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中国艺术气息弥漫在威尼斯
中国艺术气息弥漫在威尼斯
作者:吴任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1-04-13

威尼斯

中国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自接过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划工作起便异常忙碌,他提出的“弥漫”主题引发了众多好奇与推测,在传统文化参照下以气味为主线的构思颇具新意。可以拭目以待原弓、潘公凯、梁远苇、蔡志松和杨茂源这五位艺术家最终如何以装置形式表现酒、茶、中药、香、荷等气味性概念,而中国馆所在的储油库及绿地空间这样的现场环境届时将会对展示有怎样的具体影响也尚未可知。让我们窥视一下彭锋理念中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究竟创意何在吧。

问:您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定的主题为“弥漫”、并以气味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与双年展总主题Illuminations(启迪)的结合是怎样考虑的?怎样具体理解“弥漫”这个主题?

答:Illuminations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光照、照亮,引申为启迪。最初我接到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邀请函上,该词被译为启迪。我后来访问了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网站,发现比奇用大小写的形式,将该词区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写的ILLUMI,就是光照的意思。第二部分是小写的nations,意思是诸国家或者众国家。两个部分加在一起,说明展会主办方希望艺术家们来思考一种国家关系。我在策展方案中做了这样的理解。

“弥漫”,我比较喜欢这个词,它表达的意思一方面比较柔和,一方面蕴含力量。我之所以用“弥漫”这个主题,原因在于它既能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又能表达我对总主题的思考。我在策展方案中这样写道:“基于光照的启迪,是基督教文化的基本观念。中国文化更侧重味或者气味。中国哲学主张宇宙万物是气的聚散,而不是上帝的创造。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呈弥漫、迂回、渗透的状态,与光的直线照射不同。对于直线照射的光来说,最重要的是‘源’,上帝就是‘源’的象征;对于弥漫渗透的气味来说,最重要的是‘流’,自然就是‘流’的过程。一些比较美学家已经注意到,西方美学重视光,中国美学重视味。西方的光的照射和启迪,就是中国的味的渗透和弥漫。”我用味的弥漫来对应光的启迪。我现在还对我这个应答感到满意。我自以为弥漫比启迪能够更好地说明今天错综复杂的国家间关系,当然也能够更好地说明中国文化的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应答。

问:中国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已被反复使用,西方也已很熟悉,您这次会从怎样的角度来考虑传统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形式?

答:这次展览着重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它跟简单挪用中国文化符号不同。当我们在说文化符号的时候,尤其是在说传统文化符号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这些东西是过去盛行、现在衰落或者需要保护的东西。但是,我们这次展览要展示的东西,却不是这些缺乏生命的符号,而是迄今仍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是当代中国人活生生的生活的一部分。据我所知,这些东西很少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被使用,因为它们离实际生活太近,太像生活而不像艺术。当代艺术创作喜欢用某些离今天生活较远的符号,这样更容易同真实的生活拉开距离,更容易体现“艺术性”。这符合当代艺术的“相异性”原则,艺术总得跟生活不同。如果一个西方人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对实际的中国不太了解,仅仅通过当代艺术中挪用的中国文化符号来了解中国,那么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往往是非常异样的,至少是好多年之前的中国。对于那些来过中国,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比较熟悉的西方人,他们应该很容易看出我们这次展览与那些挪用中国符号的作品之间的巨大差别。

问:气味作为展示手段之一,打破了展览的视觉常规,对于如何在空间中展示“气味”,您是否已有打算?

答:除了我的打算之外,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办法。这次展览的确打破了常规,其中有一个外在原因是中国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规的展馆。大家都知道,中国馆可以利用的是一块草坪和一个装满油罐的油库。我这里无法对作品进行具体的描绘,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所有的作品不仅充分展示了气味,而且有极好的视觉效果和声响效果。当代艺术在视觉领域中的探索已经走得很远了,里面很难有新的创新的空间。近来通过多媒体将声音也包括进来了,扩大了当代艺术的领域。但像我们这次将嗅觉、味觉和触觉也包括进来的实验,估计还不太多。我想试试,像嗅觉、味觉和触觉这样的通常被认为是低级感官的领域,是否也可以进入当代领域。我期待所有参观中国馆的观众,首先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那里的艺术,其次才是用脑子去思考它们。

关键字:彭锋,威尼斯双年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