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艺术与投资》2011第三期
香港苏富比 四月春拍力荐 尤伦斯当代艺术与玫茵堂瓷珍专场

(张晓刚(1958年生)  生生息息之爱  (三联作)  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320万至380万美元)

尤伦斯夫妇决定将这批藏品拆分拍卖,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话语权归属的判断。

2月9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宣布将在今年4月3日春季拍卖会上举行“尤伦斯夫妇重要当代中国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拍卖。这次专场拍卖上拍的106件拍品均来自于尤伦斯夫妇的收藏。尤伦斯夫妇的收藏是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最有系统的中国当代艺术私人收藏之一。这批106件拍品的估价在1亿到1.3亿港币之间。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王广义的《毛泽东:P2》和张培力、耿建羿等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均会在此次拍卖会上拍。

出人意料的举动

关于尤伦斯夫妇此次决定出售他们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这一事件一经公布就在艺术圈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论。

2007年,尤伦斯夫妇在北京798艺术区成立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大力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他们还一直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然而从2009年春拍开始,尤伦斯夫妇就与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合作分批出售他们关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绘画的收藏,得到的资金用来支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运营已经是非常明朗的事情了。

(曾梵志(1964年生)  假面系列四号  1994年作  估价800万至1000万港元/100至130万美元)

尤伦斯夫妇早在1987年就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是最早进行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的海外藏家之一,而且多年来一直在不断丰富着他们的藏品。要说尤伦斯夫妇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最大特色,是集中收藏了从“85新潮”到1989年中国现代美术大展以及之后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的“后89”这几次展览中的许多经典作品。现在已经成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均被他们收入囊中,从收藏的经典性上看,他们的收藏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抛售原因的猜测

如果就事论事的话,收藏家出售自己的藏品是正常。私人收藏家管理自己的艺术品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这一点与公共机构收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不用受舆论监督的约束,有权利处理自己的收藏。一般来说,出售有以下原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负债累累;收藏趣味发生变化,需要对自己的收藏进行精简和更新,出售旧的收藏获得资金购买新的收藏;出于未来遗产分配的考虑将藏品出售,进行套现,获得利益;藏家死亡或是遭遇离婚。显然尤伦斯夫妇应该主要是基于资金周转和兴趣转变这两方面的原因。许多媒体和评论者认为尤伦斯夫妇出售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主要表明了他们已经对中国当代艺术失去兴趣,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他们其实就是为了获得利益,套现走人。英国《The Art Newspaper》记者克里斯蒂娜? 鲁伊斯Cristina Ruiz的专访中,尤伦斯非常明确地给出三个原因,导致他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一是他年事已高,往来中国有诸多不便;二是因为他的后代对艺术收藏没有兴趣,这批收藏未来得不到很好的展示机会;三是因为他曾经考虑整体出售这批藏品,但是由于价格的问题,没有和中国或者国外的机构或私人收藏家达成协议,整体转让的愿望落了空。

(耿建翌(1962年生)  灯光下的两个人  1985年作  估价100万至150万港元/13万至19万美元)

我个人认为尤伦斯夫妇决定将这批藏品拆分拍卖,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话语权归属的判断。在尤伦斯夫妇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最终要交还给中国自己的机构和藏家,甚至终极话语权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这应该是尤伦斯夫妇非常理性的判断。而通过拍卖这种方式既能实现藏品套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能给其他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这批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等于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的移交。

积极看待拍卖及UCCA

我们不应该苛求尤伦斯夫妇,反而应该感谢他们能够将这些中国当代的早期收藏拿出来与更多的机构和私人收藏者分享。关于尤伦斯这批藏品的重要性,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亚洲当代艺术部负责人林家如在接受《艺术与投资》采访时是这样评价的:“尤伦斯夫妇这批藏品囊括范围非常广泛,你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最早期发展的一个全貌。很多作品都是美术馆级别的,我非常希望美术馆能够参与此次拍卖。”从当代艺术2010年的在拍卖市场的交易情况看,这部分市场行情在逐渐回暖,预计尤伦斯这批藏品应该能拍得不错。

(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

另一个目前的热议焦点是尤伦斯夫妇出售作品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经营的关系。不少媒体认为尤伦斯出售作品可能也将会停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运作,“撤出”是出现最多的字眼。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最近也发表了一份特别声明:“尤伦斯基金会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基金会关于艺术品的收藏、展示和出售并不会影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日常运营与长期发展。”尤伦斯希望艺术中心最终成为“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管理、运营的机构”。 因为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各项相关政策和配套制度并不完善,可以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个非营利艺术机构的运营成本之高、各种手续之繁杂(包括准入资金报批)等方方面面具体的细节出乎了尤伦斯夫妇的意料。在特别声明中和接受《The Art Newspaper》记者采访时,尤伦斯表示他们正在寻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之前曾与民生银行谈过合作的事宜,但最终两个机构没有达成协议。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自成立以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公共教育、展览展示、美术活动推广等方面发挥了不小作用,其本身应该得到更多正面肯定和客观的评价。

回到拍卖场

撇开尤伦斯夫妇的光环,正如林家如所说,这个收藏相当重要的地方就是集结了很多艺术家重要的以及早期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创作产生的。比如《生生息息之爱》这套作品当初是从一个亚洲藏家手上取得的,早期的时候,艺术家已经拆开卖了,到尤伦斯手上后,他们再回归成一套,连艺术家本身都认为难得。
去年开始,艺术市场尤其是当代艺术版块已趋良性发展,苏富比接下这106件拍品,想必也是经过仔细斟酌后的决定,此次的专场宣传可谓下了功夫。

玫茵堂瓷珍:收藏的不只是时间    编译_王昱臣

玫茵堂意为‘Hall among Rose Beds’(掩映于玫瑰花丛中的厅堂)。居住在伦敦的独立学者Regina Krahl是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她在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玫茵堂中国瓷器珍藏》,将玫茵堂的两位主人苦心孤诣多年收藏得来的瓷珍故事娓娓道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玫茵堂致力于做中国瓷珍最好的收藏体系。在这段过程中,两位藏家对瓷器的了解与鉴赏所积累下来的知识与资料远远超过任何博物馆所能提供的,自然而然,他们的瓷珍无论是从品质、美感与珍稀度都比其之前的商业价值高出太多。这些光洁动人的物什不仅仅代表了几千年来的瓷器史,也仿佛冷静无声的告诉人们,是什么令它们如此美丽珍贵。

元明清三代,供奉给宫廷的御瓷制品生产发展甚快。考古人员在江西景德镇的古代官窑遗址收集到了很多资料,包括之前许多不知名的瓷器类型;在浙江省龙泉乡的民窑遗址却挖掘出了官窑瓷品。清王朝末期的宫廷剧变令大量珍贵御瓷失去下落,经过多年的研究,Regina得出以下的结论:大部分的御瓷仍保留在紫禁城,如今在故宫博物馆已经可以欣赏到一些;另外,承德避暑山庄、辽宁、南京与台北等地也保留了部分,想必是当初为了安全着想才转移到别的行宫;流失的藏品则到了私人藏家的手里,玫茵堂便是囊括了中国重要朝代具代表性藏瓷的典例。

紧跟尤伦斯当代艺术专场之后,香港苏富比将于2011年4月7日举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的晚间专场,本次拍品近80件,总估价7亿1千万至10亿7千万港币。最瞩目的拍品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表示,因玫茵堂主人品位与眼光的优秀,加上多年与著名古董商仇炎之、桂斯·艾斯肯纳奇(Giuseppe Eskenazi)切磋交流,令他们的瓷藏“超尘拔俗”。

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

自十四世纪至今,景德镇乃中国瓷器重镇,此玉壶春瓶属于首批景德镇青花瓷,先后由收藏家罗素(Charles E.Russell)及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Alfred Clark)珍藏。这件玉壶春瓶曾与多个展览公开展出,其中包括1935至1936年轰动一时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以及1954年举行的威尼斯“中国艺术展”。

盘器形硕大,巧绘釉下铜红花卉,乃明初瓷器制作突破的佐证。本品曾为Montague Meyer及大阪万野美术馆收藏。由于烧制准确,釉里红色泽之技术甚难掌握,成功烧制的例子罕有,拍卖市场至今只见另五件大小相若对釉里红大盘。

青花罐绘群狮舞球,狮子矫健威猛,生气勃勃,喻意祥瑞,象征对位高权重者的祝愿。瑞狮形态自然生动,描绘入微,尽展明初工匠的技臻艺绝。

明成化一朝代清华宫盌,胎薄透光,精制妙造。从瓷胎、拉坯、发色、以至纹饰,一丝不苟,婉转流畅。宫盌可谓收藏界的骄傲,乃博物馆的渴求之物。

道教以为葫芦聚气,可炼药,助修仙,遂成仙家法器,象征长寿不老。明嘉靖一朝,世宗笃信道教,葫芦之形盛极一时。晚明官窑屡试新色,釉料繁多,唯孔雀绿釉器不多见。本瓶于十九世纪末流至欧洲,其时市场对宫廷御瓷兴趣未殷,却先后由Octave du Sartel上校(1881年以前)、艾弗瑞·克拉克(Alfred Clark)、H.M.Knight及Jaap Ensing收藏。

华丽夺目、缤纷绚烂的彩釉组合,以及蕴含吉祥寓意的“龙凤呈祥”图案,是晚明御制瓷器的经典特色。五彩釉器须要二次烧制,先烧绘釉下青花纹,或白釉素盘。后在釉上加彩绘再入窑,是以所费甚巨。这小盘曾经被多名显赫收藏家珍藏,包括Harcourt Johnstone,R.H.R.Palmer伉俪、Neil F. Phillips QC及Reach家族。

此盌形制小巧,然其花果瑞鸟之绘画纤毫毕现,凝炼传神,犹如跃然纸上的水墨画作。原属英国人Charles Oswald Liddell上校收藏。Liddell上校曾于1877至1913年间旅居中国,并曾从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的典藏中购入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