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美学与美术:在密不可分中各自为营
美学与美术:在密不可分中各自为营
作者:    来源:世界美学大会官网    日期:2010-07-22

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召开前夕,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主要讨论美学与美术的关系。参加讨论的有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端廷、人民大学牛宏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朱良志和彭锋。几位老师围绕着美学和美术的关系展开讨论:

丁宁:美学和美术的关联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丁宁教授认为,最近几年有关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关系讨论较多,如芝加哥最近举行了这样的讨论:艺术是否还需要美学?所以没有了美学,艺术本体论上的问题就很难得到深入讨论。同时就中国的教育角度,美育不能完全是抽象的、理论的教育,而要落实到一定艺术实践,如美术等,从而会形成美学与美术的关联。

然而丁宁教授还谈到,艺术的问题与美学的问题要有所区别,不要试图用美学的问题来解决艺术的问题。真正的美学只要能够在其学科的历史积淀上往前走就可以,而不是去艺术实践。美学的功能是要去探讨美的本质之类问题,而不是直接面对艺术问题,但美学不应该回避艺术问题。总之,美学看问题的角度与艺术的角度有区别。

而对于美术史论研究来说,美学是很重要的。现在美术研究和艺术的关系、和审美的关系越来越远了。如果没有美学的宏观视野和逻辑化的精深分析,美术史有时候就显得有问题了。所以美学和美术的关联再强调都不过分,双方的研究者都应该关心对方的研究,实现双赢。

殷双喜:艺术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美学像一个说理的家长

对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艺术策展人殷双喜先生则认为,现在在美术界变成了艺术院校的公共课——艺术概论,而中国美术和美学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渗透到骨子里了。尽管像朱光潜这样的美学家更加重视理论,但他也说过“不学一艺莫谈艺”。现在艺术不断地向美学提问题,要美学回答。艺术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美学像一个说理的家长。但是现在美学经常有很多问题说不清楚,孩子听不明白就不听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了。这是现在的一个现象。总之,当代艺术这么丰富,我期待美学家能够对当代艺术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期待美学家们能够介入、参与艺术实践。

王端廷:美学和艺术依然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关系

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任王端廷老师在发言中指出,从人类艺术史和美学史的关系来看,美学与美术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在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依然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关系。他发现中国学术界对西方最近三十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其实并不了解,我们的创作和观念是滞后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丑学”的趋势。实际上西方虽然在杜尚的阶段对于传统的美是有背叛的,但在杜尚晚年的时候他的观念艺术就已经超越了“反美学”的初衷,出现了向美的形式回归的现象。西方的观念艺术再次成为美的,获得了一种新的美学形式。西方当代艺术“美学的迷失”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而主要是美学的进步。世界上的艺术家仍然没有离开以往的表现主题,只是表现的手段在变,只是传统的美学规则和法则发生了变化。

彭锋:美是有标准的不同的只是看法而已

就此问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的彭锋教授也谈到,美的回归是93年一个美国艺术批评家希基做的判断,丹托写了一篇《美的滥用》来反驳他,认为艺术和美没有关系,艺术应该警惕美的滥用。然而美的问题,成为21世纪美学讨论的重要话题。现在,有不少美学家认为美是有标准的,只是在形成美的标准的原因上有不同的看法而已。

牛宏宝:美术与美学的对话止于教条

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发现,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都离不开艺术理论。对现代艺术而言,艺术家对美学的思考构成了美学的重要部分。严格来说没有一种脱离艺术的美学。大多数的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对某种艺术实践的思考上。比如中国美学理论很多就是从《诗经》传统而来。中国传统美学实际上是建立在书、琴、诗的基础上,而西方是建立在戏剧的基础上。当然这种思考的关系也许后来会发生变化,比如从摹仿到再现到表现的变化。不同的艺术实践范型可能会激发不同的美学思考。只有当美学变成一种教条的时候,这种对话才会停止,而对于中国当代美学来说应该结束这种“教化”带来的鸿沟。教化的美学不去思考实际的问题。我们知道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转机。要从教化美学中摆脱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形式中阐释出思想。

朱良志:美学在中国发展得非常不堪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的朱良志教授直言,美学在中国现在发展得非常不堪。甚至有人认为,我们做中国美学的人常常进入了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境地,而艺术史研究的人又常常觉得我们说空话说大话,说不靠谱的话。这并不意味着美学这个学科就没有价值了。美学有它自己内在的东西。比如,敦煌研究可以有三个层面:历史方面,艺术方面,精神方面。现在的敦煌研究中,精神方面的研究很少,与艺术关系也不大,敦煌内在的东西很少有人去讲。我觉得这种东西恰恰是我们做美学的人要用心领悟的东西。这才是艺术的精神。我现在感觉到,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少,而更多的是历史的,侧重物质的研究。这次美学大会,我很希望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据悉,世界美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esthetics)是国际美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esthetics)最高级别和最大规模的学术会议。1931年著名美学家德索(Max Dessoir)在德国柏林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美学大会,1937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二届大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美学大会中断了近20年,直到 1956年才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第三次大会,此后大会每四年一届,分别在希腊雅典(1960)、荷兰阿姆斯特丹(1964)、瑞典乌普萨拉(1968)、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72)、德国达姆斯塔特(1976)、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1980)、加拿大蒙特利尔(1984)、英国诺丁汉(1988)、西班牙马德里(1992)等地举行。随着人们对美学兴趣的增长,大会由四年一届改为三年一届,分别在芬兰拉提(1995)、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1998)、日本东京(2001)、巴西里约热内卢(2004)、土耳其安卡拉(2007)等地举行。今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美学大会是第18届大会,大会的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

关键字:美学,美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