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展览评论 > 成都双年展:宏大叙事的“主题展”
成都双年展:宏大叙事的“主题展”
作者:    来源:新民周刊    日期:2009-08-12
叙事中国:成都双年展

如果我们把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视觉艺术,看成是对中国进行不断认识和建构的形象史,那么,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视觉艺术,则同样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最新部分,或者说是对中国这一宏大主题的最新的叙事。

诚如张国立拍摄的《大生活》那般,经过了2008这不平凡一年的成都,非但没有因为天灾而变得颓丧不堪,反而在灾难过后,拥有了全新的生命活力,继续着有滋有味的“成都生活”,令所有的人为之惊叹不已。

作为成都文化界“传统项目”的“成都双年展”,伴随着宠辱不惊的“大生活”,也顺利地走到了它的第八个年头。

宏大叙事的“主题展”</B>

以“叙事中国”为题的“主题展”,共包括74位艺术家的271件作品,涉及油画、水墨、摄影、影像、雕塑和装置几个门类。尽管所选择的作品不限艺术种类,但在艺术方式上,却坚持以叙事类的作品为主,同时注重叙事方式的独特性和原创性。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历史情境中,不少关注中国现实、思考中国问题的艺术家,始终以视觉艺术的方式,站在不同的学术立场和角度,表达着他们自己对中国社会的现状乃至未来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把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视觉艺术,看成是对中国进行不断认识和建构的形象史,那么,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视觉艺术,则同样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最新部分,或者说是对中国这一宏大主题的最新的叙事。”作为艺术总监的冯斌,始终认为艺术对于反映社会、反映现实一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艺术家独特的叙事方式,建构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中独特的中国概念和形象”。

基于此,“叙事中国”作为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的主题,就是要通过艺术作品,展示与每一位中国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历史与现实。“5·12汶川大地震”自然是不可回避的最重要题材。走入展厅,最为醒目的无过于迎面而来占据着一整片墙壁的立体雕塑《尊容》,艺术家谭云、朱成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为在本次大地震中罹难的众多四川同胞雕塑了头像,当整整一面墙壁的铜像宛如长城般屹立于展览大厅时,每一位参观者无不肃容哀悼,更有不少观众自发在雕塑下摆放一朵朵粉红的康乃馨。类似作品还有吕山川的油画《2008年5月19日》,描绘了整个中国在那一天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的静止画面……

除了“5·12”,不少新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同样是参展艺术家关心的题材。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这群艺术家,60年来的风风雨雨,都是激发艺术创作的最佳灵感。在现实篇中,苏新平的油画《最后的晚餐》、莫鸿勋的油画《上访者》、张晨初的油画《新“商官学工农”》、徐若涛的影像作品《北京昌平七里渠收容所》、李娃克的影像作品《国歌》等作品,体现出了艺术家对于当下社会中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于其背后社会现象的深层反思。在都市篇中,刘庆和的水墨作品《圣帕》、马堡中的油画《潮起潮落——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徐晓燕的油画《愚公移山》、刘瑾的图片作品《受伤的天使》,在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当代都市人生存状态的同时,更体现了艺术家对精神状态的关注和思考。而在乡村篇中,罗中立的油画《拥抱》、忻东旺的油画《龙脉》、李一凡的影像作品《乡村档案——龙王村》等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中国乡村和农民生活的经验与感受,同时也体现出了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之下,中国乡村和农民所面临的境遇和现状。

在历史篇中,陈丹青、孙建平、徐唯辛、沈敬东等艺术家对于“中国历史”纷纷有着独到的个性化表达。陈丹青颇为著名的《国学研究院》描绘了梁启超、王国维等大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种种姿态。而孙建平则用自己的画笔,为自严复、康有为以来近百年中坚持独立操守与人格魅力的知识分子造像,并取名为“我的先贤祠”,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无独有偶,徐唯辛以极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来的风云人物,自毛泽东、周恩来起,到顾准、冯友兰等知识分子,以及张志新、雷锋等时代人物,乃至江青等,无不收入笔下,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来的时代风云。这些“新历史画”无不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的重新思考和独特理解。

“应该说,这些洋溢着强烈个性的艺术作品,尽管描绘、表现的是一段中国近现代百年史,但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不是意识形态的图像化。与其说它们是历史的记录,不如说是属于每一个艺术家的私人历史记忆,体现了一种知识分子的体验与道义。这也是这些艺术作品的最大价值所在。”冯斌解释道,“尽管在主题上,这些作品都担负着宏大叙事的责任,但从表现方法来看,却是非常注重知识分子个人感受的。这群参展的艺术家基本与我差不多年龄,属于艺术界的中间层,虽然没有老一辈艺术家的丰厚修养,却比年轻艺术家多了一些阅历。在与共和国共同前进的岁月里,我们步入中年,因此,这些作品体现的,恰恰是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眼中的‘宏大叙事’。”

投入与自我并存的“新人特展”</B>

自2001年起,作为第一个在大型展览中把全国艺术院校的学生新人新作纳入组成部分的“新人特展”,成为成都双年展的一大亮点,从此之后的数届,“新人展”更是渐渐获得了越多越多的社会关注。关注新人,就是用发展和前瞻的视野关注中国艺术的未来。本届“新人特展”共有48位青年艺术家受邀参加,共计182件作品。

“叙事中国”是宏大的话题,涉及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新人特展中也不缺乏这样的作品。从柳青的《G4472》,刘晓亮的《拆迁系列》,王洪凯的《5·12祭》,张杰东的《洗脚城》,钟锦沛的《都市系列》,徐小鼎的《京畿胜境之图》,吴邦春的《红白喜事》,王哲然的《城市切片·办证》,莫堪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作品中,人们看到了年轻的艺术家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积极投入社会的勇气。

另一方面,作为大部分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在上世纪末的本届“新人特展”的艺术家们,更多地愿意倾向于自我化的理想表达,而放弃用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批判。对此,作为“策展人”的冯斌有着“喜忧参半”的情绪:“这次的新人展,是我策划得最为郁闷的一次。不是作品艺术质量不高,而是往往与主题不符。不得已,放宽了评选尺度。尽管如此,在目前入围的这些作品中,能真正符合‘叙事中国’的,其实少之又少。”冯斌坦言,一开始对此现状,他很是不满,“总觉得年轻人不该那样浅薄、自我。对我们来说,5·12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在年轻人眼里,可能只是一条干巴巴、看过就忘的新闻而不去关注、表现。这怎么行?”然而转念一想,“这种群体现象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现实?我们当年不也是在这样的指责声中走过来的么?社会、时代本来就是在九斤老太的指责声中悄悄进步着的。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我们当年那个‘一展成名定终身’的时代了,艺术终究是会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

关键字:成都双年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