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展览评论 > 火种深埋——赵红尘多元艺术展:主
火种深埋——赵红尘多元艺术展:主
作者:向卫国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2-03-21

《十字架》(雕塑·古木着色,500cm×310cm×41cm)

组画中间的十字架雕塑用产于贵州雷公山的百年古香杉煅造,其颜色深红,源于艺术家“为其注入黑暗之后又要注入冷血”的特殊艺术处理。为体现历史的真实性,艺术家特意寻找到一幅1285年的意大利壁画,按画中十字架的比例,精确放大,保持了一种宗教的虔诚感。

“十字架”作为一个宗教符号,在传统语境中从来就具有相悖的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染上耶酥之血的圣物,具有不可亵渎的神圣性,因而全世界所有的教堂都以它为标志;另一方面,十字架在世俗性的中国社会也许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刑具,因为耶酥死于其上,所以它往往象征着人生不可卸除的重负,尤其是精神的重负,常常遭到诅咒。

眼前这样一具倒在地上的血红的十字架也因此而显得十分吊诡:究竟意味着神圣之物遭到践踏,还是精神重负终于卸除?显然前者可以解释为某些恐怖的人类精神暴政(如独裁,如金钱的统治都是暴政)的胜利,而后者却可以解释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难道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精神和道德重负的自由其实是没有的,否则必然走向其反面。所以画家把此十字架处理成从未见过的深红色:那不仅是耶酥的血所染,也是人类的血——大凡人类试图摆脱各种“十字架”的革命(革命通常以“红”自诩其正当性和正统性),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社会的,无不以血流成河为代价。所以倒地的十字架必然是红的;而红也是一种放倒十字架的可怕力量。甚至“红”本身也最终成为了另一种倒置的十字架,人类背着它,其沉重不异于任何别的十字架。

颇有意味的是,在倒下的“十字架”中,艺术家还表述了另一种认识。艺术家说,“这是连接东西文明的一座虛桥,我尽可能以实体的方式把力与美显示出来。”为了显现出一个可感知的力学与美学的“桥”体,艺术家把十字架放倒,像世界上所有的桥一样,与大地平行。而如此一来,此“桥”竟成了两条垂直交叉的道路,提供了四个方向,历史上从来没有建造过这样的桥。但令人惊奇的是,此“十”字桥却正好形象地反映出今日“东西文明”交汇后的处境,几乎全世界的人们都处于一种文化的十字路口,所谓的多元化毋宁说是一种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与彷徨。

假如我们再稍稍往前追述一下并不久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座“十字桥”的出现,其实代表着人类文明史上一段极其血腥的故事:对西方来说,与东方的相遇伴随着一种殖民主义的扩张,他们在向世界宣讲耶酥教义的同时,却杀死了耶酥的真精神;对东方来说,其被殖民和被迫西化(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也是以其传统文明和传统道德为代价的。

由此我们更深地理解此十字架深红的颜色:它既是耶酥之血(不仅是肉体之血,更是精神之血),也是人类之血所染。

《信·望·爱》(布面油画,300cm×200cm)

这三个字显然都是一种正面的价值,画家再次选择耶酥为这些价值的象征。

此耶酥像是受难时的标准耶酥像。但是,耶酥背后的十字架不见了(倒在了地上并变为金钱的十字架?),耶酥腰间的白裹巾也变成了一袭红色的纱巾。

十字架的移除,是不是意味着耶酥受难的意义已经在当今世界被彻底消解?耶酥之死甚至已经不被接受为一种代替人类的受难?

画面中轻缠在耶酥腰间的那条夺目的红纱巾显得异常轻浮,有点像此一时代流行的政治波普艺术手法,不过它是宗教的主题,所以也可以叫作宗教波普——这种轻慢的态度,这种既不爱也不恨,既不尊重也谈不上故意羞侮的对待一切包括神圣之物的“无所谓”之心,正是当下人类最普遍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真正的忽略,一种比反对和仇恨更加彻底的放弃和遗忘。

过去那个站在十字架上,处于死亡过程中的耶酥,表情是安详的。因为他确信死亡的意义和价值,确信自己正在代替人类受难,确信生命将来必会复活。但是,现在,耶酥的眼中流出了“血泪”!不是因为肉体的疼痛,而是因为他再也不能确认死亡的意义,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不知道人类是否需要他的死!或者说,他已经不知道他的死是否还能够为人类赎罪?因为他发现,属于他的十字架已经被人类自己背在了背上(《九五至尊》),甚至人类已决心将它背入冥府,死也不肯放下(《新十字架》)。那么,一切的努力还有何意义?最终岂不是万物归“零”的结局(《万寿无疆》)?

耶酥仿佛钉在空空的十字架上,悲悯地注视着倒地的《十字架》和漆黑“木糠”中重生的《新十字架》……耶酥之眼(象征着生死的双眼一开一合),流出了“血泪”!

关键字:火种深埋,赵红尘,多元艺术,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