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机构新闻 > 新贵推动美国艺术崛起
新贵推动美国艺术崛起
作者:    来源:《投资者报》    日期:2012-03-28

到了洛杉矶,想去看几个博物馆,感受西海岸的美国现当代艺术。“You should go to Getty。”退休后一直在博物馆当义工,整天出没于各大艺术场所的Merrylin建议道。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盖蒂博物馆(Getty Museum)的大名。

盖蒂博物馆建造在洛杉矶圣莫尼卡山脉一座881英尺高的小山崖上。

沿Sepulved大道拐进Getty Center路,按指引将车停在一个超级巨大的停车场内,GPS显示离盖蒂博物馆尚有不短的一段路程。犹疑间迎面走来三位火辣高挑的白人美女,才知道游客必须乘坐专用小火车才能抵至山顶。

小火车带着我们一点点向上爬升,405高速、洛杉矶城渐渐展现在视线之内,约五分钟后山顶到了。

白与蓝

这才是想象中的加州呀,阳光温煦,天空一望无际的开阔蔚蓝,空气明净,风清爽细微地吹,博物馆是干干净净的白色建筑群落,用了清一色的灰白花岗岩石——在地中海边、在法国意大利希腊甚至以色列旅行时常能见到这种石材,凹凸不一刀削斧劈般的表面看起来粗糙而富于质感。博物馆设计师理查?梅尔(Richard Meier)曾说:“白色是在光与影、空旷与实体展示中最好的鉴赏。从传统意义上说,白色是纯洁、透明和完美的象征。”

对于“盖蒂”简直称得上一见钟情,我眼中满是错落有致的白与纯净明澈的蓝,在加州明媚的阳光下,它们是如此轻盈、恢宏、壮美。

光影、线条和空间转换

除却蓝与白的相互映衬,盖蒂博物馆有极富变化的光影、线条,自然流畅的空间转换。主体建筑包括大厅与六幢独立展厅,一座精美的中心花园,楼群中间为欧洲古典式的露天庭院与喷水池,独立展厅以天桥、楼梯和过廊相连接。巨大的圆形中心花园奇花异草遍布,400多株杜鹃花组成一个精致的植物迷宫,游人不入展厅,已先沉醉于室外的风物佳景。

盖蒂还是远眺洛杉矶城的绝佳地点,西面马里布海滩、太平洋波光浩淼;南面摩天群楼巍然耸立,在清云浅雾中若隐若浮,让我若干次联想起电影《星球大战》里的某些镜头。

我是如此赞叹这样的设计,看似简单纯净的结构却蕴含某种超现实主义况味,通过空间、格局及光线的控制,白色的建筑主体与周遭环境衍生出非常和谐的默契。当观看完某一展厅,视觉与情绪尚沉浸于中世纪、文艺复兴,一抬眼已不知不觉移身户外,彼时天高云白风幽,近处花树曼妙,天桥回廊,一步一景,颇具中国园林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精妙。

20世纪以来,艺术博物馆已从先前单纯的“艺术家的机构”演变为“公众的艺术机构”,让博物馆不像博物馆、让观众忘记身处画廊,是当今博物馆专家们极力追求的境界,盖蒂实乃个中翘楚。

新贵推动美国艺术崛起

盖蒂博物馆被称为世界上最富裕的私人博物馆,以它的创立者、美国石油富翁保尔·盖蒂(Paul Getty)的名字命名。盖蒂曾用他全部财富33亿美元的三分之二来购买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品,此方面收藏在美国除大都会美术馆外无可匹敌。1987年,盖蒂基金会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梵高名画《鸢尾花》,创当年最高纪录;2010年盖蒂再度重拳出击,以4500万美元买下英国画家特纳(J.M.W. Turner)的罗马风景画,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盖蒂基金会就如同一个不断往外漏钱的大口袋,狂热地把各种稀世珍品一件又一件地收入囊中,以至于一度只要提到盖蒂,听到的人会条件反射式地想起“有钱”二字。

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可以佐证博物馆当年的声名,1994年荷兰大师蒙克的名作《呐喊》被盗,艺术侦破警察假扮盖蒂的工作人员向窃贼赎回《呐喊》,窃贼们对别的博物馆嗤之以鼻,听到盖蒂后竟然两眼放光,这场奇妙的救赎经历简直可以拍成好莱坞惊险大片了。

1983年,盖蒂基金会斥巨资在洛杉矶圣莫尼卡山买下110英亩山坡,十三年后这座总耗资十亿美元的私人博物馆终于对外开放。盖蒂博物馆成为继环球影城和迪斯尼乐园之后洛杉矶又一标志性景点,每天逾5000位艺术爱好者流连于此,七层地下停车库1200个停车位常常爆满。

尽管运营费用巨大,但博物馆除停车费外并不向游客收取一分钱。博物馆工作人员大多为志愿者,我的朋友Merrylin及Shelley就长期在此做义工。盖蒂还是最为出色的艺术普及教育的博物馆之一,每个展厅入口都设有专门的艺术普及教育展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非常耐心热情地进行现场解答。

从盖蒂博物馆的兴盛可以看到上世纪美国富豪新贵对美国艺术崛起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二战前,美国艺术几乎活在欧洲艺术的阴影里,积聚了巨额财富的美国新兴资本家一次次奔赴欧洲,他们慧眼独具、一掷千金,很快,美国本土各种州立和私立美术馆、基金会及画廊大量涌现。二战后,随着安迪·沃霍尔这一代艺术家横空崛起,世界艺术中心开始慢慢从巴黎转至纽约。

独特柔美的生命感

盖蒂博物馆的藏品只有五万件左右,但质量绝对上乘。后印象派大师梵高、安格尔?拉维尔的素描,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时代的装饰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末期的雕刻与玻璃器皿,1840至1950年早期现实主义先锋的摄影作品,艺术珍品俯首皆是。

更令人称道的是,展厅内除《鸢尾花》等一两幅画框镶上了玻璃以及一些古物被玻璃罩罩住外,其他的珍贵画作与藏品均无任何防护设备。也就是说,在盖蒂,人们可以零距离无限自由地贴近这些稀世珍宝,它们在柔和自然的天光下散发着温暖安然的气息。

室内照明是博物馆设计的重头戏,为避免紫外线对艺术品的伤害,以及人工照明所带来的僵硬感,来自屋顶的天光要经过多次反射、漫射后方进入室内,展厅于是呈现出独特柔美的生命感来。

拥有梵高、莫奈、德加、雷诺阿、塞尚、毕沙罗等大师作品的印象派展厅依然是我最喜爱的地方,长时间驻留在《鸢尾花》、《日出》、《浴后》等画作前,内心涌动着淡淡的感动与欣悦,就仿佛与它们隔着时空守望了多年。

说起来对于印象、后印象派的喜爱完全是纯直觉、发自心底的,每每从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走到印象派作品前,那种隔世相逢、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好像,踏遍万水千山,宁静与美好原来一直挂在墙上,等我款款而来,与之默默相认。

关键字:盖蒂博物馆,美国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