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石鲁作品的鉴藏(下)
石鲁作品的鉴藏(下)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9-08-08

题材和风格</STRONG>

石鲁是一位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他艺术思想的中心就是:不屑为奴。他特立独行,无论是在绘画题材上还是个人风格上,都和其他画家迥然不同,这一点,也是收藏者值得注意的。因为石鲁在不同的时期中有着不同的题材兴趣,也有着不同的表现风格。

石鲁在第一时期里主要是以木刻和年画为主,那时他的作品甚少,风格也未能形成。到了第二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彩墨画。石鲁在这一时期里的作品带有浓重的时代特点,不仅题材如此,个人风格也并不明显。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题材多以西北藏区的少数民族生活为主,因为他较早就奔赴甘肃藏区进行采访写生,创作出了如《古长城外》等一批优秀作品,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人物肖像。

20世纪50年代中期,石鲁曾经赴印度和埃及访问写生,画了一大批具有异国风情的彩墨画作品。这些作品,以人物画为主,极少有纯山水画。这批人物画都借鉴了西方素描方法,受了蒋兆和、宗其香等人的影响,个人风格并不明显,着重于较严格酷肖的写生,对笔墨的表现力不够注意。特别是对山水画和花鸟画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笔法是比较稚嫩的。

第三时期是石鲁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由于他在1959年创作了《转战陕北》,从而开始了他对黄土高原的探索表现。他的这一探索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他填补了中国画的空白。在经过了五六年的努力之后,石鲁终于大有成就,在中国画坛上兀然而卓立了。这一时期里,石鲁多次到陕北写生,在生活中捕捉生动的形象,在中国画坛最早解决了将自然丑转化为艺术美的问题。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很多,题材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上。这一时期的石鲁,个人风格已经逐渐形成,他已经完全将50年代里的素描式的彩墨画形式摒弃,有了自己成熟的个性语言。

第四时期的石鲁是他一生艺术最为成熟的时期,也是他的巅峰。这时的石鲁已经不可能外出对景写生,所以出现在他笔下的主要是以忆写为主的文人画式的作品,而且多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作品。这一时期他最喜爱画的山水变成顶天立地的华山,这一题材是他在五六十年代里画得并不多而且不算太好的。

石鲁一生中所作的人物画要多于他的山水画,在后期,他的花鸟画又多于他的山水画。这也是判断他作品创作年代的一个重要根据。石鲁在50年代的创作以人物为主、山水为辅。在60年代则以山水为主、人物为辅。到了七八十年代里是以花鸟和书法为主了。石鲁的花鸟画得最多的是荷花和幽兰,梅花倒并不算多。而以前偶尔为之的动物画竟也大量地出现在他的笔下,这一点是应被鉴藏者们注意的。

值得提醒的是,石鲁虽是四川人,而且家乡距峨眉山也不远,可是在他的笔下极少出现峨眉的雄姿,即使偶尔出现,也只是云山雾罩似的一峰一角,或是见树不见峰的构图。这其中的原委多多,最重要的是他的生活积累不够,他不想去凭空臆造峨眉。

根据艺术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个人风格来鉴定作品,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一般地说,石鲁的风格是在一种不断地摸索中逐渐形成的,因为石鲁作画并不是一开始就师从某一家某一派,而是在对自然的写生中探索出来的。由于花鸟画的大量出现,使他对章法和笔墨都非常讲究。这一时期的笔墨是多变的,在60年代里的破墨方法却是极少了,黄土高原的山水也画得少了,即使画,也只是“我家之山水”。这时,石鲁的笔下出现了一种“以色代墨”的处理方法,就是选用一种颜色来代替墨色来作画,或是纯用花青来作芝兰,用胭脂来作玫瑰或芍药,用石绿来作绿菊,甚至纯用朱砂来作深秋夕阳下的黄土高原,这种方法已经是文人画式的遣性和发泄了,这是在五六十年代里所看不到的。用这一技法完成的作品之中,最著名的是那幅《陕北高原之秋》。

鉴定书画作品是一项相当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胶柱鼓瑟或刻舟求剑。尽管石鲁的作品存在着以上种种在材料和经历上的特点,但要想鉴定其作品的真伪,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来确认其艺术特征。由于石鲁是位个性相当强烈的艺术家,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不会因出现若干的伪作和赝品而被贬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作品肯定还会继续增值。

上一页  1 2 
关键字:石鲁,作品鉴藏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