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为新的美学疆域画一张地图
为新的美学疆域画一张地图
作者:茜茜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8-13

SAKYA表达的是一个在对技术文化的介绍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发展模式的目的,以此不要丢失或是毁掉我们的传统,而是通过与传统美学潜能的结合来保护和加强传统。这些现场的幸存让人们能够对始终还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的古代城市文明有一个日常的、微观的理解。动画中出现的寺庙地图实际上提醒了我们人类的结构与人类器官,比如古书上描绘的心脏图,引导我们反思历史的意义。张小涛对研究我们人类的根源,探索,收藏以及对历史痕迹和流行文化中的视觉素材的大量再利用深为着迷。用这种方式,他尝试探索艺术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并且,在这一个案中,他展示了西藏文化遗产的感知、领悟与传播方式是如何在新科技的试用下得以改变的。在这些方面,他超越了艺术目标这样简单的界限:他以全部的人性为我们当前社会中和艺术领域中的自我指出了一个可行的道路。张小涛希望能够用一些虚拟的元素将我们所见的事实置于疑问之中,这是一种结构主义的行为方式。因此,在这个作品中他糅合了很多种不同的元素,如曼荼罗,手印,星辰,人类器官,地图以及数码城市等,这都是能够激发我们阅读古典主义城市文明与当代文明之间关系的全新视觉频道。未来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已经毁掉了太多的文化根基,把我们自己与古典主义文明割裂了开去。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现代化转变过于戏剧化,而传统的价值如道德、伦理或信仰,几乎被完全改变了,在这个时代里顺着商业化的引导肆意地游走着。在这个大变革的社会中,人们对宗教有一种迫切的要求,希望以之拯救自己的灵魂,因为物质的蓬勃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幸与痛苦。如何重建我们内心信仰的世界是一个大话题,我们需要深刻地重新思考,要像张小涛给我们的建议那样,深思、批判、自我研读。当然,一个艺术家没办法真的给我们任何解答,但他可以通过提供新的思维方向与开放式的对话来扩大我们的想象空间,SAKYA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此,通过当代艺术实践,我们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社会之上:技术能力通常的意义在此被分裂了,我们将其中的一部分放在重新发现它的本质这个神圣的使命上。

张小涛从深层面上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灵魂修复这个问题。这一神秘的因素在他日常生活与他的艺术研究中都有所表现。及时是在他要对过去进行修复或者想要记录某一特定情形的时候,他的精神思想的投入与他的艺术观点之间还是有强大的联系。他寻求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的理解,坚信道德的重建与信仰基础上的价值是对社会的重要补救。从这个观点出发,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以及宗教的解读,而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惑的反应,也是艺术家站在他的角度上对这种困惑的反应。正如他所言:“艺术史在信仰的强大力量之下创造出来的,精神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艺术家们心中应该有一块为宗教预留的圣土。艺术是艺术家的个人宗教,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要走向超越。”托尔斯泰也曾表达过同样的观点,“宗教意识其时所指代的,不过是人类对世界的创新态度。”

SAKYA是一个研究跨媒体视觉文化的作品,从2007年起,以上述根基为基础开始制作。张小涛将西藏学、考古学、人类学、藏传佛教以及地区政治及其他领域的东西与数码科学技术和生物学在这件作品里交叉结合,看似很容易导致俗化问题。在此,张触发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他不辞辛劳,挑起了这个颇为复杂的担子,这要大大归功于佛教文化本身在他生命中的影响力给他带来的强大动力。他说:“童年时期的影响是一颗种子,随着你年龄增长,这颗种子是注定要开花结果的。”

张小涛以SAKYA的动画影像分析了超验之物与物化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将藏传佛教中强大的宗教形态与今天物化了的文化加以比较。张小涛将我们变成他内心体验的一部分,以此让万物都进入他的问题内部,展现出物质与神圣宗教层面之间的争论。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确是善变无常地把自己牵绊在这个物的世界里,迷失在物质美丽的海市蜃楼之中,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物质逐渐吞噬了精神。而张小涛给我们带来的内心体验则把我们从以通常的理性来捆绑存在与物的实用主义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给我们以升华心灵与精神的机会,让我们走向平静的,更美好的生活。

意识的进化过程,甚至精神发展的过程,是认清我们自己尤为特别的时刻,我们认识到自然原来已经赋予了我们人性,这就给了所有林林总总各不相同的文化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整个作品的主线,是它给真实生活体验的领域注入了推动力和意义。我们可以把一个曼荼罗看作是这样的一种视觉图像。在SAKYA这件作品中,曼荼罗起一个主导角色的作用。实际上,这整件作品的观念就是从曼荼罗中生长和发展出来的。

这件作品很容易被看做是一次视觉和精神的旅程,观众在这次旅程中可以自由随心地徜徉,在这次探险中遇到不同的偶遇者和结果。这是为观众而做的一次旅程,充满不定性,充满惊喜的感觉,以及在黑夜里摸索前行的一点恐惧。在这个动画影像的最后,五个人物穿过一个曼荼罗在绕圈而行,这是对多维空间、多维世界、多维现实、以及多维的历史和虚构世界的隐喻。它需要艺术家的思考和发现。就像张小涛说的,我们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和思考;这也是动画最后以一个开放式的结论做结尾的原因:艺术家和他的公众被引入了一种数码视觉游戏之中。作为一个角色玩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向,只要任随自己内心态度的决定即可。

曼荼罗正是自我的图像。曼荼罗是在每一种文化中都能够轻易辨认的普遍原型,不论是语言不通的非洲人与澳大利亚和美国人之间,还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视觉文化与文艺复兴时期炼金术士的公式里,或是在中国或西藏僧人经文的描画里,甚至在他们的梦中、幻觉中,它都是共通的原型。曼荼罗出现在所有的宗教之中,因为这个圈一直是神灵表意、无限以及创造的象征。从象征的意义上说,这个圈是与无限的观念相联系的,因此它是某种可以永恒的东西:正如生命,或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

曼荼罗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宗教教条或仪式,但它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最为古老和神秘的结构之一,它能够代表所有的文化。依据传统的表达,你可以在它的中央找到一朵花,一支玫瑰,一颗星或者一个仪式性的图像比如佛教中的莲花或佛以及基督教中的羊羔符号。曼荼罗跟人类同样古老,但它染上宗教意义之时已经是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尤其是在西藏喇嘛教与印度瑜伽之中。在西方,基督教的曼荼罗或可以指涉圣•奥古斯丁及其通过一个圆圈对上帝的解说。于是圆圈就这样出现在了第一个基督教的中世纪时代,比如一朵玫瑰,一个圆形的迷宫或盛器,例如,我们看到教堂的玫瑰窗中有这样的圆圈,还有地板的马赛克图形中,洗礼盆中以及圆屋顶的穹窿和窗户等,都含有圆圈的元素。圆圈一直就是包容与重生的一个神秘的象征,它有如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工具。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曼荼罗并不仅仅指涉西方传统,实际上,它是属于我们全人类的。曼荼罗以一个基本的设计为基础,这种设计表现出一种向心和对称的结构来。不论从精神层面,还是从生物学的层面,都有无尽多的例子。不说别的,只要想一下宇宙或一个原子的结构,一棵树的树干部分,或一朵花的造型,一粒钻石,一片雪花,再或者,彩虹,都是这样的结构。

每个人都是一个曼荼罗,所有的人类都存在于这样一个结构中,他们都是这个同心世界的缩影,而每一个缩影都在互相影响和介入。曼荼罗的中央是精神与生命力,是我们应该解读为“引导我们生命的不可见之物”的东西。在此,无意识者显露出它更深层次的含义并引导着它。每一种思想的开端和结束以及实施都在这一个点上,它是反思、计划、组织,说明与实现一个想法的过程建立的基础之地。存在其在永不停息地开花结果的发育过程,正是围绕中心这一点发展,最终又必然回到这一个点上。

既然我们身边的万物都无法脱离这样一种模式,为何不尝试将整个艺术体系也纳入这样一个系统呢?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曼荼罗象征一个过程,或者我们可以说,艺术正是仿效曼荼罗而实现,而艺术体系就是从这里面延伸发展出来的。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艺术作品,在探索的过程中展现自己,肯定我们的灵魂的向心性。同样,一件艺术作品必须围绕一个非常清晰的中心而发展,这就是它的本质:它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所依据的要旨和它所肩负的责任。张小涛一直就对神秘主义世界与科学一类的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奇。炼金术士的概念总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不去,于是他产生了一种艺术家就是文化炼金术士的想法——艺术就是艺术家心里的黄金。

如果我们把艺术体系看做一个复杂的曼荼罗,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朵金色的玫瑰,在它的中心,是超验的实质,是艺术与艺术家。这三个层面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却很模糊。从视觉上,我们能够辨认圆、三角与正方的几何形状。从外表来看,它们在艺术上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从象征意义上,它们与重要因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就像是在一个圆周上顺时针地互相追逐一般。它们之间的空间中是公众在连接整个艺术过程,同时,整个创作就是把这个微观世界纳入其中的过程。这个圆圈与实践能够最终解释并将艺术与所有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艺术的实质与使命,传统与技术,社会与宗教,等等...这一表现的目的在于为一个原本难以理解的体系提供一个可视化图像。它可以帮助那些不熟悉艺术系统的人,同时也可以构建起一个虚拟的地图,一个基本的图像化模型,在这个意义模糊的、变形的当代艺术世界中引导我们自己的前行。

茜茜
2011年夏

上一页  1 2 
关键字:美学,地图,张小涛,影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