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顾振清:策展人不是布展人
顾振清:策展人不是布展人
作者:顾振清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日期:2011-12-26

作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独立策展人之一,196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的顾振清,也是在中国策划展览最多的策展人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从“首届成都双年展”到海外的“回到未来”系列展览,顾振清共策划了近70场国际国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从1999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圈内许多有成绩的艺术家都参加过顾振清的展览,也有许多的年轻艺术家被他发掘,从他策划的展览上起步,一步步走向成功。但在具体的展览中,顾振清并没有用一种符号性的表面风格来限定自己的策展风格,他始终在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症候的敏锐对话中来转换自己的策展风格,并强调展览所带给观众的“浸泡式”体验。如他在2010年策划的《没你事:张滨+叶洪图艺术教育小组》展览就是通过一种“非职业艺术家创作艺术”的方式来化解展览中单一的艺术体验的,而这种从平实的日常生活中提取艺术观念的方式,也将策展人、艺术家和观众重新聚拢进一种平等且轻松地对话关系之中,并在延续的记忆中共同完成策展人所预设的“浸泡式体验”。同时,顾振清在展览中也注重对于青年艺术家作品的挖掘和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会关注有潜质的新人,挖掘新人,提供他缺乏的条件和支持。对于作品的媒介,我并无好恶。无论绘画、雕塑、摄影,还是装置、录像、行为、多媒体,只要作品文化和思想的表达有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力,我都会关注。创新有先后,但思想革命不分先后。艺术创新不同于科学发明及其专利权,许多艺术形式和方法一经推出,就有可能成为天下之公器。后人有后发优势。从另一方面看,每个时代又会提出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所激发的艺术家的批判精神以及针对形式和方法更新的相应思考,也一直是艺术演进的动力。”

现在,策展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职业。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策展人的推动下,当代艺术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策展人的角色也逐渐受到关注。有人说:策展人是用艺术家的元素来创造理想中的展览,而许多艺术家也承担了策展人的角色,但策展人的身份定位究竟是怎样的?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如何互动?在当下商业高度发达的整体社会环境中,中国的策展人面临着哪些机遇和困境?本期我们也就这些问题对顾振清进行了采访。

记者:之前在您的微博上,您提到现在国内的策展环境越来越艰难了,当下中国策展人面临着哪些困境和问题?

顾振清:策展人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1998到2005年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策展人体系发展得非常蓬勃,而且成了美术圈的一个核心力量,当时我管它叫策展人中心制,那时的独立策展人真的是承上启下,并且依靠自身的力量把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都组织、整合起来。

但是从2005年开始,资本开始大量进入艺术行业,市场成为引领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策展中心制也开始靠边站。例如,拍卖行跑到前线成为整个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而由其主导的策划和行政营运模式,也主要体现了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思路,并引导艺术走向利益化的机制。在这种状况下策展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利益集团的附庸。在这里独立策展人的独立性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且艺术策展的专业性,也一直被商业化的考虑粗暴地干预着。

在当下表面上一片繁荣的展览情景中,我们看到很多的展览,从策划初衷到最后的展览呈现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这种修改既体现了资本的强权意志,同时资本力量和金钱意志其实并不太讲究文化方面的贡献性和创新性。

记者:您刚才提到“资本的强权意志”,对策展人的策展模式、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展览品质等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呢?

顾振清:过去策展人需要考虑展览所需的资金,还要去谈赞助以完成自己所构想的展览计划。但现在不是策展人在拉钱,而是钱说的算,钱就可以随便指定策展人为其服务。

独立策展人的机制原本在中国发展的还不是很健康和完备的。而在商业强行介入进来之后,策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商业化势头。很多策展人不得不开始给画廊打工、给一些商业品牌打工,并心甘情愿地成为盈利机制的一部分。而当策展人与商业机构形成了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之后,利益的绑定与合作机制所呈现出的展览形态大都是商业意志的视觉表现

我认为策展人的独立性,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干扰力量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屏蔽;而到了2005年之后,资本力量和商业屏蔽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壁垒,它使得艺术的自觉性和独立意志没办法完全呈现。对于这种现状我个人是很忧虑的。例如有时我在构想了一个完备的展览方案之后,在邀请合适的艺术家时却发现他(她)最合适的作品已经被一个商业项目征用了,而一些艺术家则不愿意在没有商业利益报偿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展览,即便想参加,在订单和学术性展览之间,很多人也往往选择前者。

在当下商业力量无孔不入的状况下,很多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从创作伊始就被商业力量包围,因为他们作品的价格会有一个成长的空间,就是业内所说的“人格红利”或“潜力股”。因为他们的作品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低,这些艺术家往往在还没有破发的情况就已经被商业力量瓜分了,从而失去了自主创作所需的漫长思考和清静的工作状态。而且往往他们第一次拿出作品亮相时,得到的回馈更多来自商业,这也激励了他们不自觉地向商业利益靠拢,商业让你无处可逃,最后只能选择沦陷。我对艺术行业的忧虑,包括策展人机制和艺术家创作等,主要来自市场和商业。

记者:在商业模式完全渗透的状况下,今天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也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别?

顾振清:是的。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策展人是把艺术家作为一个服务对象,因为我们对艺术家的看法跟第一代批评家不太一样。我们这一代人从没想过要当教父和灯塔,我们只是希望做一片绿叶,把艺术家作为红花扶持起来,为艺术家的展览提供最优秀的条件,这就是策展人的责任。至于策展人能做多好,我也有一个目标:就是做一个王牌绿叶。

但是现在有一些艺术家和策展人关系不是一种对话关系,或者说互相启发的交流关系,而成为一种商业需求链上的供求关系:我出钱雇你你干不干,你拿了我的钱你就得给我做事等等。这样两者之间变成了纯粹的商业关系,这种商业关系扭曲了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良性互补,把展览过程等同于合同的完成和履行,这其实是对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本应具备的文化关系的一种粗暴的否定。

关键字:顾振清,策展人,布展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