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流水线作画:碰不得的潜规则?
流水线作画:碰不得的潜规则?
范曾“捍卫”名誉权 郭庆祥否认文艺批评违法
作者:姜琳琳    来源:《北京商报》    日期:2011-06-19

对话郭庆祥

“会上诉,因为案件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记者:这一系列事件的起因恐怕都要归因于您的署名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掀起轩然大波。现在回过头来看,您怎样评价这件事?

郭庆祥:《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主要是针对画家作品而写的文艺批评,并不针对人。此文中,我主要表达的观点是,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能热衷沉湎于各种媒体的高谈阔论,更不能把谈论国学经典等热门话题作为抬高自己作品商业价格的促销手段。我在文章中描述的在美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像范曾这种以流水线作画的形式,歪曲了审美,误导了大众,侵害了包括艺术品收藏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利益。

记者:您曾发布过一组范曾的“流水线作画”图片,后来也有当事人解释这些画作不是“流水线”。您怎样评价“流水线”这个概念?

郭庆祥:当年,有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收购200张范曾的作品。那时候,他境遇不顺,希望卖掉些画渡过难关。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我随即打了200多万过去。很快拿到了第一批画,展开一看,题材与技法严重雷同,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二次交货前,我跑到他的画室去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将十几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所以我认为他的作品不值得收藏,他对艺术不真诚,对社会不负责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重复自己,没有一点创新精神。

记者:“流水线”作画在美术界是否普遍?

郭庆祥:流水式的复制在当今的美术界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个题材一个技法重复制作。正因为这是个普遍现象我才没有点名,因为其他画家这么画,没有误导社会。但范曾是个公众人物,他在重要的媒体误导大众,歪曲审美,把自己标榜成国学大师,丢掉了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作为公众人物,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也有义务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批评。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一审败诉这个结果?

郭庆祥: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是法院能够判决的。“流水线”作画肯定不是艺术,和艺术无关。按正常的学术标准来定义:真正的艺术品一定是艺术家自身情感、思想、时代精神以及创造力的体现。以范曾为代表的这种程式化、模式化“流水线”作业,既没有时代精神又没有艺术价值,这些作品与艺术无关。

败诉在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我会向北京一中院上诉。之所以要上诉,是因为这起案件已不是我郭庆祥个人的问题,是美术界有关艺术批评的探讨和争鸣的问题,更是社会责任的问题。尽管现在对艺术的界定见仁见智,作品的好坏品评标准又不易定性,但是收藏家或批评家应该有勇气去揭露和批评文艺界一些不好的东西,从而树立起对艺术真正的尊重。否则,正常的文艺批评将难以进行。

案件当事人

范曾

刚刚在今年初登顶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艺术榜》,这不仅使得他成为目前市场行情最好的在世画家,也成为第一位登顶艺术榜的国画家。2010年,他的作品仅在公开拍卖市场上的总成交额就高达3.9亿元人民币。

郭庆祥

收藏家,国内收藏机构玥宝斋的主人。玥宝斋不仅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吴冠中收藏机构,也收藏了众多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吴作人、黄胄、赵无极等近现代大师的重要作品。

上一页  1 2 
关键字:范曾,郭庆祥,侵权,潜规则,流水线作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