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
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8-04

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概况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非常短暂,如果以85美术新潮作为诞生日,它的发展速度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样让世界震惊。从展览和收藏来说中国当代艺术早已走出国门出现在几乎所有国际重要双年展和全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及当代艺术馆之中,并且进入了西方艺术品的公私收藏系统。从市场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屡屡创下拍卖记录,成为世界最贵重的当代艺术品之一。从艺术在国家和社会地位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从当年被压制的状况发展到成为今天官方艺术的一个部分,乃至成为以欧美为主流的全球当代艺术的一个特殊部分,并在中国及世界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唯一还没有获得成功的领域就是西方的学术理论界,因为代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重要学者对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作过阐述和论证。比较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却有失平衡;虽然中国艺术理论界从未间断过对当代艺术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众多思想敏锐的中国学者对中国当代艺术作过深刻的剖析,多角度的阐述,和理论上的归纳总结,但这些努力在国际上并没有引起像中国当代艺术一样的重视,甚至还没有走出国门,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的理论和批评系统构架也没有因于这些努力而得以建立,因而也无法起到艺术理论对艺术实践应有的引导作用。造成这种不平衡有以下诸多原因:

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对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从属性和依赖性。中国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一变化本身就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生的。它主要体现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引入及由其引起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因此中国当代艺术是不可避免地在西方的影响甚至直接参预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也是如此。这一从属性和依赖性在艺术理论的实践上体现为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西方阐述体系和评判体系来阐述和评判中国当代艺术。

作为艺术理论基础的中国现代思想的缺乏。艺术理论都是建筑在哲学思想之上,都是在某个哲学思想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的现代思想几乎都发源于西方,是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和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在某些领域里受到东方哲学包括中国哲学的影响,但是这些东方哲学是古典的东方思想,虽然经历了千年的历史考验显示了它的不朽性,填补了西方现代哲学的不足,可是无法填补中国现代哲学思想的空缺。

中西当代艺术理论交流沟通上语言的困难。在中国进行的当代艺术的讨论仅局限于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语言的问题。绝大多数中国学者不用英文写作,而在西方能够阅读中文的学者很少,这些学者往往都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学者,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了解甚少。研究西方自己当代艺术理论的学者则更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探讨等方面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为什么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西方没有被从哲学和美术史,美术理论的角度论证过,甚至没有严肃意义上的批评。语言的困难还体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论述文字本身。由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被翻译成中文时所带来的众多晦涩难懂的概念名词和句型句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论述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本身在修辞上出的问题再经过中文的复制更为严重,造成许多理论文章让人看似云里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中西文化差异在艺术理论上的反映问题。西方文化是逻辑思考型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是灵悟思辨型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对待艺术理论的态度完全不同,甚至在什么是艺术理论这一基本问题上的看法也尽不相同。虽然在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讨论中,各类西方现代艺术的方法论已被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往往有概念上的错位,论点矛盾紊乱等等现象。

艺术市场的发展和艺术理论及批评的商品化。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给当代艺术的创作带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的市场化,在金钱的腐蚀下艺术理论及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艺术的立场,从而成了商业运作的工具。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中西当代艺术理论的交流机制不健全问题,如高层次理论研讨会,专业理论出版物等的缺乏,当然还有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教育建设,理论队伍的素质建设等等原因。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 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召开的。研讨会由重要中西方学者参加,共同探讨世界艺术史视角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差异性发展和交流互动模式,及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等艺术理论的议题。研讨会希望通过对上述议题的讨论理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脉络,着手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系统的构架,并增进中国与世界在文化艺术领域双向的认识和理解。

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主题</B>

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的主题为“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

副标题是“它的定义,特征,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关系,及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系”

“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什么是它的定义和特征?”是一个看上去简单而实际上很难回答的问题。以它作为研讨会的主题已经有中西双方学者对此表示担心;中国学者担心对这个问题作标准答案式的回答在官本位文化的中国往往会导致由权力决定答案的后果。而西方学者认为由西方人给非西方艺术下定义有在政治上不正确的危险,而且认为强调艺术特征会导致狭隘民族主义。但是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来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且实际上在中国早已有而且不断还有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不同的回答:春卷说(栗宪庭),来料加工说(李小山,143),实验为上说(巫鸿,48,69),美式当代艺术说(河清,138-141),改革开放艺术说(鲁虹等),新社会科学问题主义说(吴味,24),文革继续说(江节泓,2,29-31)等等。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探讨着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对它的特征及本质加以揭示。但是对这个问题从艺术理论高度和深广度的探索还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继续努力,它的定义和特征需要进一步从理论高度来论证,它的与西方当代艺术有否本质上区别也需要在理论上深入地探讨,它未来的不同于西方的新发展方向更需要先从理论上进行构建,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于探讨。所以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有难度的艺术理论论题,但同时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论题,它包含了我们对中国的和世界的当代艺术,当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理解和判断,它将展现我们对中华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实现中华文化巨大的潜在能量释放的可能性。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的挑战性而回避对其的讨论。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关系讨论早已是众多中国学者关心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对中国自身的内在要素却很少认真地探索和表现过,相反,肤浅表面和异国情调式的中国符号却大行其道。高名潞在《现代性错位:对中国艺术叙事的反思》一文中所指出的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选择时所采取的双重标准,这也许是符号式艺术泛滥的根本原因。直至现在中国当代艺术还是处于中西关系的悖论之中即: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还要继续“冲出亚洲”继续与“国际接轨”,这就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还是要让西方挑选,因此就要做到符合西方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民族主义意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提高,这又要求中国当代艺术反西方中心论,抵抗西方话语霸权,抵抗被选择。今年的广州三年展和南京三年展以“与后殖民说再见”和“亚洲方位”为主题,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界想要改变这一关系的努力。本次研讨会将由众多西方学者共同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关系问题,将是一次有意思的中西艺术理论观点的碰撞。

从理论上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当代艺术是在颠覆和否定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在理论上寻找任何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非否定性非颠覆性的关系将会被看作保守主义,从而失去当代性。但是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何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中国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当代文化的问题,并且,由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局限性,它又是一个西方现代艺术理论无法阐述和解决的问题。 换句话说,只有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理论才能清楚地阐述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系。由此可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009 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不希望而且在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研讨会解决上述一系列当代艺术理论问题,但是希望通过讨论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新的认识,并且由此开始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建设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键字:艺术批评,当代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