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朱铭雕塑大展本月亮相中国美术馆
朱铭雕塑大展本月亮相中国美术馆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0-07-01

本月,朱铭先生将带着他的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2010年朱铭人间系列雕塑展》。在展览开幕前夕,本报记者对朱铭先生进行了专访。

朱铭运用极为简洁的劈砍剥裂,雕刻出极具意蕴的肢体动态,雕塑的脸部模糊,可他们宽袍大袖的姿态之中却仿佛有充沛的气韵在流动,洋溢着撼人的生命力。2007年,他的《太极系列之一》在香港拍出港币1300万元高价,从此稳居华人雕塑家第一身价的“宝座”。

乡村木匠勇敢登门拜师

首次展览由五天延长为一年

朱铭1938年出生于台湾苗栗通霄小镇。是一个贫寒之家的第十一个孩子,生他的时候,父母的年纪加起来是92岁,所以镇上的人喜欢叫他“九二”。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战乱,朱铭几乎没怎么好好读书,经常上着上着课就要跑到山上去躲空袭,下课后则要帮家里放羊。最后,朱铭在全班45人中以第39名毕业,这也是他生平唯一的学历证书。15岁那年,镇上为了修妈祖庙请来一位雕刻师傅李金川。他拜了师,不到20岁,学成出师,在小镇上当了一名雕刻师傅。1961年,朱铭结婚。他向别人借钱开过一家木雕工厂,但这次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时的朱铭开始考虑向艺术家转型。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好老师。“到旧书摊去翻,翻来翻去看到的都是杨英风老师的名字。”朱铭于是想拜杨英风为师。“可我只有小学毕业,却想找一个大教授,这个非常难。没有人肯为我介绍,于是我就自己去。”而立之年的朱铭来到台北,叩响了杨英风的家门。恰巧是杨英风本人来开门,“我把我的心情告诉他,他被我感动了。”

朱铭跟随杨英风学习了8年。在那之前,木雕工匠朱铭一直认为,刻东西越细腻越好、越光亮越好。但是杨英风教给他的却刚好相反。“他说,不要太细腻,要简化。”简约大胆成了朱铭日后的风格之一。

因为来自民间,朱铭最早期的作品叫做《乡土系列》,他用木头雕琢着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水牛、牧童、孔圣、武圣、鲁智深……1976年,在杨英风的鼎力推荐下,朱铭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第一次木雕个展。“当时展览时间一般是三周,我没有名气,只得到5天。没想到5天下来参观的人很多,报道也多。展期就延到一个月,最后变成了一年的常规展。”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铭的这一次展览在台湾文化界掀起了一番热烈讨论及赞扬,由此成为当年台湾轰轰烈烈的乡土运动中颇为可观的一脉涛流。

顶级豪宅爱摆放 《太极》彰显品位

初现艺坛即造成轰动的朱铭,在《乡土系列》的声名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却决定“转型”,说到转型的原因,朱铭说其实很简单:“因为我那段时间一直在练太极。”

做雕塑创作是个很耗体力的工作,杨英风看朱铭太过瘦弱,所以建议他练太极,朱铭照做。体魄真的强健了,太极精神也因此深入内心,这某种程度上成了他创作《太极系列》的内在动因。

时至今日,《太极系列》依然是朱铭在艺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系列。2007年,朱铭的《太极——大对招》曾经在香港拍出港币1300万元的高价,朱铭从此稳居华人雕塑家第一身价的“宝座”。许多顶级的豪宅,都以摆放一座太极雕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然而,正当《太极系列》发展臻于极致,朱铭却又“华丽转身”了。

43岁那年,“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朱铭做了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只身到纽约游学,凭着一腔胆识去和国际“接轨”。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冲撞中,朱铭又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是为《人间系列》。

为何总在事业的巅峰状态“变换招数”?朱铭回忆,当年杨英风曾经给他上过很重要的一课,“他对我说:‘你不要学我的东西。’”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朱铭只是感到心里一凉,可后来他逐渐参悟了其中的道理。搞艺术要善于“丢”,丢掉沿着前辈的道路去行进,丢掉缠绕在手上的技巧、丢掉留在脑中的固有形式……只留下返璞归真和绵延不绝的精神气韵。

回头看来,朱铭这一路走来,的确在不断“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关键字:朱铭,雕塑,中国美术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