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美术批评缺乏亮点
美术批评缺乏亮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1-04

2008年的当代艺术界可谓异彩纷呈,但上下半年的遭遇却有如天壤之别。炎热的9月,各大双年展、三年展、博览会的“集中”开幕使得当代艺术的发展冲向一个浪尖,然而,对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得当代艺术在下半年遭遇市场寒冬时,便显示出其极度脆弱的一面。与当代艺术的起伏跌宕相比,2008年的美术批评相对稳定,诸如“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北京)、“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北京)、“中国艺术会议”(英国牛津)等。总体看来,2008年美术批评值得肯定的一面是批评家们对市场负面影响的警醒,值得反思的一面则是,美术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尽管稳定,步子却相当缓慢。

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召开可能是今年美术批评界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今年的年会主题“艺术批评的精神品格与学术形象”与美术批评自身密切相关。这一届的轮值主席、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提出该主题,也是针对着中国美术批评自身发展和建设方面的问题。这些议题涉及到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中的若干问题,尤其是批评家身份、批评方法、批评的价值、批评与市场的关系都颇具现实意义。来自国内的批评家们就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批评的语言暴力和学术规范则是讨论的焦点之一。

对艺术资本的探讨

一直到19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都很少涉及资本和市场,而在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神话使得这个话题成为所有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和机构从业人员的焦点话题。而美术批评自身在遭遇这个前所未有的冲击之后,也开始从各个角度对该课题予以关注,引起了相当争论。从2007年美术批评家年会上“抵抗资本强权”和“与资本博弈”辩论开始,到今年“艺术市场毁坏了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拯救了中国当代艺术”两种针锋相对观点的大讨论,对该主题的探讨逐渐白热化。今年6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在该论坛上,专家们不仅从技术层面上探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和艺术资本的关系,也从文化角度深层次地剖析了艺术市场空前繁荣给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在今年金融风暴开始显露之时,798艺术中心举办了“艺术与资本论坛”,主办者将“问题是什么?”这个敏感的话题抛给了与会的批评家。与会者大多对艺术市场的繁荣带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认为艺术市场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发展动力,但也在相当程度上侵蚀其纯洁。12月,金融风暴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已相当明显,而此时,由文化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同样将此作为主题。在该论坛上,部分评论家提出了要规避艺术市场对艺术发展的消极影响,建立艺术自身的价值标准和良性发展制度。

青年批评家的话语权凸显

纵观2008年的艺术批评实践,相当有价值的观点和活动都是以青年批评家为核心的。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段君在第二届美术批评家年会上提出“向老一辈批评家告别”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个尖锐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年轻批评家的能量。今年年初在墙美术馆举办的“新锐批评家论坛”是各地年轻美术批评从业者的一次聚会。在该论坛上,青年朋友们以“新锐批评家的价值判断与取向”、“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艺术与传媒”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尤其是在如何看待和判断同龄人的艺术创作方面,青年批评家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论述。中央美术学院也在今年设立了“青年艺术批评奖”,并在9月举办了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的研讨会。中国的美术批评人才大多出身于学院,而中央美院设立奖学金和举办研讨会则是培养青年批评家的一项重要举动。在研讨会上,青年批评家们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对不同的主题进行研究予以呈现,彼此间也进行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和交锋,一反“其乐融融”的“美术‘赞扬’研讨会”,让人耳目一新。12月,由美术批评家网和艺术批评家沙龙联合举办的“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则召集了十余位活跃于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界的年轻批评家,探讨了“当代艺术中的个体经验”,对这个虽然并不大、但却相对新的主题进行了不同层次和角度的论述与评价。

艺术媒体与艺术批评

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艺术杂志和网站在数量上就进入一个迅速增长期。这不但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了批评成果的展示机会和读者的阅读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美术批评的风格和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年底,定位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面杂志已达40余种。一方面,这些不断激增的媒体给美术批评家的成长和艺术评论的传播带来不少益处,但另一方面也在“自律性”方面对批评家形成牵制,而网络媒体在方便美术批评传播的优势之外,也不断地滋生出各种语言暴力。譬如,某些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读者,在向批评家约稿时,刻意强调“批判性”。美术批评的批判和监督功能本无可非议,但刻意去强调和放大这一点,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取消艺术批评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造成“抡大棒”式的暴力批评。

总的说来,2008年的艺术批评相对平静,缺少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文章。美术批评界共同关注的一点是加强自身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美术批评有它的范围、功能、品格和学术规范,美术批评并不是万能的,恰如美术批评家邵大箴教授今年年初所发表的《美术批评要把好尺度》一文中所言:美术批评家作用有限,批评要把握好尺度。

关键字:美术批评,批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