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解读林琳的绘画遗产之一《轮胎画》
解读林琳的绘画遗产之一《轮胎画》
作者:    来源:艺术导报    日期:2009-06-11

后记

写这篇讨论林琳的艺术思想和绘画作品文章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但是没去做的事情。没动手写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因为很长时间我都无法接受林琳突然离我们而去的残酷现实,我担心这种心情使我无法冷静地讨论林琳为之奋斗一生的艺术。二是因为我希望他的作品经过岁月的考验和洗礼。

1991年8月18日林琳在异国他乡美国纽约遇难,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七个春秋。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了许多,和林琳通宵达旦地讨论艺术、哲学、宗教……的日子虽然好像还历历在目,但我已确确实实的习惯了这种失去艺术挚友的寂寞,已冷静地接受了他离我们而去的现实。现在对于我来说,他已和莫扎特、和列侬一样,是一位给我们留下不朽之作的已故伟大艺术家。

从时间上来说,我们人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跨越了一个世纪。在这个快要结束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时候,我终于鼓足了勇气,提笔(开启电脑)用文字来讨论林琳的艺术了。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冷静地分析一下林琳的艺术成就,并把他的绘画作品放在中国现代艺术和欧美现代艺术的框架里作一番考察。给世人提供一点欣赏他的绘画作品的线索,给同行提供一点我对于他作品的看法和参考意见。至少可以让使用汉语的人们知道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在还有这样一大批真正有价值的绘画作品未公诸于世。

同时,我也想呼吁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机构能够尽早地迎回这些我认为是国宝级的当代绘画作品。它们远比用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那些瓶瓶罐罐有意义、有价值的多。林琳去世时仍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林琳在中国,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敢于公开追求个人的艺术、自由的艺术、非政治宣传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唯一由于艺术思想和作品风格的原因而被大学公开开除的学生(后来又被该大学追认为该校的高材生)。他的开除引起了一次学生自发的、要求校方撤销开除决定的签名请愿活动。他又是第一个进入具有“当代美术家摇篮”之称的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中国人,而且毕业以后坚持在美国纽约从事艺术创作。1991年8月18日他在美国纽约的不幸遇难,还引起了一场纽约华人的自发大游行。由此可见,林琳对于他周围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精神性的存在。关于他的人生事迹,他的许多生前好友和同学都已撰文出书记述了他们对他的回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朱叶青先生的《那年那日》一书。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到海外的朋友对于他的回忆。

也许是一些客观的原因,很少有人论述他的艺术思想和他的绘画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的作品很少有机会发表,大多数作品都没有展览过,一直由他的挚友赵穗康先生保管,前几年转交给了他居住在美国的弟弟林光先生。人们几乎没有机会欣赏他的画作,自然也就很少有人能够去谈论他的艺术了。这篇讨论林琳作品的文章也算是一个补遗,但我更期望有更多的爱好艺术的人们关注林琳的作品。我相信这一定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精神陶冶。

上一页  1 2 3 4 5 
关键字:林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