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场前沿 > 艺术市场因拍卖行过度竞争正被谋杀
艺术市场因拍卖行过度竞争正被谋杀
作者:    来源:雅昌艺术网    日期:2012-04-26

五月,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即将在纽约迎来一年两次的现当代艺术拍卖季,这将为今年整个艺术市场的价格走向定下基调。但是随着艺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从传统藏家到新型投资者,买家的群体范围不断扩张。拍卖行自己也是使尽浑身解数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拍品永远都是“早年失传真迹”的罕见佳品,永远都是“百年一遇”的机会见到真品,永远都是“最重要、最无价、最精美、最上乘、最具历史意义、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

其实,艺术市场采取营销手段,修辞丰富生动些也都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世界两大拍卖行来说,每一场拍卖会的成交额都备受全球艺术从业者关注。但不可否认的重要一点是:现在的艺术拍卖市场似乎已经处于拔苗助长的危险状态,过度竞争滋生的夸大宣传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市场杀手。

以佳士得拍卖行为例,2011年的成交额为57亿美元,日前宣布5月8日即将举办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拍卖专场上呈现“格哈德-里希特的六幅重要极佳精选作品”。然后呢?佳士得难道还准备了一批格哈德-里希特的“重要”作品?还是计划推出“更重要”的拍品?再看这“极佳”二字,难道少了这个形容词就会影响拍品的估价吗?

苏富比,尽管2011年的成交额为58亿美元,但仍面临着股票缩水的窘境。对于即将上拍的“呐喊”,据说是目前唯一一幅私人收藏的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版本,“苏富比即将推出全球最瞩目巨作!”,不仅如此,拍卖行还承诺“这件重磅拍品将于4月13日在伦敦苏富比预展上首次与世人见面。4月27日,在纽约的苏富比预展上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面世。”有机会能够亲眼目睹这种现代艺术图腾级的拍品的确很值得鼓掌庆幸,但我们是否反应过度了呢?

毕竟,这只是一幅画,不是一项全民运动。尽管如此,“呐喊”上拍这件事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到赫芬顿邮报,报道铺天盖地。据伦敦《每日电讯报》,“上千人参观蒙克的这幅‘呐喊’”,4天时间里有5000多人涌向苏富比的展厅一睹这幅画作。

一番喧嚣过后,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8000万美元的最低估价和有购买意向的那二三人。如果“呐喊”不争气,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成交价格,那同场上拍的蒙克其他作品怎么办,难道那些作品就不是上乘之作?

虽然,稀有罕见、名声在外的确能够为这幅画添色不少,但个人认为其实在5月2日的拍卖会上,还有很多上佳拍品:毕加索的“Femme Assis”(估价2000万到3000万美元),Leger的“Femme au Mirroir”(估价仅为200万到300万美元),高更的“Cabane Sous Les Arbres”(500万到700万美元)。

还有一种可能:像“呐喊”这样馆藏级的作品,有可能会被卡塔尔皇室家族收留。2011年,卡塔尔收藏家族豪掷2.5亿美元从私人藏家手里购得了塞尚的“玩纸牌的人”,不仅如此,马克-罗斯科和达明-赫斯特的作品也成为他们的囊中物。

让我们再回头探讨佳士得拍卖行,5月1日的夜场拍卖会上,“玩纸牌者”的另一个不同版本“罕见水彩习作”将会出现,估价1500万到2000万美元。原谅这里持一些怀疑态度,但是这件“惊现”拍场的罕见画作的风头应该很难盖过原作2.5亿美元的世界纪录。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仅仅是画作的一种宣传推介。但个人认为决没有这么简单。就像里希特作品拍卖会以“划时代”自居一样,从佳士得方面考虑,塞尚的作品拍卖可谓是“艺术市场中标志性的关键时刻”。

“关键”,怎么关键了?是这幅画对于整个艺术市场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关键”作用?还是它的落槌价对市场行情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无关价格,究竟是什么令该画成为市场“关键”?退一步讲,成为“关键”真的很有必要吗?难道就不能体会这幅画带来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拍卖行的一番宣传造势是否成功了呢?正如Fabian Bocart在TEFAF三月的会议上指出的,“艺术品价格行情上下波动”。但是里希特、蒙克和塞尚的艺术不会因落槌价的高或低受到影响。只有当我们遗忘一些本质的时候,艺术市场才会崩盘:与“最”无关,与广告词、宣传语无关,与金钱无关,有关的只是“艺术”。

关键字:艺术市场,拍卖,竞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