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网络批评的批评
网络批评的批评
作者:    来源:批评家    日期:2009-06-30

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批评”</STRONG>

2000年以来,随着艺术网站的出现,与其他艺术活动一样,艺术批评也深深地受到了网络的影响,以至于最终出现了“网络批评”这一说法。但这一说法能否成立,依然充满疑问。其中一个疑问是,“网络批评”指的是仅仅发生在网络媒介上的批评活动,还是也包括从其他媒介,如从纸媒上转载到网媒上的批评文本。在这个简单的疑问下,“网络批评”显然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更不是一个本质定义性的术语,而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新词。在艺术领域,人们用这个词来指一系列和网络有关的艺术批评现象,这些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也越来越需要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但一旦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又必须得划定一个范围,我们不得不首先分析“网络批评”这个词的含义,这也是在设定一个讨论的界限。首先,网络批评是和网络相关的,包括专门发表在网络媒体上的,也包括从其他媒体转载到网媒上的批评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有很强的综合性,集合了多种传播模式,有类似于纸媒体编辑模式的以网页及链接群刊登发表文章供人浏览的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有论坛、博客等交互性传播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交互性的网络传播方式已经在根本上改变了传媒性质,不再是从一点到多点的单向线性传达,而是多点交互同时发声。就这一点而论,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叫做网络传媒,而更适合叫做网络社区,实际上也正是如此。这意味着对于批评活动来说,网络不仅仅是刊载批评文本的媒体,还是批评事件的发生场所,可以用“网络场域”这个词来概括网络的这种双重性质。这是在修辞意义上利用“场域”这个词。

但“场域”这个词并不仅仅是修辞,还有着明确的社会学理论含义,它是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理论的关键词之一。“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布迪厄用这个概念揭示/构造出了一系列相对自主但又彼此关涉的社会关系网络,如“经济场域”、“政治场域”、“媒体场域”、“知识场域”等,而且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场域的范围和界限是变化不定的,研究者可以通过具体的经验来确定某个场域。[①] 因此,艺术批评本身就可被视为一个场域,而在其中,围绕着网络而形成的各种关系——既有意义上的,也有权力上的——也形成了一个次级场域,可以称之为“网络场域”。至此,可以说,“网络批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其社会学学名——当然只是在对象建构的层面上——应该叫做艺术批评中的网络场域。

在这样一种社会学对象建构下,“网络批评”所带来的一些现象才能够得到恰当的理解与有效的分析,如段君曾经划分了网络批评家与正统批评家[②],这并不是逻辑上对等的一对概念,但却十分有效地揭示了网络场域的出现所带来新的权力关系的调整。这意味着在艺术批评场域中,以往的辈份划分,地域影响力划分,私交圈划分,以及学派划分正面临着网络场域的形成而带来的挑战。而“网络批评”这一约定俗成的说法能够出现,也说明了在艺术批评场域内,网络场域还处于需要被刻意标记出的状态,处于弱势但正在挑战强势批评权力的地位。

因此,“网络批评”的概念实际上是被“正统批评权力”生产出来的一种歧视性指称,如同“有色人种”、“乡下人”这类命名。其潜台词是,网络上的批评活动大都是无价值的、业余的,甚至不能叫做批评,而只能叫做“网络批评”,真正的批评即便不是全部,但也主要是发生那些有刊号的被“我们”承认的杂志上的。

这带来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作为文化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网络批评”虽然已被“定性”为艺术批评活动中的网络场域部分,但是我们该如何定义艺术批评,我们能把网络上所有关于艺术的言语活动都视为艺术批评活动吗?这是一个网络场域带来的新问题,在前网络时期的艺术批评活动中,凡是公开发表的批评文本因为已经经过了纸媒编辑的挑选,质量有着一定的保证,符合一定的规范。但是在网络场域中,尤其是在论坛、博客这样的交互性社区中,编辑起不到多大作用,或者根本没有编辑,这使得有大量的关于艺术的言语直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什么样的言语才够得上是艺术批评呢?以一般的定义,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美术批评是“以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或价值判断”[③]。重点在于,这些定义中提到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关于艺术批评的标准一直很含糊,关于艺术批评的规范问题、学科性问题一直在讨论中,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正因为这样的模糊性,所以时常发生批评论争中指责对方不符合批评标准的事情,或者干脆拒绝承认对方的发言是艺术批评,而在网络场域中,这正是一个尤为典型的现象。这也反过来说明,并不是没有艺术批评的标准,标准一直是模糊存在的,它是不可言说的,或者说是没有被自觉意识到的一种批评场域中的既定习惯,用布迪厄的话说,是“惯习”。

对于艺术批评这样一种主体实践性活动来说,本身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设定出一些规范。不过,提出某种批评规范并不是本文的任务,本文只是在提醒我们要意识到,任何一种艺术批评标准的设定都包含有符号权力的运作。因此,本文先不设定一个标准,以便尽可能地把网络场域中所有的关于艺术的言语行为都视为艺术批评活动,以避免对“网络批评”做出出于“惯习”而不是出于理性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艺术批评学的层面上面对和思考“网络批评”这一艺术批评现象。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现象的“网络批评”实际上包含了三个相互关涉的层面与问题:网络媒介对艺术批评的影响、网络场域对批评场域的影响、艺术批评学对“网络批评”现象的回应。这也是从媒介研究、文化社会学分析与艺术批评学建设这三个角度去讨论“网络批评”这一现象。

网络媒介对艺术批评的影响

网络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最终产物,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这一点对于艺术批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艺术杂志是每月出版一期,至多半月出版一期,但是艺术网站可以做到最快速的即时发布。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大中文艺术网站上的首页上的艺术评论内容,如重要的批评文章,大概是每周更新二、三次,遇到突发事件,如批评论争,肯定是即时更新,最快能达到每天数次,而艺术论坛、博客上的信息则是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另一方面,网络传播能够使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到一个很大的范围,使它们在短期内获得比纸媒高得多的受众,一些重要的批评文章经常能够获得上万的点击量。虽然点击并不等于有效阅读,但是与纸媒杂志的发行与阅读情况相比,网络媒体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的阅读量是后者无法比肩的。有受众作为基础,后续的人际传播效果也被增强,这反过来又扩大了网络媒体的点击和阅读。[④]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要肯定的是,艺术批评活动被极大的激发了,因为批评活动属于信息交流行为,网络媒体提高了艺术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交流频率,也拓展了传播广度,这些都激发了大量的艺术批评需求。体现为,批评文章的数量激增,批评写作者人数的扩大,批评交流的频繁。艺术批评活动这样享受到了信息革命带来的好处,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总体而言,是批评文章变得短小,讨论的问题变得更具体、针对性更强,文章主旨的辩论性更明显,批评语言更日常化(相对于专业化),文理结构更简洁,写作、阅读速度加快,批评的时效性更突出。这一系列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如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对一件事情做出反应,写作者不得不很快用日常的语言、简洁的陈述针对这一件事情表达一个观点,这又强化了时效性,而相关批评话题的参与者也不得不跟进,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辩论的氛围,在这种辩论的氛围中简洁的文理与日常的语言又会得到强化。当然,这些特点并不是绝对的,如网络上的批评文章也常有较长篇幅,这是因为网络媒体几乎没有出版成本和篇幅限制,因而不需要像纸媒上那样控制在一定的版面内。但总体而言,这些新的特点以一种家族性关系出现在“网络批评”中,形成了人们对“网络批评”的一般印象。

网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对各种媒介和媒体的整合,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也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电视、CD等,因此,网络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超级元媒介。称网络为元媒介不仅是因为它的整合性,更在于网络在当下日渐增强的媒介决定权,这种权力表现在人们是通过网络来认识其他媒介和媒体的。纸媒上的批评文章如不经过网络再传播,就很难获得更大的影响,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于是,越来越多的艺术杂志通过网络来推广自己,开办网站、选发文章、公布目录、做广告,等等,而这正好再次确认了网络已经获得的元媒介地位。[⑤]在这样的情况下,批评文章最终都会出现在网媒上,不是首发就是转载。

但网络并不只是整合、统摄了其他的媒体,网络也有着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即交互性与虚拟性,尤其是交互性,这可以说是网络的本质。交互性是一种双向性、对话性的传播模式,它不仅仅体现在论坛与博客等网络社区的交流中,也体现在点击链接打开网页的行为上,点击即选择,而选择信息本身即是一种对信息的基本处理,不选择点击某个链接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正如在对话关系中捂住耳朵。这种双向性、对话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刷媒介建立的中心传播模式,传播者的权力至少有一部分被转交给了受众,甚至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已难以有泾渭分明的划分,尤其是在论坛、博客这类交互性体现得最为彻底的地方,传播权在理论上已经彻底消失了,因为谁都可以去发言。

对于艺术批评活动来说,这首先意味着批评写作权力的分散与下放,网络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绕过原有的由艺术纸媒建立的权力结构——编辑权力、审查权力等——自动地获得发表权利,因此艺术批评文章在数量上激增;其次,这也意味着批评写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调整,批评家权威得到了削弱,或者说姿态更具有亲和力。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点评、质疑,乃至直接著文回应某篇文章;另一方面,为了被点击,批评的话题越来越倾向于新闻热点,写作的语言越来越富有修辞色彩乃至娱乐性,一切为了取悦读者。而网络的虚拟性又进一步削去了原有的批评家权威,甚至让很多批评家饱受“笔墨官司”,网名带来的“虚拟平等”让一切现实的权力等级烟消云散,也让一切现实的权利契约关系不复存在。

这一切都让“网络批评”显得生气勃勃但也气势汹汹。从既定的批评专业性要求,或者说,从原有的艺术批评场域的“惯习”来看,网络带动了艺术批评的发生,但降低了批评写作的水准;促进了批评文本的传播,但扰乱了艺术批评的规范。但是从网络场域自身的价值标准来看,与其说是批评水准的降低,还不如说这是批评写作的大众传播倾向增强,专家性写作的对象是同行,而大众性写作的对象是普通读者;与其说是扰乱了艺术批评的规范,还不如说网络场域已经在参与制定,或者在改造原本就含含糊糊的批评规范。

总之,不管“网络批评”现象是一场解放还是一场暴乱,但肯定,这是一场权力关系的调整,甚至可能是一次权力关系模式的变革,这种调整和变革必须被纳入到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关键字:艺术批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