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收藏新闻 > 马未都:中国人不适合拍卖 不鼓励百姓收藏
马未都:中国人不适合拍卖 不鼓励百姓收藏
作者:李培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1-04-09

一口地道京腔、一袭唐装马褂。昨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到广州举办了一场关于“收藏与历史”的讲座,活动由民盟广东省委、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主办,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清明节,马未都到香港参加了苏富比拍卖公司组织的朱汤生先生追思会。而刚刚落幕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再度掀起新一轮狂热,总成交额高达6.48亿港元,创下苏富比中国书画历年最高的季度总成交额。对于越来越狂热的市场,人们也把许多个问号投向了马未都。

演讲前,马未都到访南方报社,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张东明短暂座谈。其间,就时下关于收藏的热点问题,他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中国人总体上不适合拍卖”

自去年中国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艺术市场上狂热不减。就在3月22日结束的2011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估价仅为5000元被拍卖公司标为“类属民国”的瓷瓶,因被一个中国买家抱着“豪赌”乾隆官窑的心理,最终以1.2亿元高价成交,被许多人看成是一桩笑话。

马未都对此评价说,这里头肯定有非理智的行为“我认为中国人总体上讲不适合拍卖,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一到拍卖现场,就容易互相较劲。但西方人不一样,他们一般想好心理价位后,就不会再追加。”

拍卖市场的狂热还将持续多久?马未都坦言 “这不好说”。他举了自己的例子,1985年他在上海友谊商店看到一个古代瓷碗,大概需要3万元外汇,很喜欢但买不起。结果被别人买走后,1988年拿到香港去拍卖拍了700多万元,买家是一个日本人。2000年金融危机,这个日本人又拿出来拍卖,拍了2000万元。“如果今年再拿出来拍,估计起码要上亿。所以我说,这个市场未来究竟会飙到多高,谁也很难讲。”

曾在广州高第街淘到宝

演讲中,马未都主讲“盛世”,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讲到北宋晚期、明代后期以及康乾盛世。他认为,文物所包含的很大程度都是文化的总和。

他还讲到中国墓葬严重的盗掘现状,“前几年,社科院说要在陕西发掘两个大墓,谁想到挖了很深以后,挖出一个娃哈哈的矿泉水瓶子来,这个瓶子上的标志是2003年失效期,整个墓葬基本上被洗劫一空。最后清理完,发现历史上有30多个人进过这个古墓。”

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古代器物,短短30年就成为著名收藏家,曾被媒体誉为“平地崛起的一代”。但他坦言,今天的老百姓如果介入收藏,很难再像当年那样可以“平地崛起”。

“我们收藏到的许多文物都是上世纪80年代逛地摊时买到的。但如今是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人弃我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马未都透露,自己曾专门到广州高地街淘宝,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宝贝。

■对话

国内收藏配套体制仍不成熟

南方日报:您曾说现在收藏变成了投资,如今的市场狂热,是不是预示着艺术品市场已经很高风险?

马未都:中国艺术品最终的价位在哪?很难预测。可以进行一些历史比较。民国时期,张伯驹为了得到展子虔的《游春图》,几乎是倾家荡产,把他的院子卖了又补了很多黄金才买到。当时那个院子在北京市中心,差不多15亩地,如果折合一下是多少钱?恐怕与地价的飙升相比,艺术品价格还不算太高。

我认为,中国经济如果不发生大的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应该也不会发生大的问题。当然这要排除恶意的炒作。在我看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艺术品的价位,还在可理解的范围内。

南方日报:一般的老百姓如果有些资金,如何介入收藏领域?

马未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在的社会体制不大支持普通老百姓介入收藏拍卖,目前社会的配套体制还不成熟,老百姓对艺术品有自己的判断力,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保障老百姓的权益。

现在老百姓想要像我们当年那样,从古玩市场淘东西发家,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一是因为资讯业的发达使老百姓了解各类收藏信息,另外几乎全民对收藏史无前例的关心,也造成了几乎无漏可捡。

举个例子,最近在英国伦敦拍出的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拍出5.5亿的天价,全世界的新闻都报了。那个拍卖行原来门可罗雀,结果拍完第二天经新闻一报道,那个拍卖行的邮箱都塞爆了,全是全世界撒来的各种瓶子图片让他们鉴定。

我在电视上无论做什么节目,从来不鼓励老百姓去收藏,尤其不鼓励老百姓去捡漏。我也从来不在电视上对文物进行估值,做这个事情没有意义。

关键字:马未都,收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