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养生 书法 相得益彰
养生 书法 相得益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0-05

中医和书法同属我国四大国粹。研究从事中医者不乏其人,研究书法者更为广泛甚众,然把二者相结合者并不多见,刘俊京仍当今把这两者巧妙结合的杰出探索者。

知晓刘先生书法写得好的人很多,殊不知他还曾从事过中医数年,故刘先生以“静医斋”命其书斋名,是取其静医谦和之意。

刘俊京从事医疗行业十余年后,因服从组织安排改行。但在其行医期间认真刻苦,学习和背诵了大量的黄帝内经及脉诊、药性赋、汤头歌诀之类专著,且诊治了好多种疑难杂症,在当地小有名气,也为此结交了不少朋友,中国文艺人才研究会秘书长齐建昌就是其中一位。后来齐先生为其作文时如是评价:“10年前,初识刘俊京,他还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他医病认真,态度谦和,望闻问切,一丝不苟,最后开出一纸字迹工整清秀的处方,好像一件书法艺术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待患者和蔼可亲、笑脸迎送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回忆。10年后的今天,当我再看刘俊京的时候,颇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他谦和平易的作风未改,而多了几分开拓精神和闯劲。今日的刘俊京,一方面他仍对钟情的书法事业持之以恒,坚持不辍;另一方面他四处奔波,为他经营的企业殚精竭虑。”

刘俊京先生对书法情有独钟,有幸成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弟子。在恩师耳提面命的教诲下,他更加勤奋好学,信心倍增。唐太宗《帝范》卷四中的一句论断:“取法乎上,仅得为中,取法乎中,故为其下。”这是刘俊京记忆犹新的。他一贯恪守“取法乎上”的古训,认为书法资源宝库中的所谓“上”,未必就是以古为上,正确的理解是经过历史检验而存留下来的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上。他说这不仅仅适用于书法,对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取法”只是手段,而创新才是目标。散宜生的诗句“因人俯仰终奴仆,家数自成始丈夫”,对他启发很大:学艺之道原理相同,无论学古人还是学时人,终归是奴仆,只有创造才有生命力,但创造不能一概强求,只能存意识于胸中,待渠成水到。刘俊京认为,书法创造不能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而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指导实践,因此在可以寻找古人的那种“博观约取,由博反约,厚积薄发”的境界,就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他在书法创作的同时,有选择地阅读与书法文化相关的文、史、哲方面的书籍,甚至他过去所学的中医书籍也找出来阅读,使思想境界得到一次次升华,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书法文化品格。近年来,刘俊京加强自身的学养,不为书法而书法,其学书内涵和格调有明显提高,其作品风格呈多样化,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均有不俗的表现。在多种书体中,他尤以魏碑、楷书、行草见长。其作品章法布局严谨,笔力遒劲,气运贯通、端庄静穆,清秀典雅,朴茂雄健,颇有大家风范,深得书法界同仁称道。“书本小道,要在数文明义,已达性情。至于以为艺术,乃是余事也。作字必有所宗,宗法既定,亦必有己意在焉。望俊京勿为他论所惑。”这是其恩师欧阳中石写给他的一段忠告,至今悬挂在他的书斋里,以牢记师训,勉励自己。

20多年的辛勤笔耕,刘俊京的书艺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人其书逐渐为书坛所瞩目,为海内外收藏家所认知,北京有关主流媒体评价他是当代具有收藏潜力的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

关键字:刘俊京,养生,书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