。这也是严格参照“国际思维”的标准制作线路,这点不是经验的经验大家都心知肚明且早已经轻车熟路了。

2.材料上用的都是建筑垃圾,中国社会转型期正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场”,也就是为这个作品找到了表达现实的饱和度成分。但是并不是你用了建筑垃圾就等于你是好作品的前提。

3.作品的内涵上,无非很明确的在提示中国的一种超现实处境,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崛起的同时,也如那两只空洞,充满垃圾实体的“凤凰”,暗示了艺术家对这种社会现实的焦虑,以及试图让人看到作品背后被忽略或被提炼的另一个“现实版”中国国情。

4.最后还可以联想到的信息是,“凤凰”要呈现一种艺术表达上的情绪以及张力,情绪指的是对现实的触痛,张力这是在发展的同时,却是如此充满破坏,如此伤痕累累,而如此沉重的不再华丽的“问题凤凰”还会轻盈腾飞?而又显得如此的不确定性,或者一定要让观众读到或者强塞作品背后的隐喻或其他无限的联想,越多越好等等。

以上为解读徐冰《凤凰》作品的信息——从中正是发现徐冰本次亮相作品超级恶俗的一面,这种非常隐蔽型的恶俗体现在如此庞大的作品,它的意义却一览无遗,而显得完全索然无味,也上升不到对社会现实的真正触碰与提升。过于常识性的并试图带有公共意义的作品,如果只停留在常识上,则对观众是一种不尊重,也可以解读出徐冰并不充分了解现时的国情,他还需要继续倒时差!

“问题凤凰”所要展示的“问题现实”,这种艺术理念非常滞后而没有任何创新与突破,而艺术的微妙性、生动性以及现场的互动性就根本难以启齿,更重要的是在“有意义的”创作主题下,却显得极为没有意义。

还是简单算一下展览现场的一项单项成本吧,可能比作品更能给人某种“启发”或感慨:展览现场值班的吊装公司工人告诉我,50吨重量的吊车一天所需要的费用为3000元,现场有六部同型号的吊车将《凤凰》凌空吊起来,旁边还有一部备用吊车,展览是从3月27日到4月16日共21天,光吊车一项的费用就需要 44.1万!其他费用呢??

海归派这些年开始“回巢”国内艺术界,我更多愿意将这种现象当做一种综合利益的驱动。但需要明确的是,因为多数回归的不是艺术创造力,而是个人艺术品牌的扩张。在西方生活并不一定理解西方(谁知道你是不是躲在仓库偷听什么),回归也不一定了解本土(你都不在场那么多年了,还什么奢望了解中国现行的实况,先倒回时差再说吧),因此很笼统的归纳他们出品的艺术就天然的带有“国际”视角的说法是牵强附会,是惯性思维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事实,更不是当代艺术所持的批判立场和态度。

关键字:徐冰,凤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