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艺术来自人民 还给人民
艺术来自人民 还给人民
“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开幕式发言摘编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期:2010-07-12

编者按:吴冠中先生弥留之际,多次嘱托子女,身后不要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画吧。”对于喜爱、崇敬吴先生的人们来说,怀念他,就去看他的画吧。

7月7日,吴冠中先生去世后,他的第一个遗作展“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发言追念、缅怀吴冠中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创造,很多细节感人肺腑。

本报特刊登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王文章(文化部副部长):吴冠中先生离我们而去,我们内心非常沉痛。我首先代表文化部和蔡武部长对吴先生的逝世表示悼念并表达对吴先生的怀念之情。

吴冠中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一位人民艺术家。吴冠中先生艺术创造的成绩和他艺术追求的精神,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和标志性。他融汇中西、不断探索,但“风筝不断线”,把根深深扎在中华文化的土壤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他创作了那么多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继承、创新、探求的努力。他从没有在艺术探索的路上止步,而且到了他的晚年,我们更可以看到他身上体现的一种不懈追求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这是可以从内心和情感上激励人们不断向上的精神,要在奋发和变革中前进。吴先生火一样的热情,平易质朴、坦诚,与他接触,感到非常亲切,这种亲切不仅是与我们亲近,而且通过他充满新意、洋溢形式之美的作品,与所有普通的观众,都拉近了距离。

吴先生把他的300多幅作品无偿地捐赠给了公益性的美术馆、艺术馆。他说,他的作品来自人民,还给人民。中国美术馆在吴先生刚刚去世不久举办这样一个特别展览,我想,这是我们对吴先生最好的纪念和怀念。我们永远怀念吴先生,我们要好好学习吴先生,他作为我们这个时代一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吴冠中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和中国美术事业的重大损失。在吴老谢绝一切世俗的告别仪式的今天,我想,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捐赠作品和藏品展,是最有意义的纪念方式。

我们评价一件优秀作品,是看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如何做到了俱佳;我们评价一个优秀艺术家,是看他的思想深度、学问修养和艺术才情;我们评价一个艺术大师,是看他的德行和境界,看他对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看他的艺术价值和他在美术史上的意义,以及他给这个时代留下的成果,对历史、对未来能够产生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冠中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师。

我们也知道,吴冠中先生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同时,他也了解、熟悉西方的文化艺术,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中西艺术结合的研究、探索,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具有中国思想文化内涵的现代绘画艺术。同时,他留下的财富、留下的作品足以让我们这一代人、艺术家、晚辈学习和研究。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和他的做人一样是纯粹、透明、自然的,他在我们这个时代、在艺术界是敢于说真话的。今天,我们回顾吴先生的艺术经历、成就和观点,应当说无不具有他的当下意义和未来意义,他的思想境界很高,他的艺术作品很美,他的艺术样式又是老百姓喜欢的,所以说吴冠中先生是值得我们为他骄傲的。我们还知道,吴冠中先生有一个观点:终生侍奉艺术。他嫁艺术为妻,也娶艺术为夫,可以说他用尽他一生的努力做了一篇艺术探索的大文章,因此,有了“他负丹青”和“丹青负他”的艺术生命和艺术感慨,也因此,吴冠中先生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大师。

吴冠中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代言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特殊个案,同时也是需要我们大力宣传、介绍的一个典型人物。我们呼唤出大师,什么是大师?我认为吴冠中先生就是一杆标尺。我衷心希望文艺界能够涌现更多的大师,为我们这个时代代言,为中国文化代言。

谢维和(清华大学副校长):我非常清晰地记得,4年前的一天,我同样是站在这个地方参加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展。不同的是,这次是纪念展,那次是他2005年的新作展。他给我们国家奉献了那么多、那么精彩的作品。

今天,我感到非常沉痛,非常难受。我非常珍惜这份感情,当然这不是我个人的感情,我想这也是清华大学所有师生的一种感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所有干部、教师、学生的一种感情。吴先生和清华大学的关系太深厚了,他先后两次在清华大学工作,和清华大学有着不解之缘。他的逝世对清华大学来说,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来说,是巨大的、无可弥补的损失。这种损失既是作为艺术家的损失、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损失,也是作为老师、同事和朋友的损失,我更要说,他是我们做人榜样的一种损失。

吴先生有很多优点,有很多楷模式的事迹,包括他的观点、他的创新,他在理论上的执著。我想说的是,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真切的人、真诚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真,他的作为、他的思想、他的观点将是不朽的!我坚信这一点。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冠中先生的人生历程嵌印在20世纪中国美术不断追寻探索、与时俱进的征途中,他以至高的理想和真挚的热情投入他所选择的丹青事业,在中西文化相遇激荡的时代,面对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以无畏的胆略和率真的性情探索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联,洞察两者之间在文化精神、造型法则及语言方式上的贯通点,创造性地贡献出了一种走在时代前沿的艺术风格,为我们民族的艺术宝库留下了具有学术、艺术和文化分量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在文化转型期艺术经验积累和文化景观扩展进程中的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

中国美术馆和吴冠中先生有着深厚的情缘,吴冠中先生的好几个重要展览,或者说他人生与艺术几个重要的节点活动都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09年春天,吴冠中先生再一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他的作品,在开幕式上,他用简短的言词表达了“艺术来自人民,还给人民”的信念,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今天,我们感到悲切,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长者、一位导师、一位亲人和一位朋友;今天,我们也感到亲切,因为他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中国美术馆及时举办“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为的是让观众领略他充满诗性的艺术情怀和他精湛的艺术手笔,也领略他在心灵与物象悄然际会中创造的极高品质的艺术意境。吴先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盛世奉献了他的艺术,同时还奉献了他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吴冠中先生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就在我们之中。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在吴冠中先生住院的前几天,我作为国家画院的代表拜访了吴先生。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亲自聆听了吴先生的教诲。我对吴先生在“文革”后期提出的“形式美”“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等观点,以及吴先生后来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批评,对中国美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批评,总体上是赞同的。这次跟吴先生的交谈非常愉快,他赠送我一本名为《拆城记》的书,我把这本书放在枕边,每天看,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吴先生不但创作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他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对美术的社会功能,对艺术本质的认识,都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我想,如果中国美术这100年没有吴冠中,简直是不能想象的。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个大师,他还是先知先觉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美术的导师。吴冠中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推进吴先生寄予希望的美术事业。

杨力舟(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吴冠中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都在纪念他,可见他影响巨大,深得人心。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遗作展,这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他把自己一生奋斗的大量艺术作品都无偿捐赠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充分证实了他的爱国之心和伟大人格。

我于1973年认识吴先生,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有许多往事都令我感动。记得是1996年11月,德国友人、世界著名艺术收藏家路德维希无偿捐赠了100多件、价值1亿多美元的外国艺术品,用来支持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对此,吴冠中先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路德维希把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捐献给中国,支持我们建设美术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中国人为什么不捐献呢?我要拿出实际行动……”不久,吴先生向中国美术馆一次捐出八尺以上水墨画10幅、油画5幅。我亲历了整个捐赠过程,深受感动和教育。随后,他又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先后累计有60多幅作品。随后,吴先生又给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浙江省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捐献了他一生创作的全部精品。我相信各个美术馆都会以获得吴先生的作品为荣,都会以为人民负责的精神把艺术大师的作品保护好,深入研究,不断陈列,发扬光大。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我和吴冠中先生是在“文革”后期结识的,当时他的夫人朱碧琴在中央美院美术研究所,我夫人奚静之在中央工艺美院,和吴冠中在一个连队,所以有机会可以见面。在互相走动时,我就听到吴冠中先生最憎恨“文革”,最憎恨极左思潮,最憎恨黑暗的时代。吴冠中先生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有忧患意识,有悲剧意识。我觉得吴冠中先生留下的珍贵遗产就是他的人格。他之所以在美术界引起很多轩然大波,引起这样那样的非议,因为他坦率,他真诚。我觉得吴冠中先生不是圣人,但是他的坦率和真诚说明了他是一个真人,仅这一点永远值得我们信任。

2010年,张仃先生、华君武先生、吴冠中先生三位大师先后离去,我感觉美术界少了大师。有他们在,我们会有一种力量,我们的艺术才感觉更充实。现在他们走了,我们非常悲痛,但是,他们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纪念他们。吴冠中先生是这个时代杰出的代表、知识分子的代表、美术界的代表,他以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为民族、为时代、为人民献身的光辉形象留在我们心里。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学生代表):吴先生去世了,作为他的学生,我深深地怀念他。他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生中最崇敬的人是鲁迅,他将鲁迅作为其精神之父,他给我们曾讲过鲁迅《野草》的故事。记得2003年夏天,他给清华大学学生在校园的绿草地上作讲话的时候,他开头的一段话,就是有关鲁迅《野草》的故事。

吴先生住院期间,他还在讲中国缺少思想家,做梦的时候还在想着画画。他说:“我家里还剩几张画,我得捐给香港艺术馆。”他的神经、他的潜意识、他的灵魂全部都已融入绘画艺术中。也就是在那一天,吴先生的儿子吴可雨把他晚年画的最后几张画,送到香港艺术馆。吴先生走了,他穿着他青年时代的大红袍走了,在蒙蒙的细雨中远去了,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粉红色。我们看到那是一个春天的背影,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吕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2010年3月4号下午,在朱德群先生作品回顾展的开幕式上,吴冠中先生作了发言,这时候距离他老人家仙逝只有143天。当日,只见老人从座位上颤颤巍巍起身,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在我看来是认真书写过的发言稿,热情洋溢地对老友朱德群表达了恭贺之意。吴先生之于朋友是这样一丝不苟,之于学生、之于美术爱好者、之于他热爱的美术事业也是如此。143天之后,吴先生驾鹤仙游,作为媒体人,我们第一时间将所保留的老人的声音,结合对老人好友的采访,在6月26日、27日连续两天推出了纪念专辑。今天我作为媒体代表,再次对先生的逝世表达最深切的哀悼和对其家人最由衷的慰问,对“吴冠中纪念特展”最快速、顺利地举行表达发自内心的欣慰和钦佩。

吴冠中先生从他“不负丹青”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上了上下求索的艺术之路。他经常提醒自己和后辈,艺术创作应坚决持有严谨甚至苛刻态度,这岂止是对美术界的寄语,这何尝不是对我们媒体界乃至各行各业的寄语。基于此,我借用吴冠中先生在1997年写给朱德群先生“燕归来”画展上的一段话,作为我发言的结尾:少年同窗,今君已白发满头,廉颇老矣,希能加饭,为发展祖国艺术再做一份努力。

(部分嘉宾发言未经本人审阅。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李从军(新华通讯社社长):吴老一生始终坚持艺术创新,以毕生的精力探索中西绘画两种艺术的结合,实践“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不仅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精品,而且推动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在当代世界美术史上,吴老在中西交融中,以个人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把中国当代美术的精髓和瑰丽推向世界。他以国际视野、中国表达,展示了中国美术的传统精粹、现代理念、民族内涵和独特语汇。

吴老一生始终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他的作品植根于人民、植根于大地,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的无限挚爱,表达了大众的审美情趣,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他的水墨画就是他心中江南城镇的写照,就是那些斑斓彩点激发起来的中国农村生活中的情调。

吴老一生始终致力于艺术传承,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传道授业、解疑答惑,诲人不倦、育人不辍,尤其注重对学生美育精神的传承和艺术个性的培育,强调“培养慧眼”远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鼓励“艺术上继承而后叛逆”。在长达60年的教育生涯中孜孜耕耘,可谓桃李满天下,是一位令人敬仰、德高望重的艺术教育家。(此文为书面发言)

追思吴冠中

董景昭(朱德群夫人)

噩讯传来,

暗弹伤心泪。

德群病中,

您是他精神上最有力的支柱。

你们对人生的共识,

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他不再孤寂了,

我不忍心

让这残酷的事实加以折磨。

让他平静的心萦绕于人间,

等待那与您惊喜的相会。

关键字:吴冠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