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超有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实验
超有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实验
作者:严潇潇    来源:艺讯中国    日期:2011-10-28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里摆放着黄永虫的《龙舟》

首届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的副标题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这个在双年展框架下构建起来的“非双年展”力求在一个跨学科主题上有深刻的挖掘。从一个包含了展览、论坛、对话、工作坊、艺术舞蹈表演、出版物以及嘉年华式“美术馆之夜”的形态结构上看,仍是在当下艺术体系中对既有形式的综合与延展。

从“有机体”的概念出发,“超有机”雄心勃勃地去探求艺术的边界,又以艺术为媒介来梳理物质世界多个元素与(以艺术创作为代表的)人类精神活动的诸多碰撞点。在“超机器”、“超城市”、“超身体”、“生命政治”几个板块中,机器、城市、身体以其各自对应的具体所指演化为作品中借以塑形的元素,“超”出的部分,则大致可归于完成对各领域内种种可见(具体)与不可见(抽象)景观的创作性表达的艺术本身。“生命政治”则对微观与宏观意义上的“身体”(body)作了探讨,将一个社会历史层面上的概念融进人们的具体生活与生存体验中,也回应了当代背景下人对自身状况的关注。同时,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研究的“超有机谱系考”,则是由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学生、学者所实际操作的文献研究工作,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出关于展览课题的重要文字片段与图像文献。

参与其中的,还有从具体空间到作为艺术系统重要角色的美术馆自身。邱志杰、隋建国与黄永砯的大型装置分别占据了美术馆的户外及大厅,马修·巴尼的行为影像尽管未能如愿计划那般使用电影投影,宽敞的阶梯下沉空间还是让作品的张力有了施展的空间。而记录了胡向前行为表演《速度图》的连续多帧静态摄影,则沿着长长的楼梯扶墙而上,尤为美术馆以其空间特性参与演绎作品的范例。在“超有机”的概念下,美术馆自身显然也成为构建这个动态的有机主体的重要环节,而官方学院的美术馆,其固有的教育功能又赋予项目的外延以独特的意味。

参展作品的选择也诠释其兼收并蓄的多元取向,33位国内艺术家、13位国外艺术家及两个特别项目,不仅囊括了当代艺术的各种媒介门类,在观念表达上也达到某种包罗万象的综合性。艺术家中不乏大名鼎鼎者,他们与年轻后起之秀经由被置于同一语境下的作品而产生创作观念上的碰撞与对位。

然而缺陷也显而易见:作为主体的展览是一次荟萃,离“生命体”尚有距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属艺术家们的旧作,纵然有一些未在国内展出过的作品的“再现”,整个展览看去宛若是一些熟悉的食材搭配出的新菜新宴,策展人提出的主题野心也部分消解于这种庞大的并举工作中。

关键字: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