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主观现实·冯良鸿
主观现实·冯良鸿
作者:玛蒂娜·齐艾斯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0-06-30

冯良鸿风格明显的抽象绘画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呈现着一种奇特却又熟悉的风景,而风景中所蕴含的冥思将观众的视线引入风景自身的深刻现实。在开始创作前以及绘画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参禅清空自己的思绪,从而在专业艺术知识引导下赋予作品属于自己的生命力。艺术家所使用的色彩清新明快,充满金属质感,如浅灰色,蓝色和绿色。

冯良鸿20世纪90年代移居纽约布鲁克林,在那里生活了近10年,之后于2006年返回中国。冯良鸿赴美之前就已经对抽象艺术颇感兴趣。在布鲁克林,他经常有机会接触到抽象作品和抽象艺术,而这也是近70年来美国艺术家所一直关注的主题之一。

抽象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被认为是一种非具象艺术运动,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艺术家们摒弃了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开始依靠形式和颜色的力量探寻表现自己的全新艺术方式。康定斯基通常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发明者”,虽然在他之前已经出现了抽象艺术的倾向,如保罗·塞尚的形式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早期,美国艺术家在抽象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众多艺术家中,杰克逊·波洛克,马克·罗斯科,威廉·德库宁和塞·托姆布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探索形式和色彩的可能性,同时创造个人的符号与标志。但是,抽象艺术并非西方的发明。东方艺术具有更加悠久的抽象传统,书法就是最突出的例证之一。

冯良鸿的作品既具有马克·罗斯科的深邃又体现出杰克逊·波洛克的动态。冯良鸿探讨了形式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油彩在画布上的效果。他采用滴彩、泼色的技法,赋予作品不同的纹理及质感,他有时还会刮擦半干的油彩。这些展现材料与画布之间关系的效果是其画作的主题。艺术家清空思绪的行为赋予其作品禅修的特质,令作品具有他本人的独特风格。

冯良鸿已经找到了他本人对抽象概念的全新表达方式。他继承了西方抽象艺术与东方抽象传统,从中汲取灵感,将西方与亚洲传统与他自己的个人精神方式相结合。

“所有的现实都是虚幻,而所有的虚幻都是真实。形式是不存在,而不存在则是形式。”

关键字:冯良鸿,主观现实,艺美基金,玛蒂娜·齐艾斯
分享到: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