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市场解读 > 御题不是点金术 关于乾隆题诗器物收藏与拍卖
御题不是点金术 关于乾隆题诗器物收藏与拍卖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09-11-16

在艺术品、工艺品乃至日用器物上镌刻、题写皇帝诗文,这在中外历史上并不鲜见,但就重视程度之高与器物数量之大而言,莫过于清代的乾隆一朝。

据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文物100余万件,大多数为明清两代遗存之艺术品、工艺品。在清代留下的藏品中,乾隆一朝比重极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乾隆皇帝的要求、指导、督促,甚至亲自参与下完成的、收藏的。乾隆皇帝的所谓“亲自参与”既包括出思想、提要求、定方案,也有题字赋诗之举,包括完成后的褒贬臧否。这类器物包括玉器、陶瓷、漆器、珐琅器与竹器、木器木雕、象牙雕刻、缂丝绣品等。得天之巧,应材运思,精心雕琢,天成人为,蔚为大观,堪称鼎盛。

因为乾隆附庸风雅,又十分勤勉,一生作诗数万首,所谓御题诗自然成了乾隆朝御题类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诗从物观察评说,不一而足,应当分而述之。

乾隆每有新的诗作,除了立刻获得一片喝彩之声,还会得到有关部门与人士的重视,转眼就会有人根据其诗作构思制作,其中既有阿谀逢迎之作,也不乏构想精巧之物。因为有御题诗在上,材料自然是上选的,工具自然是精良的,工匠自然是优秀的,态度自然是精心的,把关自然是严格的,保管自然是小心翼翼的,流传多数是有序的;于是,一批尽物理、夺天工、展才华的作品轰然出世、且代有美名。这类器物从内容到形式、从材料到工艺,都是中华艺术的瑰宝,理应得到推崇,理应在文物与艺术品市场屡创新高。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中的稀绝品种,仅清代康雍乾三朝少量生产,存世极少,民间收藏者更是凤毛麟角。在国内外市场上,珐琅彩瓷器一露面即被争相收藏。2006年秋季拍卖中,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天价成交。其上,就有乾隆御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此诗联来源于明代申使行的诗句 “轻翻玉剪穿花过,试舞霓裳带月归”,虽然缺乏原创意义,却也清新雅致,与明快的构图、透亮的釉彩、轻盈的器型融为一体,又得保存上佳、名家传承,而成极品气象,一时声遏天穹。

有的乾隆御题诗器物则是以御题诗为中心为重点,相当于后世常见的语录牌与宣传品。从艺术的角度计,这类物件难得有令人赞许之处,不必也不可视若神明。但是,这类器物因为数量极少近孤,且当初运作周到,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后世多保管得当,包浆完整,从工艺与历史资料的角度考量,其身价也不可小觑,得到了后代人珍惜,当今也有人追捧,倒是无可厚非。

有的御题诗器物是先有器物后有御题诗,相关工匠每每如履薄冰,将御题诗雕刻在古代器物之上。当事者的意愿是锦上添花,实际上则常常无异于暴殄天物。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遗存数量虽然巨大,依然需要保护;进入宫中内府的古物多是宝中奇珍,理当倍加呵护。乾隆御题之诗虽然体现了隆恩眷顾,毕竟是物外之物,强力加工,难免失误;纵然天才,难免失手。当时,天下都是皇上的,何况几件器物,出了差池,没人追究。对于前人物件的如潮好评断不可以点滴于其上,更不能如乾隆朝一般,刀斧相加。前几日,从北京一拍卖公司秋季拍卖的图录中,又看到一架名为“月露知音”的明代仲尼式古琴(见右图)。在其背面,阴刻填金有乾隆的一首诗和两方印章。另外,他的御题诗还刻在宋代“九霄鸣佩”等历代名琴之上。乾隆自幼学琴,当然知道古琴制作在材料、工艺方面的严苛要求,但是为了表达一己之喜悦与皇权之威严,他便让臣下运刀动斧,亵渎天物。殊不知,乾隆如此粗暴之举却成了如今拍卖行高调推行的亮点,而御题诗的加载,对于古琴的损害,却是无人关心,也无人知晓。

因为御题诗有点铁成金之效,所以,在相对漫长的岁月中,又有许多御题诗器物横空出世。有的是后代将乾隆诗句凭空加入其中,以证实物件身份,图提高物件身价。乾隆一生作诗众夥,咏物诗不在少数,其中的一部分被制作、被展示、被推演、被保存,多数则只是传诵几天便无人提及。有人便利用这个历史空隙,把乾隆的一些诗作运用于器物制作中。久而久之,合适的乾隆诗句不好找,便出现了完全的臆造之作,器物是新的,御题诗也是新的。细心者自然洞察之,摒弃之,一笑了之。粗心短识者就可能盲从之而不惜下注,一失足成千古恨。

清朝统治者自入主中原前后,非常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承续,在位60余年的乾隆不仅是盛世明君,也是饱学之士,对于艺术有修养,有追求,有天纵之才,控天下之物,所以,根据他的眼光与胸怀,依仗他的才华与学识,凭借他的势力与力度,虽然不一定产生一流艺术家与艺术品,却必定也已经产生了一流工艺家与工艺品,这也是清代康雍乾三代工艺高拔雄视天下的所在。然而,因为乾隆在诗歌创作方面既缺乏想象力,又深陷用典艰涩泥潭,其诗没有汉诗之古朴、唐诗之雄浑、宋词之丰华,甚至没有当时人所作诗歌格物之清朗,故广泛运用于器物之上的乾隆御题诗在不少情况下,不仅没有添光加彩,反而成了累赘,成了污点,起码也是毫不相干的东西。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中追寻宫廷口味、忽略艺术品位、轻视学术评估的倾向,正是乾隆御题诗器物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原委。

相信,随着收藏群体素养的提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艺术品与工艺品研究的深入,随着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运作的进一步规范与沉稳,这种现象会逐步得到调整,得到改善……乾隆御题诗器物的历史、文化会得到理性确定。这种理性定位对于市场来说,就是价值的明确,也就是价格的回归。

当然,乾隆皇帝当年大量题跋只是一时兴起,当前对于乾隆御题诗器物的追捧也常常是一种无奈之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虽然没有绝源断流之苦,却是几起几落,战乱交织,特别是自晚清,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鬼子等多次外强侵入,致使许多文物与艺术品被抢、被盗、被私分、被偷运,流落他乡……这些年,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阜民丰,当年四散而去的文物与艺术品纷纷踏上了各自的返乡之路……然而,阔别多年,典籍散佚,工艺失传,后继乏人,无人识货,所以,《石渠宝笈》等几套典籍成了救命稻草,御题诗文成了护身灵符。遗憾的是,《石渠宝笈》存在不少偏差,皇家著录之物被指认为赝品,御题之物被确认为伪造,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更何况乾隆御题诗器物涉猎广泛,品种众多,格局不一,当细察之、条析之,万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以之为据,匆忙而上,冲动而为,否则,难免大折血本而悔恨不已。

相信,随着收藏群体素养的提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艺术品与工艺品研究的深入,随着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运作的进一步规范与沉稳,这种现象会逐步得到调整,得到改善……乾隆御题诗器物的历史、文化会得到理性确定。这种理性定位对于市场来说,就是价值的明确,也一定是价格的回归。

于是,我们有必要强调:御题非是点金术,腐朽何从化神奇。饱览诗书开胸襟,春山月落听鸟啼。

关键字:乾隆,御题,收藏,拍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