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展览评论 > 《西南力量》当代艺术邀请(巡回展)学术研讨会
《西南力量》当代艺术邀请(巡回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09-01-01

陈默:</STRONG>下面有请著名的批评家高岭发言。

高岭:</STRONG>谢谢大家,前面有很多批评家都谈了对这次展览的看法和建议,我个人都非常认同。

“西南力量”,综合前面各位批评家的意见,再揣测陈默的意思,他在策展或者是构思“巡回展览”的理念里面,当然这是一个开始,可能以后还会继续。因为这次叫“首届”,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

也许这次“西南力量”只是一个起步,所谓万事起头难。如此从这次展览上来说,或者叫“跟进”。这次展览以前,西南地区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现象来看,应该叫做“西南绘画力量”会比较准确,这也综合了前面很多批评家的意见。

就是二十多年来,西南艺术家基本上都是平面绘画的作品是最叫响的。雕塑作品,就是架下的雕塑作品,更影像作品,图片这些东西等,西南艺术家显得相对来说比较弱。

当然我们知道在十几年前,曾经有一个群体。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整个西南都是平面绘画。就是说这个展览是面向未来的,可能用“西南力量”。可是未来毕竟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我觉得是不是叫做“西南绘画力量”更好一些。这是前面很多批评家已经暗含的意思,就是作品里面几乎全部都是架上的。不光是这个展览是,以前的很多展览,除了“成都双年展”有一些立体的东西以外,几乎我们看到的西南艺术家基本都是平面绘画,到今天也是。包括一些成功、成名的艺术家。所以这个现象,它的平面绘画力量,视觉的力量究竟在哪儿?这是一个问题。

那么是什么造成的这种现象呢?就是大家都在,我觉得可以研究,如果陈默先生还继续推动这个事情的时候,可以研究是什么造成了西南艺术家基本上都选择平面绘画的。我觉得经济的问题还是很大,平面绘画需要的空间、工作室小,需要的材料、成本比较低。这也反映了一个特点,就是西南地区的艺术创作和沿海、东部、东南部,甚至和北京之间,当然成都也算大城市,重庆是直辖市,但毕竟和东部来说,它在商业化,或者是商业领域的介入比较少。像我们看到北京是国际买家比较多,或者是国际的机构、资金来源比较多。

前面讲到了西南从90年代开始对中国几个重要的一些展览资助最多的就是西南,虽然前面讲到了西南企业家并不是最有钱的,但是资助是最多的,可是这种资助毕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可能造成了西南艺术家、西南的年轻艺术家基本上都选择了架上绘画。这好像已经是二十多年了,还不光是这一次,这是一个现象,值得去研究。

在这里面,即便是这样,看了这个展览,前面讲到了在绘画语言形态上风格雷同的很多,我觉得也有好的。因为这个展览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可能都是刚刚研究生、本科生毕业的,大概70后,80后的艺术家占了85\%—90\%。即便是这样,我还是看到一些不雷同的,个人化的东西。刚才也讲到有画风景的、素描什么的,给了我一个新的启发。像《下雨》这都不是我们看到所谓西南的民俗化,或者是玩偶化的东西。还有俸正泉也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

当然有大部分年轻人的很多作品确实有很多雷同的东西,相似的东西,语言上接近的很多。实质上这个现象不仅仅是西南地区,其实在北京、在上海,有一些展览,主要涉及到年轻人的作品,很多都是卡通、动漫,这些东西确实非常多。因为网络化的视觉经验,生存方式对年轻人的影响,他们就生活在这里面。我觉得在这里面,如果从网络化的视觉经验如果能转换成自己的创作语言,可能不一定都是绘画。

网络上的图片,3D、设计的做出来的东西,转换到绘画上来的时候,不一定很好。转到绘画上,不一定很成功。没准儿转到一些装置,或者是其它方面会更好一些,会拉开一个距离。你把网络上的图像、资料画成绘画,未必是一种好事,可能距离太近了,所以造成互相撞车、雷同的东西太多了。

就是说,一,前面批评家讲到的,这个展览普遍现象的东西,不仅仅是这个展览中存在的,实际上是今天年轻艺术家、新一代艺术家里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全国都是这样。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因为坐在这儿谈展览,就谈这个展览本身,实际上全国都存在这个问题。

二,怎么办?有没有希望?有。我刚才讲了,这些年轻人有那么四五位艺术家,就是在平面绘画上,还是给了我们很多新的一些启发,有一些在做自己的尝试。我觉得坚持自己独立思考的,以后能够走得更长久。即便不能改变现状,还是选择平面绘画,在这个方面确实是到了一个要深入思考的阶段。

还有一个意思,在今天2008年年末的时间里面,能够在成都,还有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收藏家,有很多,包括杨凯,而且他不光是在成都,而且已经大举进军北京,就反映了四川的企业家也好,艺术机构也好,十几年来,确实对中国当代艺术贡献是很大的。

在这一点上,一方面,前面专家在这儿会诊、讨论艺术语言,他们希望作品就是在平面上也应该往前推进。另一方面,四川的艺术机构和企业对艺术的贡献和推动是不容忽视的,应该高度评价。其实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议题,就是四川企业家和机构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所扮演的作用。就是其它地方,西南地区扮演的作用,东北地区有吗?华东地区有吗?有这样的集中和突出吗?没有。所以这一点应该是作为艺术评论家可以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还想到风格雷同,有的时候不光是西南地区的一个现象。因为最近几年,当代艺术市场比较好,当代艺术里面的主体都是来自于西南地区,所以西南地区的一举一动都好像事关全国似的。其实在90年代,刚才殷双喜的发言,我就想起,90年代也有一个现象是成风的,画风,不是说油画油用的很多,画的很松,是现在西南地区艺术家的现象。90年代中、早期是画的很结实、很厚、很板,甚至很干涩的油画,哪儿呢?鲁美,威尔森,以及威尔森周围的一些人。所以在90年代中早期的时候,油画界也有一批现象,就是鲁美是90年代中早期时候很强势的一块,至少在“油画年展”,在官方的展览里面,鲁美是很突出的。

所以那个时候,国内的油画界,至少在很多媒体、宣传上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风格上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最近几年确实是西南地区,风格上雷同的比较多。我觉得专家、学者在这里谈到这一点,也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今天在这里谈也是面对全国年轻艺术家的一个提醒,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够距离太近。就说这几层意思,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下10页
关键字:西南力量,当代艺术,研讨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