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堆积的碎片——李支铉之实验性生存实境
堆积的碎片——李支铉之实验性生存实境
作者:李振铭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0-07-29

李支铉在韩国美术界被称为"撕书的作家"。他将书撕裂或肢解成一片片的碎片后再重新加以拼装。书,这个对象被李支铉解体,经过濒死的体验后,再以新的能量和存在形式复苏。当然,并不限于书籍,海报或照片也可以被撕裂成一片片的碎片后重新拼装,以全新的存在赋予陌生的名字。

李支铉之经肢解后再拼装的过程所形成的装置艺术富于诱惑性地引发观众的关注,即存在于变形时所产生的某种强烈的能量的波长。书作为累积信息的对象,无论其内容为何,不管是具有历史意义抑或是情绪的表达,无疑就是信息的累积物。即,书籍本身是通过意思的传达来影响人类行动和思考的机制。但这些书籍却在李支铉精深的劳作行为中向美的形式变形。此时,李支铉的作品不再是传递信息的书籍,而是以艺术的形式存在。

这种形式性的存在超越了使用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变成无用,但在艺术界,在这个超越的世界里其存在的理由得以保障。李支铉所表达的艺术并非仅仅讲述在这种存在的逆转中引发的戏剧化的净化,他的艺术与时代有关。一个时代必定会被来自另一个时代的风暴所冲击,而这风暴通常就是进步的别名。我们深知,习惯性的思维是多么的危险,但却仍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时代之中——人们视"进步"为常理。但是,进步之风也时常会击碎过去所体验的情绪和记忆。在此强调的是,李支铉之"撕"的行为恰如为消解由进步或时间的变迁而引发的对过去的冲击所采取的行动,劳动的挣扎就是为阻挡时代的冲击所进行的崇高行为。同时,这种劳作,并非为实用或利益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性的劳动,而是通过变形这一魔法,让摆脱时间约束的存在呈现于这个世界的努力。

李支铉儿时在父亲的书房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黑黄色的陈年书籍,以及书籍慢慢朽烂的气息。寂静的书房,就是一生寡言的父亲的另一个躯体。即,他就是从这种间接的物品中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父亲。同时,书籍既是信息,又是时代的反映,所以书是被新时代淘汰的有限的存在。但是,将个人隐秘的体验转移到艺术并升华其意义时,作家对父亲的主观性理解成为不会坍塌的独立个体得以留存。

恰如上文所述,选择圣经、历史书籍、伟人语录等古典书籍,与作者欲求创造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的意图是相通的。更何况无论领袖人物或玛丽莲梦露等普通的人物形象,都体现出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体验与各层次的群体和大众一同分享的愿望。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收藏并对其冥想20年的由克利(Paul Klee)创作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就是一幅历史的天使肖像,其惊诧于将过去撕裂成碎片并堆积成冲天高度的进步潮流。天使微张的眼睛和嘴,取代将其逼入死亡边缘的乱七八糟的碎片堆,诱导我们间接地想象,对于为了拼装碎片而要行动的天使,进步刮起的风暴丝毫不为其留下降落地面的间隙,唯令其永久地扇动翅膀。

从本雅明的明察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李支铉将一切撕裂成碎片后再拼装的理由。事实上,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无能为力,除了为了生存而扇动翅膀外,只能做象征性的抵抗。这象征性的抵抗就是李支铉走向的艺术世界,将由生与死、新生与毁灭的车轮所牵动的历史图卷不断再现成可视化实境就是李支铉艺术的真谛。

阿特塞帝画廊策展人:李振铭

关键字:李支铉,装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