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览文章 > 殊途同归——旁观“咔嚓”
殊途同归——旁观“咔嚓”
作者:方志远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10-21

我和晓晨是忘年交。

2010年6月,我得知他将在北京举办个人雕塑作品展,不禁吃了一惊。但这也早有思想准备,因为三十多年前我师从欧阳琛教授攻读明清史研究生时,他的第一番教诲就是:可能有二十岁的艺术家、文学家,但是很难产生三十多岁的历史学家。晓晨那时二十三岁,正是先师所说的成为艺术家的年龄,何况他已经有了多年的艺术实践。

由于当时正在台湾讲学,没有能够亲身体验作品展的盛况。回大陆后,晓晨送给我一本作品展的画册。这些作品的巧妙创作手法与独到创作理念令使我刮目相看。于是一场围绕“咔嚓”作品的讨论在我俩中间展开。我们各抒己见,相谈甚欢。我从事的是史学研究,由于“咔嚓”是对记录者的记录,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这个领域的史学史研究和图像证史。由于有着五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所以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文字记载史料的主要来源,但也从来不排斥图像及实物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在相机发明以前,绘画、雕塑、碑刻、造像等肩负着重要的纪实功能。随着相机的发明,影像在史学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也越加真实可信。于是乎,一种认识历史的全新的视角——“视觉思维”在史学中广为运用,“图文并茂”成为历史著作的重要表现手法。图像比文字更具质感、比竹简更加温暖。可以说,相机不仅改变了美学发展的格局,同时也影响了史学。对如此重要且具有记载功能的物件本身进行记录进而形成的美学观念,其实就是一种史料记录工具,如在帛上纸上书写文字的笔/在竹片木片上刻写文字的刀的研究。

在晓晨的新作“洞鉴”中,他将一群“围观”的老相机,整合成一面历史的镜子、一个客观的视野、一位超然的裁判。“咔嚓”由单个到群体,由被“围观”者到“围观”者,似乎可以看出晓晨正在由“自我”走向“无我”,同时又以极似史学脉络的方法挑战着公众的视觉,也带给了我们全新的历史体验。在我看来,晓晨不仅是在视觉领域进行重构,而且是将历史中的具有象征色彩的物件与记录者本身进行重构。“咔嚓”在此已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也并不只是提供单纯的记忆想象。艺术家的孙晓晨可能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将老相机在量变之后进而提炼出的围观等特性用以阐述自己的认识,这与史学研究的归纳、揭示、解读及批判等诸多理念不禁暗合。

历史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河流,是寂寞的时光隧道,也是灵魂的栖息地。任何事物都不可抗拒地被置于历史的轨迹之中。晓晨的“咔嚓系列——洞鉴”,正是试图利用视觉的语言,进行当下的社会的历史构建,经世致用的意图呼之欲出。

记得年初,来到晓晨位于北京798的工作室。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他的创作状态、创作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晓晨在这里进行着各种艺术探索,通过自己的作品尝试剖析社会、透析人性。在未来中国艺术的天地间,应该有属于他的那一抹蔚蓝。

方志远(著名史学家、文化学者、百家讲坛嘉靖万历主讲)

关键字:今日美术馆,千年时间画廊,孙晓晨,洞鉴,雕塑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