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威尼斯的中国铺子
威尼斯的中国铺子
作者:    来源:《新周刊》    日期:2011-08-02

有人问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这次中国馆带去的气味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他答道:“威尼斯夏天有很多臭水沟,我带去这些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的。”

只有中国符号,没有当代性。6月4日开幕的54届威尼斯双年展,非议声不绝于耳。前几届操刀中国馆者,不是专业策展人就是艺术家,今年其他国家馆策展人公布很久后,中国馆策展人的人选才姗姗来迟——不是专业策展人,更非艺术家,而是学者彭锋。

研究哲学的北大美学博士彭峰,论知名度不及以前的中国馆策展人蔡国强或侯瀚如,论人气不及那些圈中社交明星的候选人。无法服众的人选引得艺术圈对内幕猜测纷纷,一直有传闻彭锋是“内定”的。

1948年开始,威尼斯双年展就代表了国际上最前卫的艺术潮流。但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拿去的是民间剪纸,1982年又拿去刺绣工艺品,与双年展宗旨和世界艺术潮流格格不入,令组委会哭笑不得。

事隔31年,中国符号仍是一个魔咒,彭锋今年以“香、酒、药、茶、荷”拟定的命题作文,不过是中药、火药、风水、龙等一系列中国符号的继续。

有国内批评家说,如果自己是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就干脆把中国馆给除名,因为“这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威尼斯又不是万国商展”。

把中国牌打到底

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官方邀请中国馆入驻,策展人范迪安和艺术家准备联手用青砖、陶瓷和屏风等传统材料搭出一个中国馆,但因非典未成行。2005年中国馆才正式落户威尼斯,策展人蔡国强请去了不是艺术家的风水大师王其亨。王其亨拿出《威尼斯双年展的风水》报告,在威尼斯挨个看风水,他说威尼斯国家馆“阴阳不平衡”,说澳大利亚、比利时、匈牙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馆都用厚墙封闭,只留一个出口,对人有排斥性,显得非常冷漠,并缺少与环境的对话。但他将位于军械库最后一个黑暗工业空间,有一排排生锈油桶的,非常糟糕的中国馆说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彭锋今年也用跟中国风水相关的“五行”理论做成“五味”概念。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是“启迪”,总策展人、艺术史学家、评论家比奇·库莱格说,展览将“关注直觉洞察力和能散发出光芒的思想”,意图用“启迪”引发人们关注全球化世界的各种重大变化。彭锋将启迪的英文illuminations理解为“光照”,理解为西方人的美学思想核心,然后对照中国的美学思想“羊大为美”(肥硕的羊味道鲜美),所以他用味觉来对照西方象征光照的“启迪”。在策展方案中,他文绉绉地阐释了西方美学重视光,中国美学重视味。

彭锋说鲁迅和丹托给了他最大的启发。“看鲁迅的文章让我想到两种味道:药和酒。后来加成了五味。”彭锋认为,“今天的艺术就像中药一样,有两个特点:第一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就像药铺里面的药可以随便抓,第二,你得有病,才需要——一定要有问题,药解决你的问题。”

“像我们这次将嗅觉、味觉和触觉也包括进来的实验,估计还不太多。”彭锋自信满满地说本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非中国馆莫属。但不少人都认为,2011年威尼斯中国馆参展艺术家水准是历届中国馆最差的。青年批评家段君说:“蔡志松的作品《故国·风》、《武士头像》等,均为典型的中国符号塑像。他的作品如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怎能不令艺术界义愤填膺?因为从理论上说,入选威尼斯中国馆的艺术家代表的即便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水准,至少也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较高水平。”

与“香、酒、药、茶、荷”对应的作品是潘公凯的《融》、原弓的《空香6000M3》、杨茂源的《器》、梁远苇的《我请求:雨》、蔡志松的《浮云》。

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用巨大的水墨残荷连成一道走廊,走廊充满荷花香。女艺术家梁远苇悬挂许多软管,从中滴出白酒,发出白酒味,再用海子的诗命名《我请求,雨》。杨茂源把中药装进手拉坯的陶制药罐,希望这个散发着中药味的小器物被观众带至各地。

蔡志松做了10朵内部充满与空气等重的氦气的浮云,想让这些散发着茶香的“浮云”在中国馆的院子里飘来飘去,但竟飞不起来。巧得很,2005年6月9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开幕式上,孙原、彭禹拿农民杜文达自制的飞碟当作品的《农民杜文达的飞碟》启动后,只见颤抖不见起飞。“方案阶段,蔡国强对文化部官员说,这个农民飞碟到时飞起来,肯定给世界震惊。展览后,蔡国强说没飞起来才是观念!如果不被艺术家忽悠,高中物理学知识是应该有的!”当年任中国馆策展助理的皮力说。

原弓的作品《空香6000M3》,阵势很大,雇了20个人的技术和安装团队,用40组超声波雾化器和8组高压水雾系统制造气雾,让中国馆伸手不见五指,同时还散发出檀香味,还伴有古琴声。原弓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中国关于气韵的美学概念。但有人问“展示早期的蒸汽机吗?”有人说“就看到白晃晃的烟雾,这是什么?”且不说烟雾弥漫的效果跟武打片里的特效如出一辙,单是展馆里放烟雾已被人做过数回了,如西方艺术家安·维罗妮卡·让森斯就曾让美术馆的展厅里充满浓雾。不过原弓最初的方案是想用浓雾把整个圣马可广场都遮起来,在一分钟内让威尼斯飘飘欲仙。但因牵涉到文物保护,没能通过。

“艺术圈比娱乐圈更复杂”

有人问策展人彭锋:“这次中国馆带去的气味是否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他答道:“完全没有,威尼斯夏天有很多臭水沟,我带去这些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的。”

彭锋“五味”方案几乎与上世纪80年代送去的剪纸、刺绣类工艺品没什区别。段君说“使中国传统美学下降到世俗层面,完全没有精神的高度”。很多人说,彭锋把中国牌打到底了。新浪微博上至今未透露身份的圈内人@阿特姐姐写道:“你可以期待下届会有户县农民艺术家参加。”

威尼斯双年展毕竟是一个当代实验艺术竞技场,应该用自己当代艺术的语言来和西方对话。所以中国馆更应该揭露当代问题,而不是向外国人展示“大羊为美”。尽管2007年侯瀚如派了沈远、尹秀珍、阚萱、曹斐四个娘子军征战第52届威尼斯中国馆,主题“日常奇迹”也没多少噱头,但却是最没争议的一届。因为长期游走西方国际艺术界的侯瀚如对中国馆打中国牌的思路有着强烈警惕,他试图用国际语言来与西方对话。那是中国馆在威尼斯双年展,真正说了当代语言的一次。

朱其2009年炮轰道:“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策展人的选择,可谓是某些文化部官僚拿国家公器和国家文化形象当儿戏的一场‘闹剧’,同时又是蔑视民主的专制主义表现。”朱其质疑: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决策为何取消原有的公开竞选程序?二、为何选一个二流艺术家当中国馆的策展人?三、为何全体中国批评家和策展人都被排除在外,国家馆策展人的决策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猫腻”?

被称为“二流艺术家”的中国馆策展人卢昊立马委屈地指出内幕:“因为各方利益的牵涉,威胁、谩骂、过生日送现金来的都有,有时半夜还收到要挟的短信。有些合作的朋友和合作单位的老板都因为没选择他们的艺术家而翻脸,解除合同、撤销拍卖。”卢昊总结说,“艺术圈是个很大的名利场,甚至比娱乐圈还复杂。”

去威尼斯镀金

这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成立了由范迪安、谭平、王璜生、张子康、舒可文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但中国还是没有做到像其他国家馆那样公正、透明。朱其说:“国家馆策展人的选择,理应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通过策展人竞选制度来决定谁是国家馆的策展人。任何国家性的制度性的竞选程序未必保证最优的竞选结果,但至少要保证一种程序公正,并能选出某一行业多数认可的相对德才兼备的策展人代表。”

并不都是圈内人的专家委员们这次站在各自立场提名了15位活跃的策展专业户或画廊老板作为候选人,候选人包括黄笃、冷林、高士明、皮力、卢杰、俞可、郭晓彦和王新友等。圈内人士玩起了猜猜猜:“黄笃是张子康推荐的,高士明是范迪安推荐的,郭晓彦是王璜生推荐的。”但不知哪个专家提名了冷林、皮力、王新友、卢杰等画廊老板,这显然有悖于“国家馆策展人是一个由优秀批评家和艺术学者担任的工作,这早已是不需解释的国际艺术界的常识”(朱其语)。

尘埃落定后,彭锋说:“我帮文化部完成了一个任何人来做都会挨骂的任务。我相信找我来做是非议最少的,因为我本身就不是这个圈子里面的。”不是这个圈子里面的彭锋选择的艺术家,除了潘公凯有知名度外,其他四位在公众视野中都很陌生。艺术圈又玩起了猜猜猜:“杨茂源和今日美术馆关系密切,梁远苇是冷林的北京公社的签约艺术家,原弓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

“香、酒、药、茶、荷”代表中国符号,却不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同样是在威尼斯,艺术家泰利·杰弗罗伊发起的“急救室”持续项目之一《批判跑》,从5月30日起连续6天每天以一个主题开始跑和辩论。参与者众多,人人表情严肃,跑步流汗的同时辩论一些敏感话题,尤其是政治话题。而拉美国家馆2005年获金狮最佳年轻艺术家奖的丽吉娜·乔斯·加琳多则将身体用作政治武器。相比之下,中国馆没有对当下的反思,只有一片和谐。

所以段君将2011年威尼斯中国馆比喻为最后的傀儡,“艺术家成为傀儡、策展人成为傀儡、评审委员会成为傀儡、中国馆成为傀儡”。

参加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20余位中国艺术家早已飞黄腾达,个个是大腕。威尼斯双年展是镀金的机会,更是拍卖会上价格飙升的筹码,据说还有人出钱大力推荐自己手中掌握的艺术家。人们尚未猜透背后究竟掩盖着怎样的真相,2013年策展人人选已传言四起,坊间传说已内定为在艺术地产上颇有作为的“东北双杰”策展人黄岩和艺术家苍鑫。

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