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孝信:意象与抽象的结合
陈孝信:意象与抽象的结合
作者:陈孝信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8-24

刘国夫 《异景之二》 150×180cm 2011年 布面油彩

刘国夫艺术的魅力首先体现在意象的组织。他的作品既不是叙事的,也不是具象的,而是意象与抽象的结合。他的意象的组织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正如明代大画家——徐渭所说的“舍形悦影”。徐渭的一首诗言:“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萧萧意。譬如影里看丛梢,哪得分明成个字?”。刘国夫把意象推到了具象与抽象的临界点,再在这个临界点上来回游移。

其二,他的作品中有两类意象:一类是“空间意象”,如枯树、枯藤、残荷、残花等等;另一类是“时间意象”,例如浮云、夕阳、幽光、光斑等等。他借助这两者的交错,也就是时空的交错,完成了一件件作品。这种处于临界点上的意象扑朔迷离,进而成为了一种精神形的隐喻。

隐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含义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对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的一种解读。例如生命的无常、坚韧、落漠、苍凉等等。这些解读往往可以起到某种暗示作用,从而就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他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其三,他在表达方法上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是东方式的书写——这里面有一些是线条节奏,这种书写继承了自林风眠以来,逐步形成的“苏派”(江苏油画流派)的特色;另一个是古典油画应有的品质感。刘国夫非常讲究油画的品质感、层次感,以及古典油画的色调美感。他的油画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东方式的书写与古典油画品质感的结合”,既体现了一种东方神秘,又体现了油画特有的古典美感。

至于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在图象的处理上面。现在的图象,不论残荷、枯树,还有意象的处理,包括抽象表现的处理,都有一种似曾相识感。怎样在图象上进一步突破,使其更具有个人特点和当代特点,是艺术家以后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字:刘国夫,意象,抽象,结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