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孤峰顶上:周天黎香江论画
孤峰顶上:周天黎香江论画
作者:    来源:博艺专稿    日期:2008-05-06

中国绘画上千年来,形成了一套固有的造型概念及程序,每个画家都有他自已的审美范畴和人生局限,要有所突破谈何容易,成就的高低要看他们自己的颖悟造化。我记得雨果说过:“衡量伟大的唯一尺度是他的精神发展和道德水平。”贫瘠的思想之地永远长不出伟大的艺术之果,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要向年青的画家朋友们忠告:一个新时代的杰出的中国画家,必定是对社会发展极为认真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必定是社会良知方阵中坚定的一员。文化艺术的最高天职就是培养人类高贵的、包含着真善美的文化品格。因而,画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仅仅娴熟于骨法用笔、皴擦点染、肌理效果、线条运行、墨分五色、取象造境及平、留、圆、重、变等技巧,顶多也只能成为一个高明的画匠。艺术的不朽,在于其内在的生命力。没有内蕴深邃的文化哲理、思想精神,不能满怀善良、纯真和悲悯,不重视画品和人格的修炼,艺术境界是不会高的,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家大师的!

世界级雕塑大师罗丹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在艺术中,只有具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我个人理解,所谓性格,就是指艺术家在自己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充满个性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至于艺术技巧,也只有在人生情感与人生哲理的强烈驱动下,才能原创出能掀起观众心灵凝视力量的好作品。有一个看法我要直说,但也会得罪一些美术界朋友。在中国,在目前这个金钱力量崛起而导致许多画家精神平庸的社会发展阶段,艺术创作不应甜俗地去讨好一般人,一个有抱负、想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重要位置的艺术家,更要去追求中国水墨画之高品位的发展。红尘浪里,孤峰顶上,决不能去做名利场上的角斗士,成为一个缧世之徒。

我认为在艺术上,内心的浮躁必定导致创作的肤浅。看到当今中国美术界本来颇有才气的一些艺术家,只向贵富求赏心,不择手段地贪婪地搂抱着金钱,有的拼命挣扎想成为行走于权力走廊上的人物,何苦呢!这只能是走向艺术的堕落。我看,为争个什么“美协理事” 、“美协主席” 、“画院院长” 、“书协主席”之类头衔和排名前后而费尽心机的人,往往在艺术上终难以成大器。

我在和广东《南方都市报》的艺术对话中,曾表示过,一个优秀画家必须具备一种反叛精神。我当时想表达对中国传统绘画而言,优秀的画家要有笔墨创新的勇气。中国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经过上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这是每一个中国画家都引以为骄傲、无可异议的事。但我认为艺术贵在创新,作为当代中国画家,应该“笔墨当随时代”。如果今天的画家们虽然口头上高叫着“继承和发展”,实际上只沾沾自喜地承袭着传统文化而不敢开创一代画风,甚至深深陷足在过去了的几个世纪里绘画,就会在中国画坛助长起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就会缺乏一种主动、积极的批判精神。如果对历史缺乏反省意识,就会丧失一种自觉的革新精神。试想对旧的一套顶礼膜拜,不敢大胆改革,那么这种国人们引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很可能演化成一种保守的精神刑具。

我在几十年的生命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可痛苦毕竟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是表现在对痛苦的不断超越中。作为一个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画家,也一定要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样才能使自己登上更高的艺术之峰。

因此,我不会在自己作品中自叹自怨,即使面对世俗暮霭中的苍凉,我也要让它们充满力量,我愿意做人生本质中美与善的证人!

艺术是生命的延伸,并非是疏离生命的人为的手工雕琢。艺术创作不能没有人文情怀,不能失去对社会的观察和体验。艺术决不是金钱和一次成功的拍卖。

何谓人文精神?何谓以人为本?我认为那是以生命价值为基础的,以宽容、人道的社会原则,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个体人格尊严的尊重。鼓励社会上每一个公民崇真尚善以及对自由、民主、法制、平等、博爱、公义与和谐精神这些人类普世价值的真诚向往和追求。

艺术上在自己固定的圈子里兜圈,享受既有的小成功,逢画展来,赶画几张去应市,自我陶醉自己又参加某某大展,少了份艺术生命的至诚;或自鸣得意自己的画卖出了好价钱,把过多的时间用于官场商场运作,却不去寻求艺术上的进一步突破提升,这都是没有出息的人所为,我周天黎坚决拒绝这种华丽的平庸!画贵立品。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只能来自他所拥有的价值理想和对理想的践履。作为一个在生存中体验生存意义的艺术家,我无法背对世界。

艺术创作上,我坚决主张要反映人的生命价值,坚决主张自我个性的解放和强调自我表现力。要敢于离经叛道,突破传统,风格独创。否则,艺术的张力就会萎缩。

我一直认为,文明与崇高的道德理念是中华文化精神赖以维系的栋梁。金钱和权势的力量尽管可以蛮横一时,但无法改变一位艺术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嵚崎磊落、视富贵如浮云,能冲破世俗的壁障街垒、义无反顾地去追求精神世界丰富的人。

我不赞成今天的中青年画家们仍似明清朝代的画家那样,用“先勾勒,后皴擦,再点染”的传统程序,去描绘远古的山水意境,以一种“把玩”的心态去宣扬两耳不闻世事的所谓的“禅意”。我看画坛上有些人也不象历史上那些真正寄情丹青的士人,能心离红尘,肯苦守黄土终老田畴。说穿了是今天有些过于精明世故又不思长进的人在故弄玄虚而已。青年人不能去学他们。另外,对黄宾虹的积墨、破墨,对张大千、刘海粟的彩墨,都不能成为死板的教条。包括我们在敬佩吴昌硕非凡艺术成就的同时,也要看清他不少应酬及谋生卖画作品中的平庸和俗气。时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意识和观念不能被格式化,必须吞吐百家,不断更新,我们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创造者,决不是学完一套技巧,便年复一年地画下去就行了;更不是以商业价格的多少来衡量与自我满足。断裂社会利益冲突失衡的环境中,价格炒作得很高的作品,并不能代表当代画坛的真正品质。要成为一位21世纪的中国大画家,首先必须把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作为自身人格建设的前提。一位对人世间的苦难充满同情和怜悯的艺术家,才是一位对道义力量的拥有者。我始终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毕竟是依靠美好的人性去推动的。所以,真正的大艺术家要做社会良知的监护者,是社会道德结构中的坚实基石。能够在灵与肉、正与邪、善与恶、惘与醒、义与利的矛盾对抗中,思考人生、生命和艺术的价值,升华自己的境界。

今天的中国画家们十分需要从观念层次上去拓宽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并去真实地记录画家特定的生命历程和思想历程,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会给所经历的时代留下空白。

一个没有爱,不懂奉献,缺乏包容的社会,即使遍地高楼大厦,到处灯红酒绿,终究还是一个没有多大希望的社会。视权力和金钱为唯一信仰的人,虽然拥有华厦美服,但他们的灵魂其实在荒蛮的旷野中无遮无蔽。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性情中人,都有迥然出尘拒斥流俗之心态,他们的艺术作品都是自己生命精神的自然延伸,而非疏离生命情绪的人为雕琢。

艺术家的师古是为了开今,每个有出息的画家都应该勇敢地去探求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所以强烈主张中国画家们在艺术创作上应该有多元化的选择和革新。

上一页  1 2 3 4 
关键字:周天黎,艺术的精神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