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市场解读 > 与泡沫相连的艺术炼金术
与泡沫相连的艺术炼金术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9-06-26

2004年以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似乎还在冬眠中。那年,经过郭庆祥的牵线,吴冠中同意以大连万达的收藏在世界范围内举办巡展。2004年6月,该巡展首先在巴黎开幕,作为中法文化年的一个重要项目。其后,又分别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展览。当年展览时,郭庆祥这样告诉媒体,这70多幅吴冠中的画作永远保存在万达集团,绝不出售。

不过,藏家对这样的承诺似乎并没有坚持多久。尽管拍卖行严守拍品来源,但经过CBN记者调查比对,在2005年所有上拍的吴冠中作品中,其中有20幅作品与2004年吴冠中世界巡展图录中作品一致。这20幅作品当年分别在广州嘉德、北京荣宝、西泠拍卖三大拍卖行的拍卖会上,最终成交17件。

2005年秋拍,吴冠中的水墨画一共上拍79件,成交66件总成交额8622.192万元,其中20件是郭庆祥的藏品。按成交价计算,总共为3941.3万元,其中减去10%佣金,这批画实拍3547.17万元。

CBN记者在郭庆祥那里证实了那次交易,郭庆祥表示,这些作品基本都是2003年前,以均价30万元左右进行购置,17件作品的成本为500万元左右。如此算来,通过2004年这次巡展后,郭庆祥通过拍卖市场就赚得了近6倍的利润。

“对于别人说我怎么去炒作吴冠中,我不会进行反驳,也没有必要反驳。”郭庆祥在电话中对CBN记者说道。他认为自己在收藏家和投资客这两种角色中,各占了一半。

“吴冠中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也是中西合璧的代表,所以在艺术方面他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他们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进行合理的运作,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成功的运作方法。”宣家鑫对此分析说。

泡沫的盛宴</STRONG>

如果说郭庆祥是创造了一个“艺术商业化模板”,那么这个模板对于当代艺术的炒家来说,可能仍过于保守了。在艺术品市场最为火爆的2005年~2007年,艺术市场天价之声不绝于耳。

“艺术品就是这样,它的价格不是恒定的,只要有人喜欢,愿意为它出高价,它就值这个价。”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对CBN说道。

然而事实上,正是这种所谓的“自由市场原则”逻辑,让“天价做局”成为艺术品市场内屡见不鲜的现象。

“艺术品市场的炒作跟股票市场的炒作方式大相径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

根据该人士介绍,一般炒家对当代艺术的炒作也是分三个阶段进行操作。从周期上看,短则两年,快则半年就可以完成。

首先是建仓,炒家首先会和艺术家签订协议,以定价收购未来几年内画家所创作的所有作品,比如炒家对岳敏君作品的建仓价格为2万美元。这个准备阶段,包括选择的对象、画家的洽谈、准备画作,一般需要一年时间。

其次是作价。作价一般是经过拍卖行,通过参加春秋两季国内外众多拍卖行的拍卖,用私下协议定佣金的方式分给拍卖行一定的好处,通常这种“过手费”会远远低于拍卖行所规定的10%的佣金。比如一张画拍卖行标价成交500万元人民币,但左手卖右手的过手费一般只需要5万元人民币左右。再经过一年时间,上涨的价格基本上会被市场接受。

最后,则开始寻找新收藏家进行接盘,除了国内收藏家外,包括东南亚、日本、韩国收藏家会认为价格透明的拍卖市场可以相信。尤其在2008年下半年,很多日本、韩国的收藏家高位接盘了中国充满泡沫的艺术品。纽约最大画廊之一的佩斯·维丹(Pace Wildenstein)画廊则于2008年中接过了炒作张晓刚的接力棒。

“张晓刚、岳敏君他们也会很郁闷,当拍卖行的拍卖底价为其标为1000万美元的时候,他们还在以几万美元一幅的价格为炒家画画。”该人士说道。因此,拍卖行的成交价多少跟画家本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

除了炒家外,画家本人也可以通过拍卖市场进行自我炒作。圈内流传一个例子,曾有一位尹姓画家自己做局,把画交给拍卖行后又指使其弟弟通过现场拍卖会再买回来,几次辗转反复,价格就可以抬高;而没有资本进行自我炒作的画家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炒作,又比如,曾有一位赵姓画家在某次拍卖会开始前频繁发短信给几位炒家,大意是如果在该拍卖会上以高价购得其画作,将会在拍卖会结束后再以“买一送一”或“买一送二”的形式进行馈赠……

另外,为了达到更合理控制市场的价格,炒家也可能以入股拍卖公司的形式进行合作。

“投什么赚什么的胡闹时代已经过去了”

拍卖行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也扮演着主角。

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承认了这种拍卖行业内公认的潜规则。“现在艺术品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所以只要委托方愿意拿出好东西,在佣金方面我们肯定会优惠。”他说。

从某种程度上看,拍卖行也成了这场资本狂欢的受害人之一。在市场高峰时期,国内各种大小艺术拍卖行加在一起,不下200家。不过在今年的春拍中,很多艺术拍卖会都被取消了。

“我相信我们很多同行已经没法做了。像我们这样很保守地做,我们都遇到了困难,那么那些‘大运作’的拍卖行就没困难吗?我不相信。” 甘学军说道。

而以往那种维护共同利益的“生存链”也在不断产生危机。艺术家、拍卖行、炒家三位一体的市场现象正在显得不牢靠,艺术家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起那些频繁光顾他们画室的客人,并对大批量的购买者持排斥的态度。

“投什么赚什么的胡闹时代已经过去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前副馆长、现2009年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的总监秦思源说道。在他看来,挽救这个市场,必须“培养中国的新一代收藏家”,这个群体在整个中国大概有几千人,他们是振兴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希望。

而朱其判断,拍卖行业目前处于下降趋势,而画廊业正在上升,画廊将重新建立起收藏家与艺术家之间的正常关联。

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正如郭庆祥对CBN所说的,“我是在买艺术品,不是在交朋友。”尽管“中国艺术家被当成自动取款机”的时代即将过去,但现行机制下,谁能确保它不在未来又卷土重来。

上一页  1 2 
关键字:拍卖,艺术市场,尤伦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