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览文章 > 李铁生: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李铁生: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0-10

记者:针对这次国画学院的教师作品展您谈点什么吧。

李铁生:这个画展对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画展,是中央美院老中青三代教师整体的绘画风格和面貌的一个集中展示。老师们都在进行展览的准备,每个老师也都做了很多年的教学,像我就常年带学生出去写生,积累了很多生活素材,一直想有个时间集中表现出来,现在正在挑选,准备挑出几张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拿出来展览。中央美院在全国来讲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术都是排头兵,都应该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我们老师,都应该非常重视这次展览,尽我们所能把自己的能力、绘画风格展现出来,让同行对我们的作品有个满意的高分,甚至为之一振,这是我们每个老师的期望。院领导也非常重视反复强调,让每个老师都能参加这次展览,作为我们系来办这个展览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人力物力来说压力都是很大的,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负担很重,但是我们尽最大努力,尽力做好,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也不辜负社会同行对我们的期望。

记者:您怎么理解“传统”?

李铁生:中央美术学院一向重视传统美术教学,其实学习传统就如同人学习吃饭一样,都是一种传承。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时更注重传统,临摹课程加多;但是对传统的理解并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因为在传统临摹上有两种观点:一种以临摹像为主,比如溪山行旅等,在我来说我是不鼓励学生临像,上到大三的时候应该是主观临摹,通过前一段时间一些具体、客观的临摹转换到主观临摹。比如说画一个树枝,古人画一笔我们临摹一笔,这就属于客观临摹;主观临摹则是在临摹古人画的这个树枝的同时还在想他的生长规律、穿插规律、笔墨规律。再比如最原始写书法是描红模子,就是一个勾好了的线让你往里面填墨,这就是被动临摹,以不出线,把线填满为基础;主动临摹则是要研究它的起笔收笔以及间架结构。高级的临摹,他不需要去具体写只需要看一下它的字形、间架结构就可以背出来,实际上这也是临摹。

我们把临摹太具体化了,其实临摹有多种多样,比如说我们去看古人的绘画,在看的同时心里在想:第一想他的笔墨结构,第二想他的造型,第三是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景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比如说古人画一片田地,很普通但是画得很美,那么如果我去大自然当中,在山中看到一片田地,我会去怎么画,一定要有反问。再就是背叛式临摹,这是在到了一个高度之后去临摹,在古人的作品中去寻找我们自己的空间。去避开古人用过的画法,这就属于背叛式临摹。其实贾又福先生也谈过他对临摹的一些看法,最开始临摹的时候我们是顶礼膜拜,觉得大师的作品一切都很好;到了中期,就会去发现大师的画里面有优点但是也有缺点,也有些不足,那么我会去跟他商榷,像朋友一样交流;到高级阶段时候,我们会扔掉传统的拐杖,独立出来,但是这种独立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很多好看的花卉,是要靠营养液去浇灌的,其实传统、临摹就是这种营养液,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完整,更美丽。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代山水画的发展状态?

李铁生:现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状态其实是由于商品社会造成的,商品社会毁灭了一批艺术家,也造就了一批艺术家。商品化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通过各种媒体看到古代的、国外的大师作品。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它又是不好的,由于这个信息时代来得很快,使我们的学生接收的信息非常多,不能够很坚定的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比如说我们看八大山人、李可染……他们的画风几乎一生都在维系着一种感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就用这有限的一生把这一种感觉吃透、完善,能够在会绘画界有一个小点一样的存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时候就像寻找宝石一样,可能全世界宝石有很多,但是被人类发现开采出来的却不多。为什么上百年才能产生一两个画家,其实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所有成功的画家都是故持己见,一旦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审美意识以后,无论多少人去否定他,也不会去改变自己这种模式,成则大家,不成也无所谓。比起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去吸引别人的眼球,这就属于五分钟热度,一名真正的大师,他吸引的人是跨越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就像我们之所以还会拿北宋时期的画作为我们的范本,就是因为这些人他们的艺术感染力是无穷的。

我对年轻人在现在的状态如何去对待传统其实我是怀疑的。像你们在学校上学还能接触到传统,有老师去指点传统的东西,但是一旦你们走入社会就会很迷茫,因为社会上很多画家并不懂传统,很多人都是把传统当中的某一个符号拿出来变成自己的语言,当成风格去展示就够了。传统就是一种营养,它和你的成长是有很大关系的。

记者:一幅好的山水作品是一种高境界,想要达到这种高境界您觉得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李铁生:其实山水最为一个画种来说,所有的成功大师都是食古人或者食造化,食古人就是学习传统,学习传统重要就在学规律,并不是学法则,法则是低级临摹;食造化是要坚持写生,多去大自然当中写生,跟大自然对话,研究大自然的规律,研究笔墨规律,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笔墨规律,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像我一直坚持写生,用笔墨直接与大自然对话,尽最大的可能去充分的挖掘大自然所内在的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所说别人没有的就是在传统语言中找不到的,完全是自己挖掘出来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这些事。

现在人画工笔花鸟也画不过宋人,宋人的工笔花鸟能画得那么生动,离不开写生。古人写生能力比我们要强,像我们写生,画山水画,去现场勾勾墨稿、速写,拍点照片就回来了,古人就不是这样,因为他们交通不方便,他们去一个地方或许要好几个月,他们到了这个地方或许一住就是很多年,他一推开窗户就是这些景色。经常去触摸,经常去看,其实也叫写生。这种深入的观察,胜过我们上百张随意的写生。我们很多学生去写生离不开手机,边画边打手机发短信,能画好吗?你是去和大自然对话,一边对话一边玩手机,这是不尊重它、藐视它,就这样的写生你画十张二十张有什么用。古人非常专一,他每天除了和朋友喝酒聊天就是专心的画画,他们不会受到干扰,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这样浮躁。我到现在不会上网不会发短信,很多老先生都是只会接电话。我现在养成的习惯是只要上课就会关机,但是很多学生却做不到这样,一会一个电话能上好课吗?这种状态就不是艺术家的状态。古人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还有可能做不好,一万个学画的里面才有几个出名的,其他都是垫背,原因就是不能专心致志,不能用一生的经历去做好一件事。

关键字:李铁生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