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美好与哀愁——刘在军绘画形象辨
美好与哀愁——刘在军绘画形象辨
作者:高岭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2-05-05

刘在军油画作品

军人形象曾经在新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为军人形象的塑造满足了毛泽东时代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完善的需要。被偶像化的军人形象在当时成为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文艺形式的主要表现对象。与领袖人物形象从神坛上走下来的平民化趋势相一致,军人形象在今天的艺术表现中越来越去偶像化、非军事化。人们在这个视觉形式的变化中,读到的不再是具体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具体英雄事迹和情节,而只是一种熟悉的符号性的语言样式。也就是说,曾经作为几代人记忆深处集体体验的英雄颂歌,如今作为一种样式,成为人人可以自由传唱、重新使用和改造的对象。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军人形象的搬用和改造成为不少艺术家的工作内容。这些以军人形象为题材图式的艺术家面对的是事过境迁的商业化和物质化的社会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的背后,却依然保留着毛泽东时代许多潜在的牢不可破的社会基础结构,因此,用军人这样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身来与商品经济的物质景观相联系,是再形象和再恰当不过的了。这种对比手法的效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一种反讽性。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物形象或者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与周围环境,竟然同处于一个画面之中,其中的不合逻辑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矛盾关系,必然能够对许多经历过这两个时期的观众产生强烈地影响力。有不少艺术家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将这两种背景融于一身的一套有效的军人形象塑造方法和风格,有效地将中国特定时期的集体记忆与当代生活的现实感受溶为一体。

刘在军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他的姓名本身就意味着他与军队的不解之缘,因此,画自己成长时期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再自然不过的。然而,看他的绘画,却能够明显让人感觉出他的不同之处,即他既不是对毛泽东时代美术作品的视觉图式的直接搬用,也不是直接构思和创造出带有那个时代相貌特征的人物形象,而是借用了反映那个时代的当下影视剧中的某些影像截图画面。出生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艺术家喜欢搬用和复制带有他们记事和成长时代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的视觉图像,而年轻些的刘在军则对时下的影视剧这种当代大众文化情有独钟。这两者看似都以军人形象为对象,但实则有别:前者的军人形象产生自那个自上而下的政治意识形态支配时代的所谓群众文化,透露出一种理想和乌托邦的色彩;后者的军人形象产生于眼下这个商业消费社会的大众流行文化,剧中人物的清纯和浪漫更多的是出于对市场情境下善良人性的呼唤。也就是说,前者的创作诉求更多地在于社会的历史和政治的冲突和矛盾,而后者的创作诉求更多地偏向于当下社会普遍缺失的人性道德。

刘在军目前创作的作品,主要取材于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截图。他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个近年拍摄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画面,是因为剧中女兵的形象美丽、纯真,对事业和对感情都认真负责,在气质和形象上都体现出美与善。艺术家希望通过描绘这个单纯的女兵形象揭示出今天人们越来越缺少的可贵的东西,即彼此之间的真诚和善良。

由此可见,虽然刘在军没有搬用或者引入毛泽东时代文艺作品的视觉图式,从而没有像他之前的艺术家那样,从社会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整体意义上来揭示商业化和物质化带给人们的深刻影响,他倒是通过对时下热播的大众流行文化形式——电视剧的剧情截图,折射出当代人普遍面临的信任危机。

在视觉艺术的创作中大量引入影像艺术、广告设计的图像资源,正成为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主要创作手法,其图像资源的时代背景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几乎包罗万象,重要的在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图像资源,如何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合乎逻辑而又近乎情理地表达出对当代社会的各种现象的持续关注和质疑,是决定一个艺术家是否具有当代性的一个准则。刘在军的这批绘画作品,不是对那个“火红”年代在今天的遭遇的反讽,也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个意在追慕那个年代精神境界的电视剧剧照,而是出于使今天那种出于对物质和欲望的回避而转向对逝去年代的怀旧行为,多了一层道德和人文的关怀。

关键字:刘在军,绘画,美好,哀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