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场前沿 > 艺术品金融创新 天交所质疑中成长
艺术品金融创新 天交所质疑中成长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1-05-12

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逐步走强,2011年艺术品拍卖“大考”——春拍,正在各地燃起战火。回顾2010年,大规模游资的涌入,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掀开了新的篇章。据统计,冲破亿元大关的艺术品就有16件之多,较2009年的4件破亿艺术品,超出了4倍之多。今年春拍最受瞩目的拍品,莫过于保利推出的“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这幅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元代名画拍前预估价高达2亿元,一举成为“中国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拍品”——要知道,去年以4.368亿元刷新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的黄庭坚《砥柱铭》,其拍前估价不过8000万元。由此看来,《稚川移居图》很可能又会缔造令人咋舌的拍卖纪录。从种种迹象表明,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2011将会是颇具期盼和看点的一年。

2011年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决对不乏看点,年初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批艺术品份额上市。春节后几乎每天都以涨停报收,每日15%的涨幅,几个月后犹如凤凰涅槃般将标的身价翻了15、6倍。巨大的看点背后,是从3月以来各大媒体机构对于天交所铺天盖地的质疑,不但让这个刚刚起步的“小青年”满脸茫然颇有举足无措之感,更让所有投资者满心狐疑,难道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艺术品交易形式,这么快就将结束生命历程?

虽然各方舆论仿佛乌云密布,但天交所依然坚挺着。不过还好,虽然依然有人还在对文交所模式产生质疑,但各地方文交所的不断出现,已然肯定了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必由之路。

艺术品金融创新的必然

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与以往艺术品交易不同,天交所推出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是将艺术品由原来的整体价值拆分为若干单位,投资者象买股票一样获得艺术品相应份额。参与艺术品投资的人们不用再以巨大资金换取艺术品的所有权作为代价,而很有可能花少量的钱,就可同时拥有多件艺术品的部分所有权。

这样的投资形式起码在价值创新上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就艺术品的价值特性而言,其蕴含的并不单单只有资金价值这一点,历史、人文、美术、工艺等价值更为重要,一件艺术品由原来的独有转化为共有,无疑对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传承普及大有好处。同时,天交所的创新意义并不简简单单是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投资模式的简单嫁接,其意义在于将艺术品投资领域扩大,在把门槛降低的同时,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更多人气,也带来更多资金。最后,正因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从而增强了艺术品的流动性,一件艺术品上市后短期内价格提升十倍不能说一定就是泡沫,也是流动性增加带来的投资价值的提升。

可以看出,在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品金融化是必然产物,原有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势必会与先进的金融模式进行融合,达到互相推动的作用。而新生事物的不成熟与尚需完善必须面对,或许现在的压力更是日后的动力。

天交所拨乱反正中成长

分析当前对于天交所的舆论,我们不难发现有一边倒的局面。其实,将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扩大,否定一个事物的发展基本面,反而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天交所面对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机构和一个全新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体艺术品交易的通病,如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混乱、鉴定、评估、确权、保险、托管,以及政策等问题,天交所只是将这些问题端到了台面,而连续的价值涨幅只是成为了导火索而已。

可以说天交所现在的局面正处于十字街头,如何迈步、迈向何方更需理性。其实,天交所所需解决的也是所有文交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交易过程和平台建设以及相应的股权构成上还属于探索阶段,其中无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是存在的,有的甚至是很严重的,需要规范,更要加强监管。另外,面对大量的来势汹汹的资金,天交所始料不及,也是其一些问题迅速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一点是极为肯定的,那就是大量的艺术品资本需要阵地,需要平台,我们应充分重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与势头,面对问题,更多的是要更好地发展,要善于用建设性的“疏”,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的“堵”。

艺术品金融化已被抬上桌面,而在各地区纷纷上马文交所模式的今天,我们何不用更多的理性与关爱,为艺术品金融这一小苗保驾护航,在协助其不断完善的同时,给予更大的空间,使它成为一棵大树。

关键字:艺术品市场,艺术品金融,天交所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