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作者:    来源:北京商报    日期:2009-06-12

应该说水墨写意画从一诞生就为写意人物画奠定了法式基础,古代人物长布衫的衣褶线条,更适应于书写性的书法用笔。而山水画勾勒山石、树木轮廓的初始,恰恰也是用的书写性线条来完成,只不过受物象形态所囿,复而层层皴加,达到状其物象厚重之形,这皴的过程就是以书法线条层层书写的过程。

由于历史原因“书写性”水墨写意画一直是靠山水画来传承着,虽然也有五代石恪,宋代梁楷,明代吴伟等人致力于水墨写意人物画,终不能使书写性在人物画中得到完全发挥,但以“书写性”线条入画的审美标准已得到根深蒂固的确立。到晚清,吴昌硕,闵真,黄慎和任伯年,更是在其人物画作品中将“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任颐的水墨写意人物达到了“线中显形”、“形随线生”、“线”“形”两忘、高度契合、高度统一的境界,作品至今常读常新,在水墨写意人物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以书法入画的审美意蕴。

中国画是使用锥形的毛笔来绘制的,毛笔在中国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非常适宜于中国画的线条表现,用笔须靠手指的操作,操作必须得当,所以作画首先讲究执笔。又因“书画同源”,所以作书作画的执笔方法也是相通的。水墨写意画中的笔法,例如: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逆锋以及古代画家总结出的人物画衣纹的十八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混描、撅头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紫笔描、蚯蚓描)等等,皆是在书法的笔法中演变而来的。所以学画先学书,书法基础不好,传统根基不牢,其画格不会高。

“书写性”线条入水墨写意人物画,其难度远比西画素描入水墨人物画难度要大得多。以西画造型入水墨写意人物画,只要有一些素描基础,有一些毛笔的运笔经验并对水墨效果有一些整体把握,其画面基本统一在水墨氤氲的气氛中而掩盖了用笔,画面也会有一些可观的大效果,但是其内涵是表面的、不深的,更难从中寻到文化的积淀与内涵。而“书写性”用笔入人物画全靠腕力配合用笔,表现人物的神和形,并靠线条的疏密、轻重、缓急等使达到画面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线条一览无余毫无水墨掩盖,对画者的综合基本功要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经过几十年的修炼不可以为之。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吸收外来的优秀艺术来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美术当然也不例外,前提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更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代价。

关键字:水墨,艺术创作,国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