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书画“摹古”造假法之“仿制”成品辨识
书画“摹古”造假法之“仿制”成品辨识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9-07-22

在一次鉴定活动中,有藏友曾经好奇地问:你们是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一件书画是真是假呢?对于这样一个几句话根本讲不清楚的问题,有鉴定人这样回答道:这就像您在街上看面前走来的一个人,您马上就会判断出对方的性别是男是女一样!藏友又说:可是,现在有一些人把自己装扮得很“中性”让您不能一下子看出其男女性别那您将怎么办啊?这段对话形象地启示我们,世事多变、造假水平逐渐在提高,仅靠“看一眼”也许真的会很无助。这不,大名鼎鼎的鉴定权威徐邦达和谢稚柳先生就曾经对一幅画的判断做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并因此引起好几年马拉松式的诉讼历程。这也成了一个今天鉴藏课堂要讲的“摹古”造假法之“仿制”成品辨识的经典案例。

上几讲我们说到,书画“摹古”造假法的“绝对克隆”、“相对克隆”与“改款型”成品都需要母本或者坯本,那么,还有一种既不需要母本也不必找坯本,赝造起来相对更为简单与自如的“仿制”手法,现在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有收藏名家书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不少书画名家都有或长或短的仿效前辈书画技法的从艺经历。其中有些名家也许是因为条件所限也许学习理念不同,他们并不是直接对着某母本依葫芦画瓢,而是凭借自身的记忆和理解来追摹历代某名家大致的某种创作理法与笔意,因此这也成为某些作伪者的“突破口”。比如张大千生前就常作仿清代画家石涛、石溪笔法的山水画;陆俨少也长期爱画带有宋元山水画经典技法的作品;唐云以清代新罗山人花鸟画与石涛山水画笔法创作的作品明显特别多等等。属于真迹的这类名家摹古书画,执笔者多半在作品题识中写上类于“仿某人笔法”或“拟某人作品(笔)意”之类的文字,因此伪作也多会如法炮制。造假操作人并不用去克隆某名家某具体的母本,而只要选择他们相对较熟悉的名家及其技法的来路下手,即只要去“仿制”某古代名家的某种经典技法就可以“对号入座”般完成一件某名家的伪作,它足以给鉴藏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若论“摹古”类“仿制”成品的“代表作”,当数文前提到的1995年秋季在杭州某拍卖行上拍最后导致打官司的此件图(1)署名“张大千”的“仿石溪山水”疑伪成品。当时媒体也有报道,该画有元老级书画鉴定权威谢稚柳的题跋,谢本人亦称此图为真迹,买家交款后经北京的国家级鉴定权威徐邦达鉴定,认为此作品为赝品,“南谢北徐”之争随即成为中国书画鉴定界一大奇观,并引起轩然大波。最后经所受理法院另委派数位鉴定专家对该画重新进行鉴定,众口一致认定其系赝品,判决与结论总算是尘埃落定了。观图(1)成品,凡到美术院校接受过传统国画技法的系统学习与严格训练的人一般都能察觉到它气息不正。而气息的差距必同笔墨浅陋、章法牵强及造型的不肯定、理法乱有关。图(2)才是张大千地道的仿石溪笔法画作,它一入眼便是一副笔路详实、理法自然、气息纯正之相,与图(1)的“画”与“字”形成格格不入的鲜明对照。

辨识“摹古”造假法之“仿制”成品,因客观上不存在一件母本可资比较与证伪,所以有特殊性,建议鉴定者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首先是对当局作品所涉及技法的出处与衍化概貌要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其次对被鉴定物的笔墨与造型特点和质量再做衡量与评估;最后对该名家的学习经历及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必须心中有数,判断有标准。总之,只有做到全面而系统的观照与综合判断,才是对付该类型伪作的一把“尚方宝剑”。

关键字:造假,赝品,作伪,鉴定,书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