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场前沿 > 下一个被停牌的会是谁
下一个被停牌的会是谁
作者:崔吕萍 陈杰    来源:《北京商报》    日期:2011-03-22

当所有人都提示风险

虽然常常为某次投资失败而懊悔,“股神”巴菲特却从来坚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格言。那么在天津文交所对两只遭爆炒的艺术品股票特别停牌之时,在所有被采访专家都提示投资者风险正在堆积时,你对艺术品份额交易前景的判断又是怎样的?

“这个市场还需引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喻文益

普通投资者在艺术品投资中,对投资的兴趣程度超过艺术品本身,大部分人对于所推出的艺术品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名家大作、跟风大投资机构就成为 一个看似保险的选择。所以,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这一市场初始阶段, 有必要让一些大的资本或者投资机构进入,引导市场平稳发展过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别让艺术沦为金融炒作的工具”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魏鹏举

在文物艺术品金融化的过程中,特别要警惕将艺术品过度向金融延伸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反应。文物艺术品金融化,过分强调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那会从某种程 度上,进一步割裂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让艺术沦落为金融炒作的工具。因此,艺术品金融化值得去探索,但一定要在交易规则、门槛设定上尽善尽美,最终的目的是 让大众从精神和物质上合理地消费艺术品、消费文化,而并非仅仅是一种投资行为。

“交易所并非收藏市场的真正出路”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闫振堂

艺术品股票和收藏是两码事。市场越是火热、越是全民参与,越需要真正的收藏家作为“稳定剂”,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成长。当前的艺术品股票化交易,也许能普及艺术品影响力,但并非收藏市场的真正出路,只能说是探索和尝试。

“交易所不是画廊,为何只卖一个人的画?”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 季涛

天津文交所前两批作品,除了尺寸大、能保真以外,在艺术品市场中不占优势。和能够走上拍卖公司的大家作品没有可比性。而交易所在推出这些产品时,也没有 考虑到借助这一平台博取大家之长,而仅仅是包装了一位本地画家的作品,但交易所本身并非画廊,仍如此包装某画家未免“痕迹”过重。而从市场参与的情况看, 炒作的味道过于浓厚,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复牌后是否大跌也不得而知。

记者手记

风险需要市场自己去品尝

天津文交所的两款交易品“黄河咆啸”和“燕塞秋”持续涨停,累计涨幅达17倍,目前看似惊人,但如果放到股票市场出现初期,似乎也不难理解。钱多货少,自然价格飞涨,应对方法也很简单,打开涨跌停板,让市场自动消灭一批投资者,然后不断对市场扩容,最终将能和谐稳定。

不是靠说教就能劝退投资者的,上海股市出现初期,根本没人卖股票,天天都是涨停板,为了能抢到仅有的卖盘,那队排得比抢盐还要壮观,其中排队靠前的一般都是职业黄牛,第一名的位子,一般是100元的价格卖给大户,当时100元可能是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后来管理层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不是想涨吗?那就让你一次涨个够,直接取消涨跌停板,上证指数开盘便是翻倍,达到1420点的高位,其后就进入大幅震荡, 后来走熊。专家表示,只有让一部分投资者真的体会到赔钱的感受,才能让风险意识深入人心,股票如此、基金如此,艺术品同样如此。

放开涨 跌停板,让艺术品一次涨个够,能够解决短期问题,但如果想让艺术品市场长久发展,还要培育稳定的长期投资者,这时候就需要有大量的艺术品上市挂牌,这个进 程可以参照创业板发行的经验,每天发行4个,上市4个,用不了多久,艺术品盘子大了,资金也就不显得那么多了,这时候才能体现出投资者的眼光和判断。

但归根结底,艺术品投资既然允许投资者炒作,也就应该利用炒作本身来培养风险意识,而不应该是盲目回避。文交所对于“黄河咆啸”和“燕塞秋”的停牌,只 能加剧投资者对于其他品种的跟风炒作,远不如打开涨跌停板,让这批投资者的资金重新洗牌更加切实可行。

关键字:艺术品股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