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陈晓峰:展览已死的年代
陈晓峰:展览已死的年代
作者:陈晓峰    来源:    日期:2010-06-04

这个一个令人非常娱乐的时代:“天人人间”因在男性市民心理编织的特权神话被一夜查杀之后产生的社会效应,远远要大于吕澎哥哥用1800万近300个艺术家用10年成品支撑起来的“改造历史”意义,显然单从在这个相差不远的时间点上社会新闻需求上看,艺术家的价值比不过“天上人间”的小姐们。

这是一个前后无法衔接的时代: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震动”的是官方和整个社会,而“改造历史”乌央央吓倒的却是自己人,为何展览做得如此八面玲珑的功利和短视;当年展览是寻找艺术的边缘和突破力量,而现在这个展览做的是如何的主流。

这是一个时空错乱且集体行为着的时代:世博会的秩序门、富士康的13跳、“神医”张悟本、伪娘风潮和“改造历史”等多变荒唐剧情,同时也构成了这样一个没有明确个体价值诉点的时代。

吕澎哥哥完成个人艺术史写作式需求的标志性展览已经告一个段落,当然接下来估计要更高调进入拍卖属于商业性的环节,属于另一个系统,这里先暂不评价。还是回到展览本身,特别是这样一个带有回顾意味,在回应中国艺术新10年进程和结果样式的肯定型展览,本应该激烈探讨这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在结构上出现的问题,当代艺术在价值观念上出现的偏离问题,以及可提供讨论中国新艺术未来的空间和磁场等等,这都是展览需要自觉,甚至是要有选择的穿透出来,也是艺术界对这个大体量展览的期待,但是显然这个层面的期待是完全的落空,这种由展览构成的权力导致的不作为,是展览受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社会现实极大束缚了艺术界的想象力和冒险探索的精神——一个异常渴望新思维、新观念以及不断追求新价值诉求的时代,却很大程度又困扰在对老思维和老观念的权衡利弊中,而如何在当代艺术这个平台先行一步撕开新的裂口,这是当代艺术自身的价值追求。如果不能在属于精神领域探索的当代艺术结构上,听到另一种声音、表达意见,以及行动力,那么当代艺术的价值属性就无从识别。对当下艺术领域出现的流行病的尖锐批判的声音在这个展览中已然失声。这是以先锋性、批判性为价值基点的当代艺术,引发不了对当前社会精神状况的话题性讨论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艺术的问题无法触及社会新的问题以及无法传递当下社会的新现实,就无法推动当代艺术的观念与价值和社会更多层面进行互动,也就无法增大自己的价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策展人不应该与展览形成必然的寄生关系。这个展览不是不可以做,但是结果却浪费了这样一次巨型展览的资源,更为严重的是展览自身衍生出来本可以扩大化的另一种影响力却根本看不到。比如,大型的展览并没有带动大型的社会讨论,也足够以证明在传统模式操作下的展览,已经无法让艺术领域保持新鲜的社会话题,无法和社会其他领域形成更具跨界精神的互动。因此艺术界导入艺术的新观念、新价值观、新思维、新系统等等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希望吕澎哥哥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以资本为主导的展览,最好还是要超越资本本身;而做一个“改造历史”的展览,关键的还是在它未来,这种未来不是基于今天的价值评定,而有意义的在于今天艺术行动的方式是否是开放和包容——如果忽略这两个层面,再加上无法将代表艺术未来力量的年轻艺术与上一代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形成显著差异性导向出来,那么这个展览的实际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吕澎哥哥个人野心主导的展览更不可能是一个艺术新存在方式的实验场,更为关键的前提是中国的过去的10年的当代艺术价值,也不是吕澎这样一个展览需要传递给大家的,这种不是可持续性的价值大众只要有空查查网站相关拍卖的数据就可以了,何必让观众大老远赶过来走马观花来场内求证价格,当代艺术要探讨的价值永远在场外,而不是场内的价值不明确的业界狂欢。

对了,还提醒你一句,也别指望公众花了门票就能告诉他们在短暂的1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就是这样的一个微缩的历史——这种被去真实前提的认可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它改变不了当代艺术的性状。而展期不到20多天的展览,难道要普及的是当代艺术的市场标价,或者只不过是为利益链条上即将开拍的巨型拍卖会做足前戏?!

实际上,没有一个艺术展览它会为资本占据话语权而明目张胆的铺通管道,也不可能会为以精神探索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当代艺术为如此赤裸裸的直奔主题,而1800万标榜的商业借口是非常有限的展览噱头,也无法形成真正的商业操作理念,因此吕澎哥哥千万别提自己是资本代言人,你还没商业化到这种程度,更不可能是纯粹的商人,否则你不会做艺术展览,在这个以人情关系为主的社会,你一定也知道做什么都比做艺术展览讨巧千万倍。你最多只是有商业思维,但不足以把当代艺术的自身不断挑战与否定的价值诉求给彻底的置于九霄云外,因此这种展览要深得人心太难了,要让人不批评更不容易。

这是一个背景和环境不断变化,新状况还不断被更新,“后浪拍死前浪”,甚至前后断然决裂不给任何原因和解释的时代。当代艺术更需要适应中国社会这种大节奏大结构的变化,甚至能够敏锐的抽离出来,而不是保留在过去的价值观念里,而显得无比的猥琐、势利以及恶俗——艺术家如果不能用新观念和新思维挑战这个社会既定的方式,那么再提当代艺术的价值都是非常牵强和厚颜无耻。

有一种展览是非常脆弱的,这种展览一开始和结束都是能够被预料的,这也是这个展览只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汇总,而不是针对当下问题做前沿的探讨与新的思考——任何把当代艺术做得很保守的展览都值得怀疑,恭喜吕澎哥哥你也进入这个黑名单了,和宋山木的强迫、赵本山的忽悠、凤姐的境界有得一拼了。

如果还能回溯与展示当代艺术价值与未来的话,这种性质的展览边际效应实在太小了,而不足以反映这个社会在精神层面的探索需求,更不是当下艺术界整体上需要的真实方向——总结性的展览,无非说明了这个结构已经老化,而它的重点已经不再继续认可,而在于能否对这个老化的结构进行破坏,是不是有新的艺术资源可以取代那些老生常谈,没有任何创造力的艺术——但是这个展览抹杀了可能存在的边际线,或者是临界点,基于此点,几乎都不能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本可以放到更高更有价值意义的艺术展览,而只成了市场价格论艺术的追封——本质上看,本来是非常悲惨不堪的展览,却非要自我感觉良好,真是展览已死的境界啊。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陈晓峰,艺术家,价值,改造历史,大型展览,吕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