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漂浮的困惑
漂浮的困惑
刘俐蕴的艺术
作者:郝涌    来源:    日期:2010-12-13

刘俐蕴的水墨与装置的主题涉及日常用品及自然因素。无论是水墨宣纸的平面作品,还是用棉花棉布做的雕塑.它们都带有轻松、飘逸的表象,自然轻易地把观众引入她的世界,就好像是艺术家在分发糖果一样。

那些“糖果”,有可爱的玩具样儿,亲切的尺寸,柔软得让人不禁想去触摸。它们或是飘浮的云、星星、山脉、成串的雨滴、汽车、电视机、台灯、烤箱、飞机等等由白丝绸、棉布做的雕塑;或是恬淡如儿童插图画般的纸上水墨。当你尝过以后,留下的却不是甜腻的奶油或是水果的味道,而是一种若有似无甚至困惑的感受。

刘俐蕴从小受艺术熏陶,经历了八年学院式教育,却仍找不到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的方式而无所适从,“只有下乡写生时才感到快乐自由,大概是平和的自然和农村简单的生活让我有机会聆听到自己的内心”。1999年夏开始,刘俐蕴得以到英国坎特伯雷的肯特艺术学院读硕士学位,这段经历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坎特伯雷距伦敦一小时车程,美丽如花园,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的宗教中心,完好地保留着古城的面貌和气息。此地的居民似乎还依循着已逝的时间节奏,悠然地享受着生活。

突然从暄闹的北京跌入宁静的宗教之城,同时经常往返于当代艺术活跃的伦敦,时空的转换迫使她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和面对自己,回答逡巡在心中许久的问题,熟悉和陌生、日常与异常、客观真实与艺术表达等等。而得益于肯特艺术学院注重讨论、对话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她意识到一直寻找的东西似乎就在触手可及之处。循苦独特的感受和直觉能力,刘俐蕴基于日常生活物品创作了系列的装置和水墨作品,如同探险的孩子发现了埋藏已久的宝藏一样,做得乐此不疲。她在肯特期间的这些创作已具备了日后艺术的基本因素,由此发展出一系列引入注目的作品。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立体作品是在2004年天津的一个当代艺术展上,她展出的是一组名为《山水图卷》的大型装置作品,中心一组悬挂的物体,四周墙壁上五件大型的浮雕依次垂落。被棉花填充的丝绸泛着银光,云、山、树木、岩石等错落有致地飘浮在空中.而一片云朵坠着不成比例的雨滴,如珍珠散落在地面。

不同于她早期作品中关涉的室内物品,这次她的目光转向自然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材料也由棉布换为丝绸,这种变化拓展了她作品的空间.并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物件的外形是意象的。如果艺术家更多地把意志强加在材料上,那么所获得的形象会更逼真.但这并不是她的用心所在。相反,她选择了最符合其材料的物理性的方式。如同被随意揉捏而成,作品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意象.需要观众的想像和推测来确定眼前之物。艺术家的注意力在于作品的呈现方式和空间摆放,物体之间留有恰好的空间,吸引观众走进作品之中,这样,你会不可避免地碰触到无重量的一座山、一间房屋或一抹云彩,迫使你在一种亲近的距离中重新审视这些悬浮物——左、右、上、下,琢磨那些巨大的雨滴;云之旁、岩石之下,轻如无物的渔船;表面如蕾丝内衣的石墙;浓密的浮云……这些比例怪异、难以理喻的物品,闪着微光,散漫地时隐时现,像一个个古怪精灵无序的聚会。

墙面的作品肖似国画山水的卷轴、长卷。题材也是山水,只是材料转变成了浮雕,视觉很新颖,可以看出她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建立起联系。但因其在形式上与过去相似,精神上却显得疏远了。它们自身具备的完整性,与中心悬挂的作品难有呼应而有相互抵触之感。

刘俐蕴所用的技巧是朴素自然的,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制,用笔墨一点点涂抹。材料也是原始的,棉布、棉花、宣纸、水和墨块,虽然是花费时间的细活儿,但不需要较着劲儿来做作品,这让她很容易地跟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最直接的方式流露于作品。她讲话从容,作品渐入佳境。但作品的内在,呈现出另一个世界,她的艺术,让我想起英国的乐队“Belle Sebastisn”柔软、缓慢、诗般的歌词,悦耳动听。然而纯感观的享受之外,传达出来的讯息却是不平衡的矛盾的生存状态。

我又想起最喜欢的一部卡通片《South Park》,片中的孩子们面容天真、衣着鲜亮,借他们讲述的实际是成人的生活,荒延不经的现实被表现得一针见血、淋漓尽致。

刘俐蕴的艺术单纯朴素,耐人寻味的方式,注重用个人的生命体验去感染别人。她属于这样的新艺术家:他们直面自己,用最诚实,于无处不在的具体事物中回归内心,回归近似直觉的体验:以悟性自然地将个体生命去捕捉、呈现自己和周遭的生活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

关键字:刘俐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