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威尼斯双年展开幕 王小松装置作品创新纪录
威尼斯双年展开幕 王小松装置作品创新纪录
作者:朱春杭    来源:《都市快报》    日期:2011-06-02

王小松的《创造生活》不仅长达75米,还暗藏机关——绳子中藏着72只小音箱。

本报讯 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在昨日开始了预展(正式展览时间为6月4日至11月27日),虽然和杭州相隔万里,不过本次的双年展上却不乏杭州的艺术气息。继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成为第一个将水墨作品带入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之后,同样来自杭州的艺术家、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王小松教授的作品也将在威尼斯创下一个新纪录——长达75米的大型装置作品《创造生活》成为本届双年展上最长的作品。

为什么给中国艺术展

取名“碎裂的文化”?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分为三个部分,除了由双年展总监策划的主题展、国家馆展外还有平行展。王小松参加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是从5000多份展览申请中脱颖而出的30多

个平行展之一,有15位当代艺术家参展,其中13位是中国人。策展人王林说,作为对比,他们还特别邀请了两位威尼斯艺术家参展,而之所以将展览命名为“碎裂的文化”,是对当前艺术现状做出的呼应。当前,艺术家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却是破碎的文化现实,这种文化矛盾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

从预展开始,“碎裂的文化”展将一直持续到9月,主场馆选在威尼斯艺术学校,是一幢15世纪的老建筑,紧邻着戴尔学院桥,属于威尼斯最市中心的地方,而分馆在Convento Del Santo sprito,这儿本来是一个修道院,因为紧邻著名的Punta Della Dogana现代艺术博物馆而成为威尼斯访客最多的当代艺术景点。

为什么《创造生活》会有那么长?

今年3月去威尼斯为双年展踩点的时候,王小松确定了自己的展览场地,其中一块正是修道院的长廊。为了配合场地条件,他制作了一条长达75米的装置作品《创造生活》,红彤彤的小人被串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上,远看起来就像是农村里挂的干辣椒一样。“每个小人的形状都不一样,都是先绘画完成之后,发去工厂制作的。”王小松说:“中间的绳子是用18根粗电线绞成的,外面包了近十万个小人,原料很常见,就是电脑里拆开来的黄色绝缘板,染成红色后做成的。”

不过这还不是装置的全部,绳子中暗藏着72只小音箱,播放着王小松随机录制的电视节目。“一天24个小时,醒着的时候,对我们干扰最大的就是各种信息,它们太左右我们的生活。我们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电脑。每天早上起来就上网,这些信息在蚕食着生活本身的快感。”王小松说:“这些信息变成了创造出我们生活的虚假现象,但是生活怎么能创造呢?这件作品的名字就是这么出来的。”至于那些录音,其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也没挑日子,随便选了一天,从六点钟开始录CCTV和CNN频道的新闻,巧的是那天正好碰上威廉王子的世纪大婚,除了王室婚礼外,还有各种文化、经济、社会的新闻,录到晚上12点。国家大事到娱乐八卦一应俱全。”

为什么总是用“小人”来创作?

今年王小松有四件作品参加“碎裂的文化”展,一件影像装置、两幅油画以及上面提到的装置,这些作品都贯穿了他固有的抽象元素——小人。影像当中游离着小人的身影,油画上油彩堆砌的小人组成绚丽的图案,大型装置上更是用合成材料制作了10万个小人……这些小人代表的就是成千上万的普通人。

在王小松的作品当中,除了中国文化之外,他还特意强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在介绍自己的一件影像作品时说:“一般常见的是投影在幕布或者是墙上,但是这次我用棉花铺了一个3米×4米背景,将影像直接投射在棉花上。”他说:“中国人常用看东西云里雾里来形容对事物的一知半解,这个影像给老外看,也就是在说明他们其实对中国了解得也不透彻。”

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王小松,装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