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织围脖的艺术家
织围脖的艺术家
作者:尤洋    来源:TimeOut    日期:2011-01-21

写稿前算了下,我的微博大概关注了150名左右的艺术界人士,占到整体20%的样子。以织围脖的频率来说这个群体不算活跃,但或许由于艺术圈对生活的敏感度相对较高,所以成品围脖的品相整体上乘,最起码也是混纺开司米的质量。

因与这些人士大多常见面,所以不觉得屏幕上的文字遥远。这些围脖们有的精妙,有的霸气;有的延续生活中的话痨,有的甘心做“转帖帝”;有借助此平台展现多元才艺的,还有的依然站在云端俯视众生,总之宛如其人,活色生香。年轻的艺术家喜欢在微博上讨论方法论与哲学,这是酒局面切后的延续;年长的艺术家笑而不语,他们在大多酒局上只喝酒,在微博的表现同研讨会上,一样惜字如金。

网络使得每一双敲打键盘的手获得了话语权,但如果你当真试图用微博展开一场谈论时,不幸的是你最终意识到这大多是在浪费时间。微博的优点之一是将你的思绪随时随地记录,又一好处便是发布评论的便捷。相比30个单词以内的英文,织条百字左右的中文围脖大多足以扔出清晰观点,不怕引发争论,怕的就是无人迎战。一抛一掷之间,思想交锋火花迸射。但反之而言,如果说思想也有耕种和收获周期的话,那么在发布了这条信息后,一些貌似有道的评论言语对你来说可能也是某种陷阱,从而披着肥料的皮将思绪的方向引向不可解的深渊。

语言的政治性玩弄,逻辑的混淆和光缆带来的回避空间,都鲜见关于思想的有效交锋。因此很多时候,在微博上织了个开头我就会迫不及待地约小局面切。也妄自遐想下在今后微博和Foursquare结合的话,如此约局的功能性还会大大加强。

微博是否能够推动艺术家在创作上一次关于形态的变革呢?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尝试。如@杨千-说画 ,几个月来他通过私信征集“关于肖像的特征描述”,随后据此创作绘画作品。传闻在美国,已经有艺术家以发布Twritter作为行为艺术实践的媒介。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再持续一阵观望态度。

2010年度微博上最火热的话题无过于那些沉重的时事,以左小祖咒为代表的明星艺术家以辛辣的评论在公众面前修正了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围脖也为天性孤独的艺术家打开了一扇社交之窗,腼腆的人得以躲在屏幕后面发牢骚和结交同好。比起明星艺人们的苦心经营,艺术圈们对微博的应用还远远未到营销的层面。

如果你是某位艺术家的粉儿,不妨follow他,围脖帮助你还原这位偶像的真实面目。

关键字:微博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