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朱德群
朱德群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26

朱德群油画作品

在法国画坛,朱德群有“二十世纪的唐宋画家”之称。很难辨析西方人关于这个称谓的标准,但其中应该包含朱德群绘画具有唐宋时期绘画的雄浑大气这一层意思。又有西方现代绘画史家称朱德群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的确,朱德群绘画充分发挥了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力,并将中国文化的“写意”观念注入其中,获得了色彩绚烂而意象丰富的艺术风格。他的画,色彩绚丽,光彩迷离,有着一泻千里的豪迈气势,透着虚实变幻的写意美感。

朱德群1920年生于江苏徐州萧县白土镇。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4年-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年-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后定居巴黎。1980年入法国籍。1997年12月成为法兰西艺术院两个世纪以来首位华裔院士。

一位画家的成功离不开引导、影响他的前辈画家。朱德群的艺术生命除了个人因素以外,主要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滋养,以及东西方前辈的教诲和启示。如中国的林风眠、吴大羽等,西方的塞尚、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等。林风眠开放式的教学让当时的朱德群们受益匪浅;而吴大羽则从画面的色彩营构与色彩品质上给予了朱德群最为直接的“提示”,可以说,朱德群的画面色彩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吴大羽的色彩构造理念;塞尚解散物象结构而后再造画面的理论则提示了一种变“客”为“主”的创造自觉的可能;斯塔埃尔“自由奔放”的绘画态度则成全了朱德群的一个“自由身”——放弃古典写实风格,不为物象所束缚,毅然进入对抽象艺术的探索之中。

同为中国人赴法定居并获得盛誉的画家,朱德群与赵无极的创作理念颇为相合,而绘画特色则各有不同,也各有特点。赵无极绘画显得平静安和,色彩单纯,喜作偏暖的黄调,以土黄、棕黄色为多,而朱德群则显得气氛热烈,色彩浓郁,常常是多种颜色混用,喜作偏冷的蓝色调;赵无极的色彩与色彩之间、笔触与笔触之间的过渡较为细腻,朱德群则笔触感较强,每一个笔触都形成一个大的“面”。

谈到中国人画油画,自然会涉及到中西文化融合这一话题。朱德群认为“真正的融合,是融合东西方的思想”,“所谓融会东西方文化的艺术,一定是在艺术家真正理解了东西方思想之后,绝不是简单地拼凑、混合,甚至抄袭。”“那些靠形式上的拼凑是无法达到东西方绘画艺术融合的境界的。”而中西绘画的不同,朱德群认为“西方的写实多和自然相接近,而中国画的写实来自于文人诗词、书法,有更深入的东西在里面。”

从客观视觉经验分析,抽象绘画的追求与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较为相近。抽象的意味、诗意的抒情、空间虚实的利用,可以说朱德群创造了一个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空间。他认为创作是人生中真正的快乐源泉,“看画和绘画,觉得是在聆听宇宙的天籁。”画家把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和艺术理想,以及物我交融的中国美学思想,超然忘我的情怀,通过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绘画,吸引人们走进一个超越了客观实体的意象世界。

以下记录的部分朱德群的话语,有助于对其艺术创作的认识和理解:

“说在我的画里有中国情操,因为我是中国人,就像我父母是中国人,我的血永远有我的父母遗传成份一样,我是在中国文化熏陶及教育中成长的,中国文化背景深深地滋润着我,在我作画的时候是一种无意中自然的流露。”

“我是越画越抽象,反过来也越来越接近我自己的中国文化,也就越来越深地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深厚的底蕴。”

“在我的画面上,其色彩和线条从不是偶然的,它们和谐地达到同一目的:激活光源形象及韵律。”

“一个汉家之子的我,在此意识到有一个特殊的使命要传达:《易经》中之哲理的再现;两个最基本的元素,相辅相成的两个生生不息的蜕变之呈现。‘阳’是热烈、光线的象征,‘阴’是阴暗、湿润的象征。我想要融汇西方绘画中传统的色彩,和抽象画派中的自由形态来表现此二元素之配合而成为无穷尽的宇宙现象。由大自然中得到我唯一的灵感源泉,赋予抒情及诗意为宗的表现,创作纯粹以自发性,正如道家所谓之‘吐胸中逸气’,在我的画面上从绘画语言中得到的总结:其色彩及线条,从不是偶然的,它们相协达到同一目的:启发光源,唤起形象及韵律。”

关键字:朱德群,油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